
朗读
上海市闵行区民政局文件
闵民〔2020〕75号
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本区老年助餐
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各助餐服务机构:
为进一步规范本区老年助餐工作,不断提高社区为老助餐服务保障水平,区民政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制订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本区老年助餐工作的指导意见》,请各单位结合区域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附件:关于进一步规范本区老年助餐工作的指导意见
闵行区民政局 闵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年7月23日
闵行区民政局办公室 2020年7月27日印发 |
附件:
关于进一步规范本区老年助餐工作
的指导意见
老年助餐服务是关系老年人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也是养老服务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规范本区老年助餐工作,不断提高助餐服务保障水平,根据上海市民政局《关于提升本市老年助餐服务水平的实施意见》(沪民养老发[2019]6号),《闵行区全面深化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2022年)》(闵府发[2020] 号,紧密结合闵行区老年助餐服务工作实际,制订以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工作目标。到2022年,形成覆盖全区的助餐服务网络、便捷化的助餐服务流程、立体化的安全监管机制。全区建成20个社区长者食堂,100个社区助餐点,助餐服务供给能力达到全区65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的5%。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助餐的公益性。重点解决特困、独居、孤寡、高龄、失独、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吃饭难问题,切实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2.加大社会的参与性。通过区、镇两级助餐补贴,鼓励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助餐项目,支持社会力量运营社区长者食堂。鼓励社区长者食堂规模化、连锁化、标准化运营。
3.提升助餐的服务质量。拓展服务内涵,提升助餐供给质量。针对老年人需求,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身体特点和时令季节变化,饮食习惯和忌口,做到营养丰富、合理和均衡。对于有特殊需求的老年人,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少数民族等,实现个性化助餐供给。
二、服务供给
(一)优化布局提升设施
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以下简称“各镇”)要根据老年人口分布情况和服务需求半径,合理布局社区长者食堂与助餐点,每个镇应至少建设1个社区长者食堂,助餐点覆盖所有社区。
1.建设社区老年食堂。可自建运营社区老年食堂,也可依托社会第三方力量共建,或委托社会餐饮企业作为社区老年食堂为老年人提供就餐服务。
2.建设社区助餐点。对于没有条件建立社区老年食堂但能提供老年人就餐场所的社区,可依托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提供配餐服务,建设助餐服务点作为老年人就餐场所。
(二)完善助餐服务模式
各镇要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选择、创新适合本地区实际的养老助餐模式,形成符合区域特点的为老助餐服务模式。
1.中央厨房+专业配送模式。科学布局老年餐集中配送中心和配送资源,就近选择诚信经营、管理规范、具有集体用餐配送许可资质的专业餐饮企业为老人统一制作餐食,并统一热链配送至各社区助餐点,再由送餐人员上门送餐。
2.社区食堂+委托运营模式。通过政府兴建社区长者食堂、委托社会品牌餐饮企业经营,或直接委托社会餐饮机构,为周边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就餐服务。
3.融合设置+需求辐射模式。发挥区域养老机构、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的助餐资源优势,为邻近社区居民提供适合老年人口味的餐食,让老年人不出社区就可享受便捷的助餐服务。
4.社会餐饮+老年餐桌模式。将辖区划为几个片区,在老年人口密集且助餐需求旺盛的社区设置食堂,通过中心辐射,与片区内助餐点一起,构成助餐服务网络。
5.创新其他助餐模式。运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探索智慧助餐;引入依托中央厨房加工、在餐车加热供餐的“移动型”助餐车进小区服务和送餐到户服务,探索发展“移动型”助餐等服务。
(三)加强配送餐服务工作
1.统一配送餐车标识。统一养老送餐车辆标识、统一加装安全管理设备、统一进行车辆安全检查。养老送餐车辆实行一车一编号,及时备案登记。
2.完善助餐配送网络。建立全职、兼职和志愿者队伍相结合的送餐队伍,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与“饿了么”、“美团点评”等互联网生活服务平台公司和其他市场化物流公司合作,利用其物流网络为高龄病残、不便出门等老年人提供送餐上门服务。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上海市 > 闵行区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gedizhengce/shanghaishi/minxingqu/2021/0531/144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