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上海市 > 奉贤区 > 正文

上海市奉贤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上海市奉贤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上海市奉贤区社区建设和管理办公室 上海市奉贤区民政局 上海市奉贤区司法局关于进一步修订和完善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实施方案

2021-05-31 奉贤区 收藏
朗读

各镇、街道、社区、开发区: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积极推进“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系列工作,以“贤文化”引领向上向美的好村风好民风,结合2018年村(居)委会换届工作,同步推进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修订和完善工作,现就全区村(居)修订和完善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工作,切实加强村(居)民自治,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和《上海市居民委员会工作条例》为依据,全面推进基层社区民主政治建设,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新社会治理,尊重和激发村(居)民自治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自治组织在基层社区管理和服务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形成向上向美的村风民风,为奋力打造新时代“奉贤美、奉贤强”的新高峰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

    二、总体要求

2018年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产生的新一届村(居)民自治组织,要修订和完善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根据本村(居)实际,广泛征求村(居)民的意见,经村(居)民会议讨论通过后实施。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遵循,充分发挥“好家训好家风”内生动力,以“贤文化”引领好村风好民风。村规民约一般针对村民福利、房屋管理、租赁管理、环境卫生、社会治安、精神文明建设、奖惩措施等事项逐一约定;居民公约对本居民区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具体事项进行规范。

    三、工作原则

    (一)坚持村(居)民主体原则。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是依照法律法规,适应村(居)民自治要求,由同一村或居民区的市民在生产、生活中根据习俗共同约定的行为规范,是广大村(居)民共同意志的体现。制定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必须坚持以群众为基层社区主体,依靠和发动群众,把群众的问题交给群众自己解决。要通过引导村居民主动参与讨论和制定,自觉遵守和维护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

    (二)坚持依法自治原则。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本村(居)实际,为维护本村(居)的社会秩序、社会公共道德、民风民俗、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制定的约束规范村(居)民行为的一种规章制度,其规定的内容、制定的程序和推行实施必须合法。一是内容合法。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必须与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及党的方针政策相符合,不能与之相抵触。二是程序合法。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必须依照《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和《上海市居民委员会工作条例》规定的程序,由村(居)民会议讨论通过。三是推行实施合法。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是情、理、法的交融,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要合情合理,更要合法。严格落实街镇、社区、开发区审核备案制度,综合运用民主评议、民情恳谈等方式,让群众来遵守、执行、监督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实施,确保推行实施符合法治精神。

    (三)坚持因地制宜原则。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内容,既要体现公民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要从各村(居)实际情况出发,凸现基层社区特色,切实做到“一村一约”和“一居一约”。各村(居)要把握科学引导,紧扣顽症问题,解决实际难题,将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紧密结合,不能照搬照抄,杜绝雷同;要避免贪大求全,过于宏观;要做到内容具体、措施量化、文字简洁,便于遵守执行。

    (四)坚持与时俱进原则。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约定,会遇到新问题和新挑战,广大基层干部要本着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念,用发展的眼光认清形势,分析矛盾问题,从实践中不断吸收营养成分,坚持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与时俱进,使之保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发展。那些被实践证明存在时弊或不甚完善的内容要及时删除、修订,那些被实践证明有利于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新秩序的内容要及时增补,使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与我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同步推进。

    四、工作步骤与方法

    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修订与完善,必须严格程序、分步推进,主要有以下九个环节:

    第一步:宣传发动。村(居)民是制定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主体,因此必须让村(居)民知道、理解并积极参与。为什么要制定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主要步骤是什么?哪些应该写进去、哪些可以不写?制定以后怎样执行?这些问题都要让村(居)民了解清楚。村(居)委会要利用会议、村(居)务公开栏、互联网平台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充分发动,做到家喻户晓,最广泛地调动村(居)民参与到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制定工作中。

    第二步:组建工作组。村(居)“两委”班子成立领导小组,并召开村(居)民代表会议,民主推选产生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起草工作组,具体负责收集、整理村(居)民意见、建议,草拟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各村(居)应做好工作组成员遴选和推荐工作,把热心公益、责任心强、群众基础好、公道正派作为民主推荐的条件,工作组中要有较好文化和文字功底的人负责文稿工作。工作组成立后,要尽快拟定工作时间表。

    第三步:草拟初稿。工作组应根据工作时间表,及时向村(居)民公告提出建议和意见的方法、程序及截止时间。在充分调查研究及广泛深入群众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先拟定本村(居)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框架,确定本村(居)需要规定的具体事项,再集中力量对村(居)民提出的各种建议和意见进行分类梳理。经过反复比较、细致研究后,根据多数村(居)民的意见拟出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初稿。

    第四步:讨论修改。初稿完成后,起草小组先把它提交给村(居)“两委”,提出修改意见,确定第二稿。再将第二稿提交村(居)民代表会议讨论,根据村(居)民代表的意见,确定第三稿。最后以村(居)民小组为单位,将第三稿发放到村(居)民手中,再次征求意见并根据村(居)民意见确定第四稿。在讨论修改过程中,起草小组要在章程规约的条文中尽量反映村(居)民好的意见和建议。对于没有吸收的村(居)民意见,要进行必要的解释。当村(居)“两委”的修改意见与村(居) 民代表会议的意见不一致时,应采纳村(居)民代表会议的意见。

     第五步:审核把关。修改定稿后,起草小组应以村(居)委会名义,把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草案,提交属地基层政府(办事处、管委会),属地基层政府(办事处、管委会)将收到的草案交由基层司法所,就是否与法律规定相冲突等问题提出意见。基层司法所主要从法律和政策角度对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草案进行审核,并将审核意见以书面形式反馈给起草小组。起草小组根据基层司法部门的意见进行修改,形成第五稿。对基层司法部门指出的违反国家法律及政策规定的草案条款,要坚决改正,并及时向村(居)民代表会议和广大村(居)民通报。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上海市 > 奉贤区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gedizhengce/shanghaishi/fengxianqu/2021/0531/145145.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