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
《义乌市创建“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义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5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
义乌市创建“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61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快递业“两进一出”工程全国试点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20〕9号),积极推进义乌“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根据《国家邮政局关于开展“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国邮发〔2015〕151号)、《国家邮政局关于同意授予沈阳等15个城市“中国快递示范城市”称号的复函》(国邮函〔2019〕169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邮政强国建设行动纲要》为指导,发挥政策集成和统筹协调优势,破除行业发展瓶颈,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形成全国示范效应。引领我市快递服务业主动适应新常态,推进快递业与电子商务、现代农业、制造业等联动发展,保障寄递渠道安全,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寄递需求,更好服务我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义乌打造两个“样板城市”做出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安全发展。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严格落实收寄验视、实名登记、过机安检三项制度,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夯实快递业安全基础。依靠科技手段创新管理方式、提升监管能力,保障寄递渠道安全。
提质增效。以“快递+”为发展方向,促进企业做大做强,推动行业服务能力与服务质量显著提升,综合效益更加显著。
创新驱动。坚持创新驱动,强化自主创新,支持快递企业加快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商业模式、服务形式和管理方式。
协同融合。推动快递业加快融入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充分发挥服务电子商务的主渠道作用,联通线上线下,实现与实体市场、电子商务(跨境电商)、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信息技术等产业协同发展。
绿色环保。贯彻生态文明思想,促进绿色低碳、集约共享和循环发展,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邮政建设。
(三)发展目标
到2022年,快递业务规模更加壮大,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发展基础支撑更强,普惠民生作用显现,建立与义乌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并适度超前的现代快递服务体系。
快递业务规模全国领先。快递业务量突破100亿件,年均增长25%以上,业务收入超过3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行业吸纳就业人数超过2万人,快递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
枢纽地位进一步提升。规划建设国际航空快递园区。支持快递企业建设快件处理中心、航空及陆运集散中心等分拨系统,形成相对稳定的快递物流分拨结构体系。打造成为浙江省快递专业化物流核心,长三角地区快递专业类物流中心,国家快递专业化物流枢纽。
快递处理能力显著增强。建成全市2万平方米规模以上的快件处理中心、集散转运中心7个,全面实现全市镇(街道)、村(社区)快递服务100%全覆盖。
快递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实现国内重点城市间48小时送达、长三角地区内重点城市间12小时送达、其他城市间24小时送达。快递服务满意度稳步提升,行业整体信用水平明显提高。
行业绿色发展取得新成效。到2022年,符合《快递业绿色包装指南(试行)》《快递封装用品》系列国家标准以及相关行业标准的包装材料应用实现全覆盖。本地区收寄的邮件快件电子运单使用实现全覆盖,95%以上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循环中转袋应用实现全覆盖,同城电商快递配送业务循环快递箱(盒)使用率达到70%。邮政快递网点设置包装回收箱装置实现全覆盖。分拨中心充电桩配备基本实现全覆盖,城市邮政快递新增和更新新能源汽车使用比例不低于90%。
二、主要任务
(一)加大基础设施规划投入,优化建设快递服务网络
1.加快快递产业园区规划建设。优化快递业态空间布局,大力培育和引进快递企业总部,支持快递企业总部、全省性乃至全国性区域总部在义乌布局。推进中通、圆通区域总部、韵达小镇等项目建设,加快邮政快递处理中心、邮政区域总部、义乌国际邮件互换局升级改造等项目建设,推动建设义乌国际快件监管中心。(责任部门:▲集聚区管委会、邮政管理局、发改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家安全局)
2.完善快递末端配送体系建设。着力构建多元化、智能化、集约化的寄递末端服务体系,推进智能收投终端和末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全面提高智能信包箱覆盖率,积极推动将邮政、快递末端设施建设纳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鼓励新建及现有工业、商业项目提供(预留)快件服务用房,在末端收寄、投递能力建设方面加大力度,解决“最后一公里”收投问题,促进用户用邮更加方便快捷。(责任部门:▲邮政管理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建设局)
3.加快快递网点规范化改造。推进快递标准化示范网点建设,支持快递企业建设具有品牌特色的绿色标准化快递门店,引导企业自主建设外观干净整洁、快件摆放有序、服务承诺公示、安全设施齐备、企业特色鲜明、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的标准化网点,全面提升快递服务形象。(责任部门:▲邮政管理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行政执法局)
(二)加强监管能力建设,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4.推进治理协同创新,形成“大寄递”治理格局。加强与公安、国安、交通运输、海关、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动,构建齐抓共管、协同高效的寄递市场监管机制。坚持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健全安全责任体系,全面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政府安全监管责任和用户安全用邮责任。多部门联动,坚决防范和打击涉及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各种不法行为。扩大社会参与渠道,健全公共决策机制,引导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责任部门:▲邮政管理局、公安局、应急管理局、交通局、市场监管局、义乌海关、国家安全局)
5.推进监管手段创新,大力推进科技兴安。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安全监管能力,借助国家邮政局“绿盾”项目平台,提升和完善由人员管控、一屏式可视化监管、网点收件点位可视化管理、快递网点电子地图等信息系统构成的义乌邮政快递行业监管智能平台建设,实现与义乌快件实时数据平台数据共享,实现实时获取寄件客户实名信息。(责任部门:▲邮政管理局、数管中心、公安局、市场发展委)
6.完善快递诚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建立健全快递企业信用制度和标准体系,发挥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的引导作用,加强监测与信息发布,做好申诉处理工作,提高企业服务质量透明度,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加大规范企业用工行为的监管力度,保障快递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完善信用监督约束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逐步建立统一规范的快递信用信息资源共享机制。(责任部门:▲邮政管理局、信用办、市场监管局)
(三)补齐短板理顺机制,优化行业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