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9月16号,义乌市佛堂镇上线《政风行风热线》节目
1、有机更新
问:非常关注农村有机更新问题,请谈谈佛堂的有机更新工作情况?
答:今年以来,佛堂镇围绕84.5号文件政策落实,从全局考量、整体谋划、抢干快干,有力推进农村有机更新,以张宅为重点的6个试点村稳步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有三个方面进展:
第一,坚持规划引领。突出规划设计龙头作用。分阶段实施,对未启动农房改造的34个村,制定《佛堂镇农村有机更新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首批推进6个村、2021年全面启动24个村,到2022年实现100%启动。三大板块推进,以“新社区集聚+地域空间整合、原址更新+高层镇区集中安置、原址改造提升+高层异地安置”三种方式推进有机更新,打造双江湖科教园区、江南生态宜居和旅游精品线三大板块。一村一策分类指导,根据各村人口规模、用地现状等要素进行分类指导,逐村过堂明确改造方式。
第二,推进试点进展。围绕三年行动计划,我镇先行启动张宅、后塘、石壁、侯芹、剡溪、舟墟湖6个行政村(10个自然村)有机更新试点工作。重点推进张宅村,截止目前,完成总用地规模核定及实施细则批复,正在进行旧房拆除、签约联审等工作。同步推进其他5个村前期工作,目前均已委托村庄规划,进展总体顺利。
第三,探索代建模式。坚持拆建同步谋划、一体推进。与蓝城乐居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开展多轮接洽,就后塘、舟墟湖、侯芹等村统一委托代建事宜进行具体协商,达成初步意见。同时,计划围绕人才公寓、新社区集聚、异地奔小康等其他各类项目的代建管理、设计、物业等开展深入合作,确保项目建设水平大于等于中高档商品房,目前已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问:佛堂镇后力山村什么时间启动有机更新?
答:后力山村需结合双江湖科教园区项目的土地规划调整实施有机更新,目前暂时无法启动。
问:佛堂镇候芹村是否已经有有机更新计划,有的话怎么参加,是否有具体的方案。
答:侯芹村已经列入佛堂镇84.5号文件试点村,目前该村已完成总用地规模核定,并已委托蓝城集团进行规划编制。受换届选举影响,前期工作推进有所滞缓,预计侯芹村将于9月底启动农户报名程序。
问:请问佛堂江滨小区的结余款问题怎么解决?
答:前期佛堂镇与江滨小区及业委会进行了多次沟通,佛堂镇也已成立工作专班。目前专班已对前期所有工程及小区开支进行了结算,因问题遗留时间较长,部分项目尚在核对中。后续专班将继续跟进此事。
2、交通
问:目前佛堂大道车流量很大,想请问一下,目前佛堂在交通建设和道路安全方面是怎么做的?
答:佛堂大道是连通市区和佛堂、赤岸,以及金华、武义方向的主要道路,目前来说几乎是唯一道路,因此车流量很大,佛堂镇也在改善佛堂大道交通和道路安全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一方面是安全大提升。我们通过硬隔离减少佛堂大道上的开口,减少路段内掉头口等车辆交汇点等方式,减少事故发生率,努力提高通行效率。同时,佛堂镇对非机动车道也进行了改造提升,做到机非分离,各行其道,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另一方面是建设大提升。长期以来,我们主要依靠佛堂大道与城区进行交通联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单一通道已经无法满足交通需求,为了促进长远发展,我们积极谋划交通路网建设。目前,朝阳西路延伸工程(蟠龙路至五洲大道)已经完成。近期,临安至苍南公路佛堂互通至上佛路段公路工程,朝阳路(蟠龙路-大成路)过江通道工程,规划省道S214、S215义乌江东至赤岸段公路工程,朝阳东路(禅花路-江赤公路)延伸工程,均已实施或者马上开始实施。远期,规划了义西大道(环镇北路)。对外交通道路的建设完成,将会极大的缓解佛堂大道的交通压力,缓解佛堂未来城镇发展制约,促进交通大提升。
问:“一江两岸三桥”,我们知道浮桥已建成,那可以介绍一下目前伏虎桥工程情况吗?进展如何?
答:伏虎桥坐落在义乌江上,是集交通与景观(廊桥)为一体的桥梁,是义乌江上第一座拱桥结构,桥面宽度33.5米,行车道桥22米,廊桥部分9米宽,中间设2米的绿化带,行车道桥为双向四车道,为两岸百姓出行提供便利,廊桥是以木结构为主,雕刻体现佛堂文化,为百姓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义乌市伏虎桥改造工程概算投资8900万元,分土建、廊桥两个标段。其中土建先期实施,截止目前土建已累计完成5704.1601万元,占总工程量的100%。廊桥已完成主体结构100%,屋面木基层100%,瓦屋面30%,门窗安装10%,累计完成1037万元,占总工程量的75%。
3、村级组织换届选举
问:据了解,佛堂是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试点,请谈谈换届选举工作情况?
答:佛堂镇作为全市村社组织换届的试点单位,自7月25日正式启动换届试点工作以来,立足“选准选稳、严防严控、依法依规、平静安静”,顺利完成了61个村社的党组织及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高质量完成换届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党的领导更加有力,实现了组织意图与群众意愿的统一。除3个下派镇干部任党组织书记等条件不是格外成熟的村以外,其余58个村社“一肩挑”人选全部高票当选,其中有10个农村党组织、6个村委会“一肩挑”人选满票当选。
二是干部素质更加优化,实现了传承与接力的统一。本次换届选举共产生新一届村社组织班子成员365人,与上一届546名村社干部相比精简了三分之一。其中,24名新上任一肩挑,上届留任干部235名,“干中识人”新上任131名,顺利实现“一村一青年委员、一村一专职女委员”,选举产生女委员79名,35周岁以下青年委员69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