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上海市 > 正文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推进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1-05-31 上海市 收藏
朗读

沪府办规〔2020〕1号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推进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有关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加快推进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0年1月8日

加快推进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实施方案

  建设上海金融科技中心作为新时代深入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新内涵,是贯彻落实国家战略、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联动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为加快推进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根据《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年)》等精神,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上海加快建设“五个中心”、全力打响“四大品牌”、努力强化“四大功能”的要求,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契机,充分发挥上海金融市场体系完备、金融机构体系健全、科研基础雄厚等优势,加快推进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为将上海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科技赋能,联动发展。依靠科技创新提高金融服务效率,提升金融服务能级,增强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以金融应用为引领,以需求为导向,促进科学技术创新,推动金融与科技联动发展。

  (二)坚持普惠包容,服务实体。明确金融科技发展方向,提升金融的普惠性和包容性,切实保障不同群体平等享有安全、便利、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持续加大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和民生领域的支持力度。

  (三)坚持市场运作,政府引导。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形成市场驱动内生动力,发挥政府引导服务职能,营造良好创新发展环境。鼓励多元合作,增加有效金融供给。

  (四)坚持守正创新,安全可控。树立稳健发展理念,坚守科技伦理底线,平衡好创新发展与安全可控的关系。加强监管科技运用,创新监管方式,强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维护金融稳定。

  三、发展目标

  力争用5年时间,把上海打造成为金融科技的技术研发高地、创新应用高地、产业集聚高地、人才汇集高地、标准形成高地和监管创新试验区,将上海建设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金融科技中心。

  ——技术研发成果不断涌现。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量子计算等领域新兴技术研发攻关,支持芯片、算法、云计算等领域基础技术理论研究,推动前沿技术开发利用走在世界前列,为驱动金融创新提供不竭动力。

  ——金融科技应用国际领先。发挥上海金融产业基础雄厚、应用场景和数据资源丰富等优势,推动20家左右金融市场和总部型金融机构科技应用水平国际领先,使金融科技成为服务实体经济和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金融科技产业集聚发展。通过政策引导、完善配套、优化布局,培育集聚20家左右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金融科技龙头企业,打造良好金融科技生态圈,助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科创中心建设联动发展。

  ——金融科技人才向往汇集。加大金融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完善创新创业配套机制,优化人才居住生活环境,将上海打造成为全球金融科技人才的“向往之城”和交流交汇的“首选之地”之一。

  ——金融科技标准培育卓有成效。加强金融科技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培育50个左右创新性强、应用性广、示范性好的创新项目,推动形成一批技术和业务创新的“上海标准”,为全球金融科技发展贡献“上海力量”。

  ——监管创新试点走在前列。按照金融科技监管顶层设计,在沪开展创新监管试点。进一步完善长三角监管协同,逐步推动长三角地区金融科技监管标准统一。建立健全金融科技风险防范机制,强化消费者(投资者)权益保护。

  四、重点任务

  (一)全速推进金融科技关键技术研发

  1.加强新兴技术研发创新。紧密围绕金融创新需求,积极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新兴技术深入研发攻关。支持人工智能企业面向金融领域开展场景应用和关键技术突破。推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区块链底层、前沿技术研究和性能测试,带动适合金融领域的区块链关键技术创新。积极支持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在沪设立金融科技公司。鼓励服务于资产管理、授信融资、供应链金融等领域的智能合约、分布式存储、生物识别等技术研发。

  2.深化基础技术研发攻关。围绕芯片、算法、服务器、网络通信、云计算等关键环节,支持科研机构和金融科技领军企业持续推动相关基础技术和产品的开发。重点支持新兴移动互联网技术、虚拟化技术、加密技术、高密度低功耗新型服务器、安全可靠操作系统和平台软件的攻关,提升金融产品、金融服务、金融监管创新的基础技术支撑能力。

  3.构建高效可靠的基础设施。统筹布局安全、稳定、高效的信息基础设施,为金融科技核心业务系统运行提供稳定充足的计算和存储资源。积极争取国家级金融科技重大项目和平台在沪落地。大力推动金融数据中心和云服务平台建设,更好适应高并发、多频次、大流量等新型金融业务需求。

  (二)全面提升金融科技应用水平

  4.提升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利用科技创新进一步丰富金融供给,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助力实体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增强民生领域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全面推广金融科技应用试点,推动智慧小微纳税快捷贷、贸易融资智慧审核系统、长护险智慧结算服务、大数据绿色农业等综合金融服务创新。探索新技术在渠道拓展、运营模式、产品服务、风险管控、普惠金融等方面的应用新路径,推广具有行业性、全局性的经验做法。

  5.持续深化金融市场科技应用。围绕资产交易、支付清算、登记托管、交易监管等关键环节,实施金融科技应用升级。运用科技手段,提升交易所标准仓单交易平台效率,深化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运用区块链技术,加快票据交易全流程数字化建设。运用数据估值、高性能计算等技术,推进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发行和清算结算。建立新一代证券登记结算业务批量处理平台。发挥监管科技作用,提升科创板上市审核、市场监察、上市公司监管效能。

  6.不断优化各类支付结算服务。持续提升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科技应用水平,完善人民币国际化基础设施。鼓励开展生物识别支付、智能穿戴设备支付及银行卡综合服务等创新,促进金融支付与城市产业链、服务链深度融合。探索突破外籍人士使用移动支付工具的障碍。

  7.着力推动智慧银行建设。以生物识别、智能语音交互、情景感知等技术为支撑,推进智慧银行建设。强化金融科技赋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企业信贷流程和信用评价模型,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鼓励银行机构基于新技术开展民生领域金融创新,运用密码识别、隐私计算、远程开户等科技手段,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便利性和安全性。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上海市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gedizhengce/shanghaishi/2021/0531/142383.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