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金华市 > 义乌市 > 正文

关于印发义乌市事中事后监管中心暨“一网通管”行政执法监管平台建设方案的通知

2021-06-06 义乌市 收藏
朗读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

义乌市事中事后监管中心暨“一网通管”行政执法监管平台建设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义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320

(此件公开发布)

 

 

义乌市事中事后监管中心暨

“一网通管”行政执法监管平台建设方案

 

根据国家关于“互联网+监管”和浙江省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部署,为全力建设数字化事中事后监管中心暨“一网通管”行政执法监管平台,积极推进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对标自贸区、干实试验区”的定位,将“最多跑一次”改革从“放”的环节向“管”的环节纵深推进,从“一网通办”向“一网通管”有力延伸,遵循“搭建一个平台、建立一套标准、通过一次监管、管好一个主体”的基本理念,以信用为核心,以互联网为依托,以机制创新为抓手,以浙江省行政执法监管平台为基础,打造数字化事中事后监管中心,实现“放得开、管得住、管得好”的目标,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以高质量监管打造法制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二、主要目标

1.建设一个统一、通用的数字化监管平台。在全面应用统一的浙江省行政执法监管平台基础上,立足义乌实际,建设“一网通管”行政执法监管平台,整合、归集、对接各类涉企信息系统,提供通用共用的信息化监管工具,开展大数据分析预警,实现“互联网+监管”。

2.建立一套“综合执法+联合执法+专业执法”全领域协同、“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协同的工作机制。镇街层面依托“四平台”实行综合执法,市级层面分领域推进综合执法、专业执法,强化跨领域、跨部门联合执法。创新市场主体自律自治,完善先照后证“双告知”管理,落实行政许可告知承诺后续管理,切实加强审批许可与事中事后监管的有效衔接。

3.形成一个可预警、可评价、可运用的信用监管体系。构建市场主体统一的信用评价标准,以项目化应用为载体,将市场主体的过程监管纳入信用体系,强化部门联合奖惩,实施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实现从准入到退出的全生命周期信用监管。

三、重点任务

(一)实施“一网通管”大数据工程

1.建设“一网通管”行政执法监管平台。在全面应用浙江省行政执法监管平台的基础上,结合义乌实际,建设“一网通管”行政执法监管平台。建成全市统一的市场主体信息库,全面归集各类涉企信息,包括审批许可、重要物品、执法监管、行政处罚、检验检测、获得荣誉、信用等信息,加载到市场主体名下,为镇街、部门提供全景式查询,并依法向社会公示;提供通用的监管工具,包括“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先照后证“双告知”管理、告知承诺管理、专项检查、掌上执法端等系统工具,适应各部门基本监管需求;畅通数据流转渠道,实现部门与部门间、部门与镇街间的业务协同;建立数据模型,开展大数据监测分析,实施“靶向”精准监管。

2.搭建若干市场主体自治系统。以市场主体自律、自查、自学为主要内容,实现线上申报、线上核查,有效落实主体责任,提高监管效率。主体自律实现对审批许可时履行告知承诺事项的自我管理;主体自查是对经营过程中需要落实的主体责任进行对标检查,主动报备履责信息;主体自学是开展在线学习、技能培训、在线考试等。各部门立足实际改造、建设涉及市场主体的自律、自查、自学相关系统,与行政执法监管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

3.整合部门专业执法系统。按照统一线索、统一流转、统一归集的原则,对各部门的专业监管系统进行整合,实现与行政执法监管平台互联互通,共享市场主体信息,行政执法监管平台内的线索信息能够流转到部门的专业监管系统、行政处罚系统,部门专业监管系统的处理结果能够反馈到行政执法监管平台,归集到市场主体名下。没有自建系统的部门,使用统一的行政执法监管平台。

4.对接各类综合信息系统。行政执法监管平台对接各部门的审批许可系统,归集市场主体的审批许可数据和行政许可告知承诺信息,为实现审管衔接提供支撑;对接镇街基层治理信息系统,为镇街与部门间的数据协同、业务流转提供支撑;对接义乌市信用信息系统,共享信用评价信息,为实现全市信用评价、信用监管“一盘棋”奠定基础;对接投诉举报系统,归集市场主体的投诉举报信息、业务流转信息;对接效能监察系统,实现对监管效能的监督。

(二)实施监管标准化工程

1.市场主体标识标准化。各部门、各镇街的业务系统以及在执法监管过程中,均以营业执照上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作为市场主体的通用代码,实现一码关联、一码通用,为数据归集、业务协同奠定基础。

2.市场主体行为标准化。各主管部门梳理市场主体行为规范,将市场主体要履行的承诺要求、自主申报、公示明示、自查自检、培训学习等责任义务,细化为可操作、可核实、可分类的行为规范。市场主体应用自治系统,开展自律、自查、自学,实现自我管理。

3.检查表单标准化。根据部门行政检查、行政处罚等权力事项,梳理部门的监管事项清单,明确检查项目、检查内容等,形成标准化的检查表单,加载到行政执法监管平台和浙政钉掌上执法系统中,在日常监管执法中应用。

4.执法工具标准化。各部门、各镇街应用行政执法监管平台开展监管执法,使用浙政钉掌上执法实施现场检查。根据省政府统一部署,各部门的自建移动执法系统要进行改造升级,移植到浙政钉掌上执法平台,没有自建移动执法系统的,使用统一的浙政钉掌上执法系统。

(三)实施协同监管工程

1.强化行政许可告知承诺管理。梳理以告知承诺方式取得行政许可的事项,形成告知承诺事项清单,明确告知承诺事项、承诺内容、承诺履行期限、事后核查标准、核查责任单位、失信约束措施等,并加载到行政执法监管平台的功能模块中。承担告知承诺后续监管的部门依照规定,应用行政执法监管平台,对相关市场主体开展核查,确认是否履行承诺事项,对未落实承诺事项、未履行相关义务的失信对象采取惩戒措施

2.落实先照后证“双告知”管理。市场监管局在注册登记环节,将涉及后置审批事项的登记信息推送至对应的审批部门。相关审批部门应用行政执法监管平台,在5个工作日内100%认领接收,依法履行审批许可、后续监管职责,相关信息归集到市场主体名下。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金华市 > 义乌市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yiwushi/20210606/265911.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