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4月29号,义乌市卫生健康局上线《政风行风热线》节目,看看下面哪个问题你最关心?
1.出行
问:五一出行,有没有“绿码”变“黄码”的可能?
答:如果有跨设区市出行,会变为“黄码”。目前我省健康码分“红码”“黄码”“绿码”三色。其中:“红码”包括以下几类人员:一是确诊病人、疑似病人(含实施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未满14天的治愈出院确诊病人);二是与确诊病人有密切接触的人员;三是正在实施集中和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人员;四是从湖北等重点地区来浙的人员,或者到过湖北等重点地区来浙、返浙的人员;五是来自其他特定地区的人员;六是其他需要纳入“红码”管理的人员。“黄码”包括以下几类人员:一是有发热、气促、呼吸道症状的人员;二是接触过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病人的人员;三是居住或暂住地同一楼道有过确诊病人或密切接触者的人员;有跨设区市旅居经历的人员;四是来自省外较高风险县(市、区)的人员;五是其他需要纳入“黄码”管理的人员。“绿码”包括以下几类人员:一是列入我省疫情防控白名单的人员;二是“红码”“黄码”以外的人员。
问:老人小孩没有智能手机,到公共场所怎么登记进入?
答:老人和小孩的健康码可以由家属代为申领,建议老人、小孩到公共场所由家属陪同,有家属出示随行老人、小孩健康码即可进去。如果老人没有智能手机,且确需独自进入公共场所的,进入前就会由工作人员“测温+询问流行病学史”,温度正常且无流行病学史的,准许进入。
问:我每天上下班都需要坐公交车,请问现在坐公交车需要注意什么?
答:公交车每天都会进行规范的消毒,现在乘坐公交车还是相当安全的。市民乘坐公交车时应做好以下防护措施:1.配合做好“测温+亮码”;2.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与他人近距离接触,减少相互交流;3.打喷嚏遮口鼻,保持手卫生,到达目的地后立即洗手;4.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2.口罩
问:买了一个口罩有点薄,怎么辨别口罩的真假?
答:我们现在一般使用的是医用外科口罩和普通的医用口罩,标准的外科口罩有3层。我们看口罩的外包装,上面注明是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口罩,可以在口罩外包装上找到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号,这个证号可以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上查询到相关企业的信息加以确认。
3.医院
问:针对经常、定期不定期要去医院配药的人群,比如一些慢性病什么的,能不能推出一个类似预约不进医院取药的方案?一来每次去医院配药都得排很长队伍,二来进医院相对来说人群密集。
答:针对经常要去医院配药的慢性病人群,为方便慢性病人用药方便、减少人群聚集,卫健局推出了以下举措,一是与医保局沟通,实行慢病长处方制度,将慢性病配药量由一个月延长至三个月;二是实行云药房、移动诊室,即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中心卫生院家庭医生携带移动诊疗设备下沉到村、社区,在患者家门口进行诊疗开具慢性病处方,相关药物通过物流送到患者手中,避免到医院排除配药;三是部分医院开通了互联网医院如中心医院、皮肤病医院,部分复诊病人可通过互联网诊疗进行看病配药。
问:前段时间医院不做择期手术,现在可以做了吗?
答:目前各医院医疗服务已经恢复正常(口腔种植牙等除外),择期手术也可以做了,手术前要先进行新冠肺炎核酸和血清学检测,排除新冠肺炎后收入病房手术。
问:我到医院种牙,但医生说还不能种,是什么原故?
答:根据规定,在疫情防控期间,口腔科种植牙等高风险的手术暂时还不能做,还有牙周超声洁治、冠桥牙体预备等操作时间长、气溶胶产生多的口腔择期手术和治疗暂时还没有恢复。一旦恢复,我们会及时通知医院的。
问:家人在医院住院,我可以去陪护和探视吗?
答:医院内病员聚集,人员流动性大,职业暴露风险高,是疫情防控高风险场所。为严防医院聚集性疫情发生,我们不仅要守牢医院大门,也要守牢住院病房的小门。严格实施陪护探视管理,住院患者原则上不安排陪护,情况特殊确需陪护的可安排1名固定陪护人员,同时加强陪护人员健康监测和管理。加强探视管理,坚持非必需不探视原则,对确需探视的,要固定探视时间,限制探视人数,严格实行“亮健康码+测体温+戴口罩”防控措施,鼓励视频探视,尽可能减少医院内部住院患者与外部人员的接触。实施严格的陪护探视管理,可能会给群众带来一些不便,但却是对住院患者最好的保护,我们也希望能得到广大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支持。
4.复工复产
问:我市医疗机构什么时候开始复工?医疗机构复工需要什么条件?
答:为满足疫情防控期间群众基本医疗需求,我局于2020年2月26日下发了《义乌市卫生健康局关于医疗机构有序恢复诊疗活动的通知》(义卫发〔2020〕15号),各医疗机构在配备足够的防疫物资及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要求的情况下,就可以申请复工。我市共有医疗机构920家,目前已复工医疗机构845家,复工比例为91.8%。
根据文件要求的要求,所有复工的医疗机构必须在门口设置预检分诊,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查看健康码并实名登记,对有发热和呼吸道症状的患者转诊至设置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患者在就诊时严格执行“一人一诊一室”,按要求对诊疗场所进行消毒和通风。医废处置方面,我局要求各医疗机构严格落实医疗废弃物处置和管理的各项规定,防止疾病传播。
问:我市哪些公共场所已经可以复工?具体有什么要求?
答: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要求,美容美发场所、足浴沐浴场所已经可以复工。疫情防控期间复工的要求包括:
1.设唯一入口,入口处设置未戴口罩及体温异常者禁止入内标识。
2.制定场所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3..配有合格消毒液、口罩及体温测量设备。
4..落实人员管控、场所消毒责任制。
5.从业人员凭健康码、戴口罩上岗,并一天两次测量体温。
6.顾客须佩戴口罩、体温测量合格、登记基本信息后凭健康码方可进入。
7.停用中央空调并加强经营场所内通风。
8.顾客用品用具须一客一换一消毒并记录齐全。
9.合理控制经营场所内人数,避免人员聚集。测温+查健康码+戴口罩为基础,停用中央空调,同时要求对顾客用品用具一客一换一消毒,每天对经营场所开展消毒通风。我们要求卫生监督所每天对复工的美容美发场所、足浴沐浴场所开展巡查,对防控工作不力的单位要重新进行了关停,并予以行政处罚。
问:企业在复工前针对此次疫情防控要注意什么?要做哪些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