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村(居):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长期性工作,它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镇动物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按照“动物防疫法”和规范化要求,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着长效机制不健全,防疫规范化程度不高等问题,给提升我镇动物防疫工作带来困难和压力,推进乡镇动物防疫规范化建设是当前动物防疫工作的有效途径,根据《绍兴市、上虞市动物防疫规范化建设实施细则和方案》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现就我镇动物防疫规范化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省政府有关切实加强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要求,针对当前基层动物防疫规范化程度不高的现状,以通过创建动物防疫规范化乡镇为抓手,全面提升我镇动物防疫管理水平和整体防控能力,严防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
二、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争创绍兴市上虞首批动物防疫示范乡镇,重大动物防控工作做到“五个化”,即:管理信息化、免疫规范化、检疫程序化、饲养标准化、疫情处理法制化。
(一)管理信息化:在动物免疫、检疫、流通监管、疫情监测、畜产品安全管理等环节,镇村两级建立网络信息化管理,镇设有专人专用的电脑网络系统,普及使用农民信箱,规模化养殖场农民信箱使用率达到100%,畜禽养殖场农民信箱使用率达到80%以上,提高动物防疫管理水平。
(二)免疫规范化:落实强制免疫工作计划,实行按规定免疫程序和操作规程操作。禽流感、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兰耳病强制免疫密度达到100%。狂犬病免疫密度达到80%以上,抗体检测合格率达75%以上,生猪标识佩带率100%及发放免疫证数达98%。
(三)检疫程序化:动物产地检疫、运输检疫、屠宰检疫等检疫工作按法定的程序、流程和标准实施。其中产地检疫:规模化养殖场检疫到位率达100%,散养户检疫到位率达95%,屠宰检疫:生猪定点屠宰检疫率100%,市场禽检100%。外地动物调入必须查验市级调运证明,做到检疫工作无差错、无事故、无投诉。
(四)饲养标准化:加强技术指导,引导规模养殖场按照标准化的饲养模式饲养禽畜。完善饲养动物防疫条件,健全生产档案及建立动物防疫免疫档案,兽药使用档案。提高禽畜产地、产品标准,逐步提升皂李湖牌蛋鸭基地、皂李湖小贡鸭品牌。
(五)疫情处理法制化:主要对重大动物疫情的报告、应急处理、按照《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和梁湖镇重大动物防疫应急预案相关规定要求给予认真执行。全镇建设病死禽畜无害化处理设施点一个(西华瑶村后山头),加强对病死禽畜的管理工作。对病死动物的处理按照《禽畜病害肉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执行。
三、建设内容
(一)防疫队伍建设
1、镇动物防疫领导机构,建立镇动物防疫指挥部,由镇长任总指挥,农业、文卫、政法副镇长任副总指挥,农技中心、畜牧兽医、综治办、卫生院等9人组成指挥部人员。
2、加强动物免疫监督和禽牧兽医站建设,按动物防控工作要求落实人员到岗到位,落实办公场所,落实动物免疫经费。
3、加强疫情测报员队伍的建设,健全镇、村两级疫情动物测报员队伍,明确工作职责,实行月补贴季考核,落实21名村测报员工作经费。
(二)防疫基础设施建设
1、育苗冷链系统建设。配备动物免疫疫苗专用冷藏、冷箱各一个,便携式手提保温箱2只,并设专用房屋1间。
2、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建设。建立一个有一定规模的病死动物集中处理场所。
3、动物防疫信息化建设。建设一个动物防疫网络信息系统,镇需配备电脑、电话、打印机、传真机各一台,落实专人专机,并配备档案柜2只,村相应配备电脑、电话,对全镇动物防疫工作和禽产品安全动态实行网络化管理。
4、动物疫病和禽产品检测设备配置。配备动物疫病检测抽样设备和禽产品安全检测抽样设备各一套,喷雾消毒设备一套。
5、畜禽标识管理设备。镇动物防疫员和4家规模养殖场配备耳标钳、二维码识读器各1套。
(三)防疫规章制度建设
1、动物防疫责任村及考核办法。镇政府把动物防疫工作列入镇对行政村年度责任考核,对动物防疫员和村疫情测报员落实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
2、动物防疫联场带户责任制。镇联村干部和畜牧防疫员与规模养殖场防疫工作联场带户责任制。
3、动物防疫经费保障制度。落实禽流感和牲畜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疫情检查、扑疫所需经费。建立工作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并年度纳入镇财政预算。
4、防疫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动物防疫工作档案、畜禽标识管理档案、疫苗使用档案、规模场(户)防疫档案,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5、动物防疫疫苗管理制度。建立动物防疫疫苗领用、保管和发放管理制度。
6、防疫报表管理制度。建立动物防疫各类报表上报制度。
四、实施步骤
动物防疫规范化创建工作分四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4-5月份立项申报,第二阶段6-9月份组织宣传、调查核实,第三阶段10-12月份创建实验,第四阶段2008年1-2月查漏补缺,总结验收。
五、工作措施
(一)成立组织。建立镇动物防疫规范化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戴伟川;副组长:张先德、诸东海;成员:陆国松、任燕琴、黄金标、郑松坤、夏国昌、卢建元、陈孟科、张伟娣;办公室主任由陆国松同志兼任,办公室设在镇农技信息中心,下设四个组:防疫督查组、技术指导组、资料信息组、物资保障组。电话:82435110、82439101。
(二)加强业务连接。在市有关部门帮助指导下,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联系,制订相关工作责任制,及时解决存在不足,对工作开展进度情况及时上报。
(三)加强经费投入,为保证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创建经费纳入镇政府财政预算计划。
投入预算:(1)购置冷藏设备及配套设施2套,计3万元;(2)建设无害化集中处理池1个,计30万元;(3)配备电脑设备21套,计15万元;(4)配置耳标钳、二维码识读器、保温箱、抽样设备各12套,计7万元;(5)镇兽医站设施建设,计3万元;(6)购置扑疫等物资,计3万元;(7)安排镇动物免疫工作经费6万元,总计投入资金为67万元。
经费来源:镇自筹37万元,争取省、市以奖代补30万元。
(四)加强培训和交流。每月召开村级测报员、畜禽养殖大户工作例会,加强培训和交流。利用农民信箱每周发布信息一至二条,每月发放畜牧生产防疫信息简报一期,通过采取举办培训班、知识讲座、技术鉴定、绿色证书认证等方式,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人才、信息、技术、管理等交流,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引入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提高相关人员的管理能力。
(五)加强责任追究。建设和完善巡查、通报、督办等工作制度,建立健全责任体系,促使防疫工作落实,对工作不力而造成严重后果的,按照省、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责任制度的有关规定实施责任追究。
梁湖镇人民政府
二〇〇七年十月二十四日- 上一篇:关于梁湖镇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 下一篇:汤浦镇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