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区(县、市)科技局、开发区科技管理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持续推进宁波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引导推动各主体加快场景应用,促进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现将《关于加快场景开放推动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附件:《关于加快场景开放推动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宁波市科学技术局 宁波市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2年8月22日
附件
关于加快场景开放推动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为加快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进一步开放市场机会,畅通要素流通渠道,加速推进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加快场景开放推动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本意见所指应用场景是指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民生服务等领域,由市(县)级财政资金全额或部分投资建设,对新技术、新产品有应用需求的各类工程、项目。通过主动培育和供给丰富的应用场景,能为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应用搭建验证、展示和推广平台,能促进前沿技术迭代升级,推动创新产品示范应用和价值提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推进技术创新、强化产业带动、服务企业发展和提升城市品质为目的,通过开放交通出行、城市治理、产业升级等试验场景,助推全市企业自主创新产品、“三首”产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等进入重点工程、重大项目首试首用。探索“以赛代招”场景大赛等新机制,进一步提升创新效率,促进新材料、装备制造、数字孪生、双碳科技等新兴产业在我市率先发展,探索形成重大场景技术攻关的宁波机制、宁波方案。
(二)基本原则
——深化内涵,更新理念。加快场景开放为城市治理提供新思路新手段,为技术迭代升级创造新平台新机会,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新活力。开放政府资源支持企业创新发展,从给优惠向给机会转变,大胆试、大胆闯,着力为企业推广新技术、新产品开展应用示范和孵化企业新业态、新模式落地创造条件。
——强化机制,实效为本。应用场景一般为在建或待建项目。充分发挥政府主动组织作用,创新工作方法,通过市场化机制和专业化服务,深入挖掘有效供给,促进有效对接,形成具有内在发展动力的长效机制。
——统筹规划、开放包容。兼顾场景建设稳定性和技术方向前瞻性,加强场景科学规划,形成分级分类场景供给。兼顾促进发展和监管要求,对于具有前瞻性的技术应用场景,以包容态度允许试错,对于成熟技术的应用场景,精简审批流程,统筹政策、资金、人才等要素加速场景落地。
(三)工作目标
鼓励实施前瞻性、验证性、试验性应用场景项目,支持底层技术开展早期试验,为新技术大规模示范应用提供场景机会。力争到2025年,推进实施应用场景“十百千”工程,建设10个综合展现宁波城市发展魅力和重要创新成果的特色示范性场景,复制和推广100个城市管理与产业发展典型新应用,壮大1000家具有爆发潜力的高成长性科技企业,探索出一条“科技攻关-场景验证-产业化应用”的技术成果转化新路子。
二、重点领域
(一)面向产业发展的应用场景
1.产业园区。鼓励园区运营单位开放智能机器人、数字安防、智慧照明、节能减碳、数字孪生、云招商等智能技术在园区应用;引导园区内企业运用5G、IPv6、TSN、工业PON等新技术,实现企业生产设备的互联互通;加快促进重大科创平台技术成果在先进制造业领域的应用。
2.商贸消费。在市区商业广场、特色街区等搭建一批数字化消费场景,引入新零售新服务业态,打造汇集5G应用、刷脸支付、网络直播为一体的新消费商圈,布局无人零售、智慧零售等新零售技术与传统零售业的融合示范,推广直播线上带货等新场景,推动无接触服务向住宿、生鲜零售、物流等应用场景延伸。
3.金融服务。协调相关机构在支付清算、安全监管、风险控制、金融征信、金融产品创新、普惠金融服务等方面组织搭建应用场景,协调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为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和生物识别技术等创新企业提供应用支持,加大第三方服务采购力度。
4.现代农业。在替代抗生素、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和智慧农业方面组织搭建应用场景,为农业生物安全投入品技术、农业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低碳循环技术,以及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新产品在新农村建设中提供示范应用支持。
(二)面向城市治理的应用场景
1.道路交通。鼓励建设单位开放实验路段或示范工程,围绕智慧车辆、智能道路、智能维护、智慧感知等,推动新型材料、新装备、机器人、智能安检、建筑信息模型(BIM)、结构安全智能感知和预测、机器视觉等技术在交通道路项目中推广应用。建设车路协同、智慧停车、自动驾驶、智慧出行等应用场景。支持前湾新区等打造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
2.电力水务。推出高弹性电网、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示范项目,加快柔性组网等配网新技术落地实践。加强水质实时监测和突发污染报警,推动溯源治污。探索再生水厂运行状态智慧感知、预警、精准控制、模拟仿真和云端信息化应用场景。
3.智慧城管。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超高清视频等技术在城市治理领域应用。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拓展智慧停车、智慧公园、智慧公厕、智慧洗车等应用场景;建立由燃气、桥梁、路面塌陷安全监管和建筑垃圾监管等子系统构成的城市安全综合监管体系。
4.市政建设。在重点区域人居环境改善、老旧城区改造、市政设施监管、工业固废减量化和资源化等方面组织搭建应用场景,为创新企业在保障性住房建设、既有建筑改造中提供示范应用支持。在新建商品房中试点智慧家居的配套应用。
(三)面向民生服务的应用场景
1.医疗健康。推动电子病历、影像等数据资源共享,为人工智能诊断产品等提供测试、验证场景。促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型企业参与医保管理服务,搭建“智慧医保”智能监管平台,促进医保管理服务升级。在大型医疗机构设备政府采购中,推动创新医疗器械示范应用。
2.教育培训。探索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先进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场景开发应用。推动未来教室和场馆建设、综合素质评价、在线学习、学业测评、体能测评、校园安全、招生和培训等方面的智能化工作,逐渐形成教育大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推动教育现代化改革。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宁波市政策 > 宁波市科技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ningboshikejiju_shizhishichanquanju_/20220830/434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