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温州市 > 鹿城区 > 正文

2004年工作总结与2005年工作思路

2021-05-29 鹿城区 收藏
朗读

(一)2004年工作回顾

   2004年是我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一年,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年。一年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主线,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健全防御体系,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克服禽流感及台涝旱灾的威胁,为我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夯实了基础,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一、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04年全区农村经济总收入预计达到194亿元,比上年增加12.75亿元,增长7%;农业总产值预计1.8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7400元,比上年增加410元,增长5.9%。

   二、农业结构优化,效益提高。

   为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央1号、省委1号文件精神,我区以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确保粮食安全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采取政策扶持、信息引导、技术示范等系列措施,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致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目前,农业结构不断调整完善,经营方式不断创新。

  1、结构调优。全年农作物播种预计总面积78595亩,比上年减少818亩。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预计总面积37784亩,比上年减少5119亩,其中早稻9060亩,比去年增加1636亩;晚稻28724亩,比去年增加768亩;豆类2076亩、蕃薯3716亩。经济作物以蔬菜为主,预计总面积33150亩,比去年减少3094亩。其中预计蔬菜26915亩,比上年减少4980亩;花卉园艺、果用瓜、甘蔗等经济作物6235亩。粮食、经济作物面积比为1.14∶1。

  2、效益提高。在区农业政策鼓励和农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及专业户的效益示范和带动下,农业生产出现蓬勃发展的态势,效益有所提高。一是畜牧业稳定生产。全年生猪出栏7.3万头,比上年减少0.68万头;牛出栏253头,比上年减少33头;山羊出栏0.37万头;家禽出栏233.94万羽,比上年减少43.76万羽;出产肉类总产量6850吨,比上年减少1209吨;牛奶产量820吨。二是经济作物特别是蔬菜生产的经济效益大大提高,蔬菜产值实现4714万元,大棚蔬菜亩产值超1万元,菜农收入明显增加。

  3、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在成立了区农业产业协会、藤桥民鑫畜禽专业合作社、温州市山福果品蔬菜合作社和西鹿基禽业专业合作社之后,今年又成立岙底乡专业合作社,实行公司+农户模式,带动300多户从事家禽养殖和果蔬种植,使每户农民增收0.5—1万元。规模化经营、基地化生产继续扩大。全区粮油复种面积超20亩专业户达103户8548亩(200亩以上11户3400亩);蔬菜生产形成荸荠、毛芋、稻田养鱼等七大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总面积达3100亩;畜禽养殖现有6家市农业龙头企业、10个市级放心农产品基地、8个市级生猪基地、2个市级家禽基地、221个规模饲养场(其中生猪117户、家禽87户、奶牛6户、菜牛2户、山羊9户)。

  4、品牌意识增强。我区农业龙头企业及专业户注重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增强品牌意识,加大创品牌力度,成效显著。目前,已注册商标9个、认证省绿色农产品2个、省绿色农产品基地5个、国家级绿色食品1个、部级无公害农产品2个。组织19家农业龙头企业、50多个农产品参加网上农博会和特色农博会,成交额30多万,意向贸易额500多万,贸易成交签约额1180万,4个农产品获得了金奖,6个农产品获得了优质奖,区政府获得优秀组织奖和优秀展销奖。

  5、科技兴农步伐加快。一是加大名优良种和新品种的引进、试验和示范,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提高农产品质量。今年推广水稻良种2万公斤,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引种了西洋南瓜、礼品西瓜等十几个新品种,扩大保护地种植面积;引进良种公猪16头,杂交瘦肉型母猪680头,大力发展配套规模饲养。推广新型农机,新购置联合收割机8台、小型耕作机械19台,下田机耕拖拉机约410台次,完成机耕作业面积48964亩,机耕率100%;投入作业联合收割机81台次,完成机收面积31012亩,机割率82%。二是全面实施无公害食品计划,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严格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在农产品生产和流通两大环节加强监督与检查,一年来没有发生农药急性中毒事件。三是建立鹿城农林水利网,包括远程诊断系统、电话语言咨询系统,已建2个农业信息服务站,确定了一批农业信息员。四是重点培训和扶持科技示范户300户,落实了扶持经费5万元,建立相关科技项目3项,使之成为科技应用的样板,起到辐射作用。五是实施“万名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举办各类培训活动47期,培训人数达2300多人,印发技术资料5万份,有效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生产的能力。

  6、核查标准农田。对已建标准农田的面积、地点及“四至”进行核查。经核查,全区现有标准农田609.8亩,比国土资源部门移交的清册面积(962.3亩)减少352.5亩。

   三、经营管理渐趋完善,改革稳步推进。

   继续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从政治的高度狠抓农民减负、土地承包完善及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工作,稳步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农村经营管理进一步加强。

   1、强化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巩固减负成果。在去年实行收费公示制的基础上,建立了农民负担监测点,对农民社会负担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开展了全区农民负担情况明查暗访活动,重点检查了村级报刊限额制执行情况、部门变相摊派等村集体负担,对查出的问题由区纪委、监察局处理。与区纠风办一起对市里查到的3起涉及农民负担的案例进行调查,基本查清3起案例的全部事实,督促仰义与南郊两个案例的清退。

  2、以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为抓手,促进村务公开的规范和完善。全面推行会计电算化、信息化管理,把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列入各乡镇的目标考核,并对全区的村务公开和乡镇政务公开情况进行了明查暗访,重点对代理中心的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通过村级会计委托代理中心查看部分村的台账和账册凭证,对22个行政村和9所中小学进行了抽检,对全区9个乡镇政务公开工作开展全面检查,把检查情况向区委、区政府作了专题汇报。此后配合区纪委在临江镇开展村务公开动态化管理,并逐步在全区推开。

  3、加强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一是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试点。从选取审计试点单位、制定审计方案到审计的实施阶段,目前七都镇上沙村的审计工作已基本完成书面审计,接下来要进行核对、出具审计报告。二是配合城中村进行农村集体资产产权改制工作。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在城中村全面推进后,参与调研,掌握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进度,起草了《指导意见》的解释文本,对《指导意见》进行细化与说明,使基层工作人员更好地理解《指导意见》,把握政策界限。同时,坚持坐班接受村民与村干部的咨询,进行政策解释与指导,使我区的产权改制工作有序推进。有针对性的开展农村财务人员业务培训,组织无证人员进行农村财会从业资格考试,全面实现持证上岗制度。

  4、二轮土地承包工作得到完善,土地承包管理进一步加强。全面调查全区二轮土地承包工作,摸清了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完善土地二轮承包工作的实施意见》(温鹿政发[2004]31号)。印发关于开展完善二轮土地承包工作的通告500份,在各村人员集中的地方进行张贴。召开会议,对完善二轮土地承包工作进行研讨与具体部署,并在全区农村财务人员培训班上专门就完善二轮土地承包工作进行培训。指导各乡镇开展完善工作,全程参与指导临江镇的试点工作,解释政策,解答疑难。专人负责换发权证及原证变更的审核工作,盖章后下发。接待信访,调解纠纷,积极参与市土地承包仲裁委工作。调查回复了双屿、藤桥、七都等地的多起土地承包与流转纠纷,成功调解了藤桥镇金昌娒与金胜利的承包纠纷,协助区法制办对上戍乡山岸村的土地承包纠纷进行立案处理。目前正在配合市土地承包仲裁委对仰义、双屿的几起土地承包纠纷进行调查、仲裁。

  四、水利建设步伐加快,成绩斐然。

   我区水利建设坚持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按照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的基本方针,加快水利重点工程建设,积极实施千库保安、万里清水河道建设,为现代化农业提供了保障体系。累计投入资金2747.66万元,其中政府投资2371.27万元、其他投资376.39万元,完成土石方52.44万方。

  1、水利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一是总投资1.003亿元的戍浦江河口大闸枢纽工程于去年9月29日进场施工,现已完成导流明渠、围堰等临时工程的施工,基本完成主体基础处理工程,主体砼工程进入施工高峰期,开始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制造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二是戍浦江下游河道整治工程第Ⅱ标段于10月11日开标,施工单位于11月8日进场施工;三是七都环岛防洪堤工程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于12月15日奠基。

  2、千库保安工程基本完工。仰义无敌坑水库和上戍东山里水库改造工程均于今年主汛期前完成工程建设任务,进入验收准备阶段,估计工程投资需180多万元。藤桥南雅水库已完成大坝安全技术认定设计,双潮下冯山水库已委托做大坝安全技术认定设计。同时,开展全区山塘水库安全普查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3、“万里清水”河道整治超额完成。投资671.6万整治河道6.95公里,超额完成计划任务的6.84公里。同时,狠抓水荷花的打捞,建立日常管理制度,坚持长年管理,促进河道清洁和畅通。

  4. 农田水利设施逐步完善。今年安排农田水利建设资金319.5万元,共30项,现完成15项,正在实施7项,即将实施的有7项,计划调整1项。据统计,渠道衬砌5.43km,改善灌溉面积1.38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1亩,新增旱涝保收面积0.2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平方公里,泵站改造10千瓦。

  5、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启动。仰义乡饮用水工程已完成管道铺设,与市网连接,引水到户,新增供水规模1万吨/日,改善人口1.7万人。工程总投资1343.9万元。临江镇农民饮用水一期工程于6月份开始,建成蓄水山塘一座,管网铺设8公里,完成投资90万元,受益人口8000多人,工程计划于明年4月份完成。岙底乡江池、呈岸村的饮用水工程,新建两座蓄水池,铺设引水管道,可解决1000多人的生活用水问题,该工程即将开工。

  五、造林护林到位,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1、春季绿化造林有新突破。紧紧围绕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两大主题,以增加绿量为主线,以发展生态林和经济林为骨架,以退耕还林和更新造林为重点,坚持培育与保护并重,全面推进,为实现生态鹿城宏伟目标而获得造林绿化的新突破。今春共完成农村片造林面积2186亩,验收合格面积1336亩,超额完成省计划任务的133.6%,其中迹地更新造林498亩、退耕还林740亩、沿海湿地红树林98亩,四旁植树0.8万株,封山育林7.5万亩。积极配合通道绿化工作,完成2.1公里通道绿化任务。

  2、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的界定工作有条不紊。为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改善我区生态环境,建立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根据《国家公益林认定办法》,开展了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按照《浙江省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操作细则》,根据本区的生态区位和生态环境要求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将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界定在瓯江干流第一重山脊。通过统计分析共有66个村、607个小班,重点生态公益林77636亩。其成果已经区政府审核上报国家林业局。

  3、狠抓林业有害生物的普查和病虫害监测和防治工作。根据国家林业局统一部署,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从今年4月份开始对本区山林、绿地、公园、花卉基地、苗圃、行道树、古树名木等的林业有害生物进行全面普查,以摸清本土和外来有害生物的家底。为防止松材线虫病流入,我区加强检疫检查,在西片6个乡镇都建立了测报点,加大了对松毛虫、刺蛾类等虫害的监测力度,共调查4180亩松林并采集样木,并对藤桥500亩山林的蝗虫进行了及时捕杀,保护好树林。

  六、防御体系日趋完善,生命财产得到保障。

  我区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动物防疫工作坚持以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尽量避免和减少灾情发生,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温州市 > 鹿城区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luchengqu/20210529/115872.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