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局(办、委)、庵东镇人民政府,各有关单位:
经管委会研究同意,现将《宁波杭州湾新区推进“产业争先”三年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宁波杭州湾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2018年8月23日
宁波杭州湾新区推进“产业争先”三年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
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六争攻坚、三年攀高”决策部署,全面推动宁波杭州湾新区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结合实际,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特别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落实浙江省“八八战略”、宁波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决策部署,抢抓国家战略机遇、科技革命机遇和产业变革机遇,以“对标国内一流产业、争当全国示范先锋”为总目标,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坚持提质增效和扩量争位并举,坚持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并重,坚持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金融链、政策链协同并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推进“二次创业”“二次腾飞”,推动新区制造业快速发展、赶超一流,为全市制造业迈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奠定扎实基础。
二、总体目标
到2020年,新区工业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等反映效益类指标居国内先进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50%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总量超过420亿元。工业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等在2017年基础上实现倍增。培育形成10个“专精特新”名产品,创建“浙江制造精品”5项以上,打造成为宁波智能经济引领区和智能制造示范区。
三、主要任务
(一)强基础,发展先进产业
对标国内一流产业水平,积极推进新区“6+4”产业体系。聚焦汽车制造领域,重点发展高端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高端智能制造装备等产业;聚焦成长潜力,加快发展生命健康、通用航空、高性能新材料等战略性产业;聚焦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不断提升传统优势制造业;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关键共性基础,重点发展智能终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聚焦软件和信息服务、创新设计服务、科技服务,全力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
1.全力做强做优汽车产业。大力支持上海大众、吉利两大整车企业,加快产能爬坡提升。积极引进汽车关键零部件配套制造企业,进一步完善汽车产业链,推进汽车零部件企业创新发展,不断走向行业前沿。推进汽车产业链向两端延伸,进一步强化汽车产业集群化发展。鼓励吉利、上海大众发展新能源汽车,积极引进国内外新能源汽车龙头整车制造企业及其核心零部件制造企业。积极引进汽车产业高端智能制造装备生产企业,不断推进新区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提升智能化制造水平。到2020年,汽车产业产值达到1500亿元,建成具有国内影响力的汽车产业生产基地。
2.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生命健康、通用航空和高性能新材料为代表的战略性产业,实施生命健康、高性能新材料等行业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突破一批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推动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协同,联动市场资源、政策资源和要素资源,合力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生命健康、高性能新材料等细分产业。到2020年,建成以生命健康、高性能新材料等为代表的具有国内影响力的新兴产业发展基地。
3.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智能经济为引领,以提质增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力促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家电产业等传统产业向高新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进传统产业在重点领域赶超对标企业,实现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的重大提升。积极推动“散乱污”块状产业整治提升,整治、淘汰“四无”企业(作坊),鼓励盘活低效用地、闲置厂房等资源建设小微企业园。推广清洁生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高耗能行业、重污染行业的节能、环保改造项目。到2020年,新区传统制造业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智能制造水平大幅提升,将新区打造成为全国知名度较高智能制造基地。
4.大力发展智能终端产业。紧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积极推进新区智能终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智能信息产品、移动终端、网联汽车、智能家电等智能终端,打造新区智能信息产品终端、智能网络汽车终端产业基地,促进智能家电产业智造提升。推进智能化项目研发、智能化改造试点、智能化场景共建,形成较为完善的智能终端产业生态体系。加快5G 网络等一批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形成智能化网络基础设施体系,争创具有智能终端产业应用场景特色的5G 试点区域。到2020 年,初步建成国内智能终端产业发展重要地区,智能终端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
5.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提升科技研发和工业设计水平,鼓励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共同打造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关键技术突破和科技成果推广。以新型产品、高端装备的开发设计和装备、软件、在线服务为一体的集成设计为重点,促进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服务设计转变。探索工业云等新型工业软件解决方案在重点行业的应用,提升面向智能终端的嵌入式软件研发水平,培育云服务、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信息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以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等为代表的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提升科技服务业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加快发展跨境电商、移动电子商务,创新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模式,实现与制造企业无缝对接。到2020年,生产性服务业服务规模和供给质量大幅提升,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超过30%,与制造业形成互动融合发展。
(二)强合力,培育先进企业
树强扶优,推动优势产业发展,加大企业培育力度,培育一批龙头企业、行业骨干、高成长、中小微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发展壮大;发展壮大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形成各类先进企业协调发展的企业梯队格局。
1.深化重点企业梯队培育。继续扶持优势龙头企业快速发展,鼓励企业申报宁波市行业骨干企业和高成长企业培育计划,打造一批竞争优势明显、带动作用强劲、贡献突出的标杆性企业。健全上市企业梯队的管理,进一步完善优势企业、成长潜力型企业的管理。鼓励上市企业、行业骨干企业、优势企业通过技术升级、科技创新、联合兼并重组等多种途径做深做实行业引领地位,支撑产业链企业快速发展;引导高成长企业、成长潜力型企业研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提升企业持续创新力和爆发增长力。以“个转企、小升规、规转股、股上市”为主线,全力推动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上规模发展,为企业梯队建设提供基础支撑。争取到2020年,培育1家上市企业,2家行业骨干企业、1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小企业。
2.着力培育单项冠军企业。选择一批技术领先、发展潜力大、符合产业导向,且产品在细分领域行业地位突出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集中要素资源,引导培育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产品质量,打造优质品牌,提高产品综合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力争使企业主导产品成为细分领域单项冠军,鼓励和支持其申报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支持其认定为市级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力争到2020年,1家企业列入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培育)名单,3家企业成为宁波市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5家企业列入宁波市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名单。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前湾新区政策 > 宁波前湾区管委会办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hangzhouwangguanban/20181121/20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