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ZJSP21-2019-0003
浙商务发〔2019〕61号
浙江省商务厅关于
加快商务信用建设应用的通知
各市商务局,厅机关各处(室)、厅属各单位:
为加快商务信用建设应用,提升行业治理现代化水平,着力营造“人人都上信用网、事事都查信用分”的良好信用环境,现就全省商务领域信用建设和应用工作通知如下:
一、抓好行业信用平台建设应用
浙江商务信用公众服务平台是省厅打造的全省统一的行业信用平台,平台网址:xy.zcom.gov.cn,为全省600万家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建立了信用档案,数据覆盖浙江在册企业80%以上,涉及国民经济行业18个门类、90个大类,380个中类,850多个小类,整合信用信息条数3500万,其中失信被执行企业2万家,活跃网站4万家,网店数量400万家,独立电商5千家,电商商品条数1.7亿,数据量在全国同类平台中处于领先地位。为支撑商务基础业务工作,平台定期整合信用中国、信用浙江等数据,并开发了企业信用信息查询、定制化目标企业信用监测、预付卡发卡企业信用公示等功能,后期将依托政务钉钉,定点定向推送行业主体失信信息,各地和各业务部门要结合实际,抓好相应功能使用。同时,要合力做好平台的宣传推广工作,借助“诚信宣传月”、大型展会等活动,积极向社会搞好推介,逐步提高平台的覆盖面和知名度。要高度重视平台的协同应用工作,围绕业务系统信息化改造升级,推动信用平台与业务监管系统的深度融合,在底层搞好业务数据、信用数据的互联互通,着力构建业务与信用互为补充、互为支撑的新型监管体系。
二、抓好信用结果在行政管理领域应用
要依据《浙江省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条例》和商务部等多部门签订的联合惩戒备忘录等要求,加大信用结果在行政管理领域的应用,逐步带动和形成信用治理的闭环。一是加强日常性应用。各级在日常监管、行政许可、资质等级评定、政府采购、政府投资项目招标投标、资金扶持、公共资源交易、进出口管理、定期检验、国家工作人员招录、表彰奖励等工作中,应当依法查询信息主体的信用档案,并将信用结果作为相关事项的参考。目前,省厅正在推进信用结果在权力事项平台应用工作,完成后,各级将会在省政府权力运行系统中直接获取办事对象的信用状况。二是加强对守信行为的激励。各级可以按照国家规定,对各类守信红名单,在实施行政许可、财政性资金和项目支持、公共资源交易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激励。同时,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结合实际研究探索符合“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的激励措施,不断营造诚实守信良好氛围。三是加强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对有不良信用信息的主体,各级可以依法在实施行政许可等工作中,将其列为重点审查对象,或在行政管理中,取消已享受的行政便利措施,列为日常监督检查重点对象,加强现场检查,督促其纠正违法失信行为。对有严重失信行为的企业,各级可以依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采取限制其参加政府采购、政府投资项目招标投标,及国有土地招标、拍卖、挂牌等公共资源交易活动,限制其享受财政资金补助等政策扶持,限制参加国家机关组织的各类表彰奖励活动,撤销相关荣誉称号等措施,提高相关主体违法失信成本。
三、积极推动公共信用信息在市场领域应用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浙江省商务厅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gedizhengce/zhejiangsheng/zhejiangshengshangwuti/2021/0521/64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