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上海市 > 正文

关于印发《上海市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实施细则》的通知

2021-05-31 上海市 收藏
朗读


公 开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

文件

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

 

沪住建规范联〔20197

 

关于印发《上海市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

保险实施细则》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关于本市推进商品住宅和保障性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的实施意见》(沪府办规20193),进一步明确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的实施要求,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上海银保监局制定了《上海市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实施细则》,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上海银保监局

二○一九年九月二十五日

上海市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实施细则

 

    第一条(目的)为贯彻落实《关于本市推进商品住宅和保障性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的实施意见》(沪府办规〔20193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和有关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IDI)推进工作文件精神,明确具体实施要求,制订本细则。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市行政区域内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的承保管理、工程质量的风险管理、维修理赔、信息平台管理、信用管理等适用本细则。参与本市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活动的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机构以及相关单位,均应当遵守本细则规定。

    第三条(保险范围)参与承保本市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应当遵守本市关于保险承保范围的相关规定。

 (一)保险合同签定日期在2017111日之前的,保险范围按照原《实施意见》(沪府办〔201650号)第四条有关规定执行;

 (二)保险合同签定日期为2017111日至2019313日的,保险范围按照原《实施意见》(沪府办〔201650号)第四条和原《上海市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实施细则(试行)》(沪住建规范〔20174号)第三条有关规定执行;

 (三)保险合同签定日期在2019314日(含)之后的,保险范围按照《实施意见》(沪府办规〔20193号)第四条有关规定执行,第四条(一)5.中规定的其他情形是指: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中除了(一)14规定以外的其他情形。 

 第四条(保险公司选定)按照《实施意见》第九条相关要求,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地方金融监管局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牵头共保的主承保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主承保公司)。

 第五条(保险费率)保障性住房工程基本保险范围包括主险和附加险,其中市属保障性住房总基准保险费率为建房协议价格中建筑安装总造价的1.25%,其他类型的保障性住房可参照执行;保障性住房的认定按照房管部门关于保障性住宅有关认定文件规定执行。商品住宅的保险费率,应由建设单位和保险公司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参照1.25%1.5%的保险费率,并可结合建设工程总体质量状况、装修标准、参建主体资质及诚信等具体情况协商确定。

第六条(保险公司管理要求)主承保公司应设立独立的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IDI)业务管理部门,配备充足的建筑、法律、风控专业人员,负责IDI业务的全过程集中管理。

参与本市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的保险公司,均应对IDI业务设置单独账套,进行独立核算。

主承保公司对所出具IDI保单承担直接管理责任,负责对参与共保的其他保险公司和风险管理机构进行合规管理,并承担由其他共保公司或风险管理机构违规行为的连带责任。

主承保公司应当建立IDI报价函管理制度,规范报价行为。意向客户询价时,主承保公司应当以正式报价函的方式向客户出具报价,报价函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项目名称、地理位置、建筑面积、单位建安造价、项目总保额、基准费率、各浮动因子系数等;报价函应当经IDI业务部门负责人签字并经公司盖章后发送至询价客户。不得以电话、短信、邮件、微信等非正规方式报价。报价函须作为正式资料要件之一,在首次信息录入时上传至上海市建设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信息平台)。

主承保公司应在收到IDI全额保费后出具正式保单及发票;不得以减少建筑面积、剔除装修费用等方式缩小承保范围降低保额,不得以明显低于正常市场价格承保,不得套取费用进行不正当竞争。

第七条(保险合同)投保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的建设单位应当在办理施工许可手续时间节点前,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共同确定的具有主承保资格的保险公司名单中选择主承保公司,主承保公司应以报价函形式响应。建设单位应与该主承保公司签订《上海市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合同》(以下简称保险合同”)

    建设管理部门采用网上告知等形式,将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事项以及参保要求告知建设单位。首次会议,将保险合同签订情况作为检查建设单位是否履行诚信义务的内容之一。

    第八条(共保管理)单一IDI项目参与共保的保险公司原则上不少于3家,主承保公司承保份额不得低于50%,再保后自留份额不低于20%。共保公司之间应以共保协议的形式明确各自在项目上的承保份额、权利义务。

第九条风险管理)保险公司应当指导风险管理机构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加强住宅工程建设阶段的质量控制。

主承保公司应落实对风险管理机构的管理责任,建立风险管理机构评价机制和项目台账机制,定期对风险管理机构工作进行追踪和分析评价,每半年上报一次风险管理机构评价报告,包括当期所有项目的风险管理实施和进展情况、各风险管理机构的总体评价情况等。

    主承保公司应根据有关规定选择风险管理机构,签订上海市住宅工程质量风险管理合同(以下简称风险管理合同”)

主承保公司应向风险管理机构出具《风险管理授权书》(以下简称授权书)(附件1),同时报送建设单位。风险管理机构凭授权书进入施工现场实施风险管理。

主承保公司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择优选定风险管理机构。主承保公司统一向风险管理机构支付风险管理费用,并向其他共保公司结算。

主承保公司应严格按照风险管理合同支付风险管理费用。风险管理费用可分批支付,但首期费用不得低于总费用的30%

第十条(信息报送管理)主承保公司应按照规定如实、及时、完整上报或上传信息,超过规定时间上传或无故不上传数据的行为将被记录和通报,并作为考核保险公司的依据之一。主承保公司应按照信息平台提供的数据标准,在信息平台评估后30天内,实现自身业务系统与信息平台之间的数据交互;主承保公司应指定专门部门和人员,将IDI承保、风控和理赔数据及时上传至信息平台;IDI项目共保协议及相关保险合同信息应在签订后的3个工作日内完整上传至信息平台。

    第十一条(风险评估和计划)风险管理合同签订后,风险管理机构需收集相关的工程资料,对工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风险进行评估,编制风险管理机构工作检查计划。

    第十二条(风险交底)工程开工前,主承保公司应组织风险管理机构、建设单位及项目参建各方召开风险管理交底会。交底会上风险管理机构应对工程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风险点、过程中质量检查方式以及参建各方需配合事宜等进行告知,并形成会议纪要。在质量风险管理交底会后3个工作日内,风险管理机构应将初步风险分析报告和风险管理计划等材料上传至信息平台。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当对风险管理机构开展风险管理工作给予必要的支持。

    第十三条(质量风险检查报告)风险管理机构应按照风险管理合同要求执行现场检查,并及时编写质量风险检查报告(以下简称检查报告”)报主承保公司,检查报告应当包括检查情况的描述、检查存在质量缺陷、缺陷处理建议和潜在缺陷风险分析。

风险管理机构在现场检查中发现的质量缺陷的照片、视频等影像资料和相关说明材料应即时上传至信息平台,信息平台即时将该情况发送、告知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和总监理工程师;整改后,施工单位的该项目质量员应当将整改前后的对比照片、视频等影像资料和相关说明材料,在规定的时间内一同上传至信息平台,经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网上确认,最后由风险管理机构网上完成销项。

风险管理机构根据检查情况形成检查报告,并将质量缺陷相关资料作为附件,及时交主承保公司,主承保公司应将检查报告审核、盖章后交建设单位,并于5个工作日内上传至信息平台。

第十四条(质量缺陷改正)建设单位在收到检查报告后,应当组织参建各方及时改正质量缺陷。质量缺陷改正完毕后,建设单位应当及时回复主承保公司。

质量缺陷未改正的,监理单位不得同意通过相关验收。

    第十五条(争议处置)在工程质量交接过程中,建设单位与主承保公司如对质量问题责任有异议,或住宅业主与保险公司对住宅质量问题是否属于保险责任存有异议,建设单位或住宅业主可与保险公司共同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鉴定机构进行鉴定。鉴定结果属于保险责任的,鉴定费用由保险公司承担;鉴定结果不属于保险责任的,鉴定费用由申请方承担。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上海市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gedizhengce/shanghaishi/2021/0531/142533.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