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上海市 > 正文

关于印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配套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

2021-05-31 上海市 收藏
朗读

沪科合〔2020〕15号


各重大专项牵头责任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规范和加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管理,保证项目任务完成,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民口)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科教〔2017〕74号)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科委等三部门制订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配套管理办法>的通知》(沪府办发〔2013〕38号)等文件中关于地方配套资金管理的相关要求,结合本市实际,市科委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研究修订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配套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配套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上海市财政局

  2020年6月17日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配套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第一条(目的依据)  为规范和加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地方配套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配套管理办法》(沪府办发〔2013〕38号)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延长<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配套管理办法>有效期的通知》(沪府办规〔2018〕19号)(以下简称《办法》)等相关要求,制订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课题)本市地方配套资金的申请、使用及相关管理活动。

  

  第三条(申请条件)  凡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任务的在沪单位,可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本市牵头责任部门(以下简称“市责任部门”)申请地方配套资金资助。

  

  1、项目(课题)牵头单位申请地方配套资金,应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项目(课题)已获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的立项批复,牵头单位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已签订任务合同书。

  

  (2)项目(课题)任务合同书中明确了项目(课题)牵头单位、负责人、研究目标与内容、考核指标、任务分工和时间节点等内容;任务合同书和预算书中明确了中央财政资金预算和地方配套资金预算。

  

  2、项目(课题)参与单位申请地方配套资金,应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项目(课题)牵头单位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签订的任务合同书中明确了项目(课题)参与单位、负责人、研究目标与内容、考核指标、任务分工和时间节点、中央财政资金预算额度和地方配套资金预算额度等内容。

  

  (2)参与单位承担的任务有独立的预算,即明确了中央财政资金预算和地方配套资金预算。

  

第二章    支持方式及开支范围

  

  第四条(支持方式)  地方配套资金根据项目(课题)立项时确定的性质,采取前补助、后补助等财政支持方式,并按照实际留沪中央财政资金的预算额度,以及《办法》明确的分类配套原则,分别确定地方配套资金支持额度。

  

  第五条(开支范围)  重大专项项目(课题)地方配套经费由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组成。

  

  1、直接费用是指在项目(课题)实施过程(包括研究、中间试验试制等阶段)中发生的与之直接相关的费用。主要包括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差旅/会议/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基本建设费和其他费用等。

  

  上述各费用支出按照上海市科研计划项目(课题)专项经费管理的相关规定执行。其中,劳务费的支出,最高不超过实际国家拨付经费(留沪中央财政资金)的10%。

  

  2、间接费用是指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在组织实施重大专项过程中发生的无法在直接费用中列支的相关费用。主要包括承担单位为项目(课题)研究提供的现有仪器设备及房屋摊销费,水、电、气、暖消耗费,有关管理费用的补助支出以及绩效支出等。

  

  间接费用采用分段超额累退比例法计算并实行总额控制,按照不超过地方配套资金资助总额的一定比例核定,具体比例如下:

  

  (1)100万元及以下的部分为8%;

  

  (2)超过1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为5%;

  

  (3)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为2%;

  

  (4)超过1000万元以上的部分为1%。

  

  间接费用应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使用。承担单位应当健全间接费用的内部管理办法,公开透明、合规合理使用间接费用,处理好分摊间接成本和对科研人员激励的关系,绩效支出安排应当与科研人员在项目工作中的实际贡献挂钩。承担单位不得在核定的间接费用以外再以任何名义在地方配套资金中重复提取、列支相关费用。

  

第三章    经费管理

  

  第六条(预算申报)  市责任部门应按实编报下一年度地方配套资金预算,报上海市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上海配套资金审核小组(以下简称“市审核小组”)。

  

  第七条(编制预算)  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应根据立项批复和财政部投资评审中心出具的预算评审报告的结果,按实编制项目(课题)地方配套资金预算。

  

  第八条(配套备案)  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应在获得正式立项批复后的2个月内,及时将以下材料(各材料均须加盖公章,如材料为复印件,需对照原件,审核无误后注明与原件一致并加盖公章)报送至相关市责任部门备案,并申请地方配套资金预算评估。逾期不申报者,视为自动放弃。

  

  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申报指南;

  

  2、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立项批复;

  

  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课题)任务合同书;

  

  4、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课题)预算书;

  

  5、财政部投资评审中心出具的预算评审报告,预算评审申诉报告及复审意见等资料。

  

  第九条(预算评估)  市责任部门应指派专人常年受理地方配套资金的申请,按要求进行形式审查,确保申请材料的完整性、合规性和准确性。

  

  对通过形式审查的,市责任部门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预算评估。受托评估机构应依据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和经济合理性的原则,对各预算科目的开支范围、开支标准、测算依据等内容进行重点评估,出具预算评估报告并加盖公章。

  

  市责任部门应及时通知承担单位根据预算评估报告修改预算。预算经市责任部门审核确认后,报市审核小组进行预算审核。

  

  第十条(预算复核)  市审核小组委托相关机构对市责任部门审核通过的预算书进行复核。受托机构出具有关预算复核意见并反馈给市责任部门。市责任部门督促承担单位根据复核意见进行预算调整,并将修改后的预算书和预算评估报告报市审核小组。

  

  第十一条(预算审核)  预算复核完成后,市责任部门应于当年9月30日前提请市审核小组召开地方配套资金审核会,并提交以下材料:

  

  1、承担单位提交的各项申请材料;

  

  2、由第三方评估机构出具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上海市地方配套资金预算评估报告》;

  

  3、受市审核小组委托的相关机构出具的预算复核意见;

  

  4、市责任部门的地方配套资金建议方案。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上海市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gedizhengce/shanghaishi/2021/0531/142127.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