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上海市 > 正文

青浦区关于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的实施办法

2021-05-31 上海市 收藏
朗读

青浦区关于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的实施办法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教育局、区民政局、区卫健委、区医保局、区财政局、区市场监管局:

残疾儿童是一个特殊困难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做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关系到残疾儿童健康成长,关系到残疾儿童家庭美满幸福,关系到青浦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的重要部署,加快改善本区残疾儿童康复状况,促进本区残疾儿童身心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国发〔2018〕20号)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沪府规〔2018〕22号)精神,制定本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办法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坚持儿童优先的基本原则,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将残疾儿童“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融入青浦区“服务落实国家战略,全面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大局,着力保障残疾儿童康复服务需求,使残疾儿童家庭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推进社会参与。进一步发挥政府“保基本”作用,加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与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配套。更好发挥社会力量作用,不断扩大康复服务供给,提高康复服务质量。

  ——坚持残疾预防,加强健康监测。规范残疾筛查,完善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服务体系。加强残疾儿童保健管理,促进残疾儿童健康状况的持续改善。

  ——坚持全面康复,实施精准服务。聚焦残疾儿童发展要求,合理配置康复资源,构建符合“上海服务”特点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和符合青浦区实际的服务体系,促进残疾儿童全面发展。

  ——坚持规范有序,促进服务公平。规范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机构建设发展,监督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机构的运行,建立便民高效的运行机制,着力满足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需求。

  (三)总体目标

  到2020年,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青浦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新格局,在全区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体系,基本建成以专业康复机构为骨干、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的残疾儿童康复服务体系。以项目为支撑,以服务为保障,实现残疾儿童应救尽救、应补尽补。

  到2025年,基本建成与“健康青浦”要求相匹配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机制和服务网络。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体系更加健全完善,残疾儿童服务供给能力显著增强,服务质量和保障水平明显提高。残疾儿童普遍享有康复服务,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二、实施办法内容

  (一)救助对象

  本区户籍、符合条件的、未满18周岁的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

  (二)救助内容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服务内容,包括以减轻功能障碍、改善功能状况、增强生活自理和社会参与能力为目的的医疗康复、功能评估、康复训练、教育康复、辅助器具服务、康复技术指导、居家康复服务与指导等。

  (三)康复服务机构

残联和教育、民政、卫生健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市场监管等部门对辖区内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康复评估机构、康复服务机构、助残社会组织等康复服务机构根据各自职责加强日常的指导、管理及监督。

  (四)工作流程

  1.申请与受理。残疾儿童监护人或家长向街镇残联提出申请。街镇残联进行初审,出具转介意见并上报区残联。

  2.审核。区残联审核通过后,通知残疾儿童监护人或家长携残疾儿童到指定康复评估机构接受专业评估。

  3.评估。残疾儿童到指定康复评估机构进行专业评估。

  4.服务。残疾儿童监护人或家长可自主选择康复服务机构接受专业康复训练。由康复服务机构依据评估结果,实施服务并建立康复服务档案。

  5.结算。残疾儿童在康复服务机构接受康复服务发生的费用,由监护人或家长提供康复服务机构康复训练记录及有效票据,经区残联审核同意后,按照标准通过转账方式发放给监护人或家长。

  三、保障措施

  (一)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

  保障残疾儿童及家庭最大程度享受公共服务项目。公布各级各类残疾儿童康复服务项目及救助标准,确保有需求的残疾儿童都能得到适宜的康复服务。将康复机构设置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康复机构建设,鼓励各类社会组织和市场主体参与发展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提升医疗康复、教育康复、辅助器具康复等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能力。

  (二)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

  优化并合理配置区域内医疗机构的儿科医疗资源、儿童康复与护理等短缺资源。建立医疗机构与残疾儿童专业康复医疗机构及康复约定机构双向转诊机制,使残疾儿童筛查、诊断、康复有效衔接。按照标准合理收取康复医疗服务费用,执行和落实残疾儿童医疗保险和康复医疗救助制度,避免残疾儿童家庭因残致贫致困。为符合条件的孤儿、困境儿童提供基本医疗康复等服务。

  (三)融合康复与教育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上海市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gedizhengce/shanghaishi/2021/0531/142117.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