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高考体检是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果在考生填报志愿时有很重要的参考意义。我省高考体检工作由各地统筹组织,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高考体检较往年有所推迟。每天体检人数有所限制,很多市县进行“送检到校”,探索流程单向化等方式,尽量减小风险。预计全省高考体检工作将于6月上旬全部完成。
高考体检都检查什么,如何影响高考志愿填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高考体检主要项目
参加高考体检,考生主要检查六个方面,分别是:眼科,包括视力、色觉、眼病;内科,包括血压、发育情况、心脏及血管、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腹部脏器等;外科,包括身高、体重、皮肤、面部、颈部、脊柱、四肢、关节等;耳鼻喉科,包括听力、嗅觉、耳鼻咽喉、口吃等;胸部摄片;肝功能检查,不包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注意事项
1.尽量避免用药
体检前一周,尽量避免服用损肝药物及营养品,以免影响丙氨酸氨基转氨酶结果。若病情需要则不必强行停药,体检时需向医生讲明。
2.规律饮食
体检前三天要规律饮食,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以清淡为主。上午体检的考生,因为要抽血,不要吃早餐(空腹);下午体检的考生,可吃少量清淡早餐,饮用少量白开水。
3.避免剧烈运动,保证睡眠
体检前注意休息,不要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睡眠。
4.视力与听力
体检前,不要长时间看电脑、玩手机,以免影响视力检测结果;日常佩戴隐形眼镜的考生要事先将其摘掉,改戴框架式眼镜,摘戴更为方便。听力不好的考生如戴助听器,应提前向医生讲明。
体检结果与填报志愿的关系
考生经过系统检查后,医生会根据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中所列条款,结合考生的身体状况做出各科体检结论,给出考生一个“报考专业建议”,这个建议就是体检结果。一般来说,体检结果分为几种情况:
1.适宜选报普通高等学校各专业
这部分考生为身体条件完全合格,说明他们的身体状况适合高等院校各类专业的就读条件,可以选报高校的各类专业。但不包括军事院校和公安类学校。
2.不适宜选报普通高等学校各专业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常见问题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changjianwenti/2020/0529/27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