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根据《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调整企业夏季高温津贴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浙人社发〔2018〕65号)规定,我省企业职工夏季高温津贴标准为:室外作业人员每人每月300元,室内作业人员每人每月200元,工作性质在室外与室内来回流动交替或主要作业时间在室外,以及高温炉前作业的,视同室外作业。我市也按照这一标准执行。
当前正值高温酷暑季节,宁波市人社局温馨提示,各地、各行业积极指导用工单位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尤其提醒环卫、建设施工、物流寄递等行业,要加强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工作,合理安排和调整作业时间,为劳动者提供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各用人单位要把防暑降温工作作为推进“双爱”活动重要举措,根据浙江省人力社保厅近日下发的《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调整企业夏季高温津贴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浙人社发〔2018〕65号),对高温作业人员及时足额发放夏季高温津贴,切实保护劳动者生命安全和健康等各项权益。
防暑降温相关问答
1.如何确定高温天气?
答:高温天气是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天气。
2.对高温天气下作业的职工,用人单位应该采取哪些防暑降温措施?
答:各单位要建立、健全防暑降温工作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高温作业劳动保护工作,确保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用人单位应合理布局生产现场,改进生产工艺和操作流程,采用良好的隔热、通风、降温措施,积极改善作业场所的工作条件;要为劳动者提供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
3.什么情况下应该停止室外露天作业?
答:当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各单位应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
4.什么情况下应该缩短室外露天作业?
答: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
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
5.高温天气作业,女职工和未成年工有哪些特殊劳动保护?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常见问题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changjianwenti/2019/0725/24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