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街道科协、学(协)会、企业(园区)科协、院士工作站、科技志愿服务组织、科普教育基地、区院士专家服务中心:
经研究,现将《北仑区科协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思路》予以印发。
宁波市北仑区科学技术协会
2022年3月9日
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思路
2021年以来,北仑区科协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和市科协的决策和工作部署,认真履行科协组织宗旨使命,团结凝聚广大科技工作者,探索创新服务举措,着力推动科协组织深化改革,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2021年北仑区科协主要工作
(一)抓规范提升
区科协把规范化建设作为首位工程。一是机制构建,建立议事决策机制、重点工作责任制、组织载体认定机制、内审机制、行政规则、党风廉政建设机制等;二是边界延伸,出台《北仑区科协拨付学(协)会、基层科协资金管理办法》;三是责任落实,贯彻全年,就规范化建设会议部署1次,对规范化建设中存在问题进行集中廉政谈话2次,专题督察3次,个人每季度自查1次,主席办公会议专题分析规范化建设落实情况2次,向派驻 纪检监察组专题汇报1次,下发制度性文件11份。
(二)抓创新突破
1.工业社区科协体系化创新试点。
去年在市科协和区委、区政府的引领推动下,区科协会同区发改局、大碶街道、区模具基地办,在灵峰工业社区切实推进工业社区科协组织体系化建设创新试点。到目前,此项创新试点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达到了预期目标。
2.科技志愿服务有效推进。
一是面上推进,超额完成市科协规定的队伍创建数以及科技志愿者注册人数,其中北仑科技经纪人服务队被科技日报、浙江日报、宁波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11月7日,浙江日报头版对我区科技经纪人服务队进行重点报道肯定,北仑区科技经纪人的实践做法和凝练已具有样本意义。
二是重点突破,联合区人民医院医疗健康服务集团、大碶街道,推进慢病医防融合科技志愿服务社区示范工作室建设,形成北仑区慢病医防融合科技志愿服务队在学苑社区的示范集成,设立浙医一院等慢病医防研究实践点,建立浙江省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北仑工作站,开展慢病医防融合公益项目认领活动,推进智慧医防应用,建设慢病医防共享药房和慢病医防科普走廊,编制《慢病医防科普知识小册子》和《慢病医防科普宣传视频》。该服务项目入选中国科协科技志愿服务项目先进典型,全市唯一。
3.实施“科技新苗”培育工程。
配合北仑区“儿童友好型城区”建设工作,依托中科院宁波城环站、宁波海洋研究院、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建设青少年生态文明科普、海洋、航天等科普研学基地,开设青少年生态文明科技夏令营、冬令营共3次,深化中科院宁波城环站生态文明科技志愿服务队建设,让青少年走进中科院,让生态环保科技工作者进校园、入课堂,传导生态文明科普知识。依托区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和宁职院机电学院,建设青少年无人机和机器人科普体验实践基地。区科协会同区教育局、宁职院、区青辅协在7月-8月举办“童心向党,创翼蔚徕”青少年科普系列活动,全年全区青少年科普活动共开展72场次。10月,区科协会同区教育局和区青辅协,首次举办“北仑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开展“十大小科学家”、“十佳青少年科普辅导员”评选活动。
4.加强院士专家服务。
会同区委组织部、区财政局出台《北仑区院士工作站、院士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管理办法》,建立北仑区院士专家服务中心,新增2名工作人员,落实年工作经费50万元;新增示范院士工作站(科创中心)创建项目,今年新增区级院士工作站(科创中心)4家,新增市级院士工作站(科创中心)3家;区科协兼职副主席、宁波能之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发饶博士当选乌克兰工程院外籍院士。开展北仑籍和在北仑工作的院士专家慰问活动,首推春节线上慰问在北仑建站的外籍院士;6月牵线雪龙集团赴北京拜会中国工程院贺泓院士和中国“光华工程奖”评审委员会,成功促成与中科院生态中心、浙江大学及潍柴集团的深度合作;开展《北仑院士专家名录》编纂工作,深化北仑籍院士专家的联络联系;加强区博士专家联谊会建设,重构组织体系,落实工作活动用房和工作经费。
5.推进“科创中国”创新基地建设。
推进科技经济融通平台建设,灵峰工业社区作为全市唯一入选“科创中国”浙江创新基地,高端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全省唯一入选中国科协“国际研发社区”创建;在中国科协、省市科协的大力支持下,10月19日区科协联合区发改局成功承办“2021年全国双创活动周宁波(北仑)分会场活动——2021长三角融通创新高峰论坛暨“科创中国•宁波”创业创新系列活动”,活动被全国双创活动周组委会评为6个重点分会场活动之一,工业社区科协体系化、“第三届‘智创+益创’创业创新大赛”中的益创项目和国家(省)级学(协)会走进北仑双创系列活动等科协元素,被组委会誉为全国双创周唯一。
(三)抓传统巩固
1.做实科普宣传。
一是科普阵地建设得到加强。新建科普画廊8个,改造科普画廊5个;制定《北仑区科普基地(场馆)认定管理办法》,新建科普场馆3个,配合做好北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科普设施建设,全区科普阵地年参观人次超过50万。
二是科普活动创新拓展。结合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活动,组织和动员全区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各级科协组织开展“科普五进”、“科普活动周”、“科技下乡”等区域特色鲜明、贴近目标需求、深受大众欢迎的系列科普活动,向公众弘扬科学家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全年累计开展科普宣传咨询活动49场,发放科普书籍和科普资料10000余份。
2.做好市民生实事工程——老年人智能手机操作技能培训工作,超额完成市定9000人次培训目标。
3.抓好学(协)会建设。
一是加强对学(协)会的指导和服务,出台《北仑区科协拨付学(协)会、基层科协组织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推进2家行业协会、技术联盟团体加入区科协。
二是加强企业(园区)科协建设,新建企业科协3家,园区科协1家。
4.加强组织能力建设。
一是圆满召开区科协第八次代表大会,完成区科协换届工作。
二是加强科协自身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强化“一岗双责”制度落实,召开区科协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开展党风廉政建设集体谈话活动,严格执行廉政风险防控。
三是强化宣传展示,切实提升北仑科协的工作实效和影响力,北仑科协宣传工作被省市科协表扬肯定。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北仑政策 > 北仑区科技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beilunqukejiju/20220311/431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