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企业政策 > 正文

宁波市奉化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波市奉化区全面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

2018-08-01 企业政策 收藏
朗读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宁波市奉化区全面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实施方案(2018-2020年)》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宁波市奉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8月1日


宁波市奉化区全面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实施方案(2018-2020年)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坚定不移持续深入打好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的决策部署和宁波市政府《关于印发宁波市全面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行动计划(2017-2020)的通知》(甬政发〔2017〕77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快提升我区传统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结合我区实际,特制订区全面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经济决策部署和省委“八八战略”、市委“六争攻坚、三年攀高”专项行动,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围绕制造强区建设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制造业提质增效为中心,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统筹推进与分业施策、调整存量与优化增量相结合,全面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不断提高传统制造业高新化、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水平,为打造更具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制造强区,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总体目标


  到2020年,我区传统制造业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智能制造水平大幅提升,绿色制造取得新成效,重点传统制造业在国际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进一步上升,成为省市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城市和全国一流的制造强区。


  质量效益。重点传统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总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7%左右。产品质量总体水平跃上新台阶,品质品牌形象明显提升,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自主品牌。


  创新能力。重点传统制造业创新投入和产出水平明显提高,技术改造和创新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0%左右,规上制造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高到1.6%以上;发明专利和标准制定快速提升,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新产品产值率达到30%以上。


  智能制造。重点传统制造业“两化”融合显著提高,企业运营系统显著改善,精益制造、网络协同制造、服务型制造、个性化定制、工业大数据、产业互联网等新型、先进制造模式在传统制造业领域得到普遍应用。


  绿色制造。重点传统制造业绿色制造水平明显提升,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建设以及重点行业的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水平达到国家标准。 


  (三)基本路径


  创新升级。把全面创新作为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建立健全制造业创新型人才的培育和引进机制,推进制造业领域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全面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协同制造、服务型制造和绿色制造,推动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


  重整优化。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以产业政策为导向,以质量效益为中心,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优化配置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支持通过兼并重组等形式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推进行业的集聚、集约发展,延伸产业链,促进大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引导要素资源向产出水平高的企业集聚。


  融合发展。瞄准未来制造业新生态的价值链和创新链,推进传统制造业与“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新业态的融合,促进传统制造业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上下游延伸。加强企业间协作,促进大中小微企业协同融合发展。强化招商引资和引智力度,发挥重点产业园区、重点产业服务平台的支撑作用,加快推进行业云平台建设,推动传统优势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


  二、重点产业


  根据我区推进“中国制造2025”工作实施方案确定的“6+1”产业发展要求和传统产业发展基础,确定纺织服装、气动、汽车零部件、厨卫家居、铸造等五大传统制造业为重点改造提升产业。


  (一)纺织服装产业 


  抓住服装业新消费、新零售、新制造的发展趋势,推动服装制造业向时尚化、个性化、精品化方向发展。提升创新设计、智能制造水平,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加快服装企业由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向柔性化、个性化定制等服务型制造转变,培育形成以品牌、质量、研发、设计、服饰文化、时尚创意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通过应用新模式、新技术、新要素、新动能,打造新业态、新空间、新结构,积极谋划和建设产业平台和企业平台,从完善产业链的角度,更好地推动区内外产业资源整合和共享,协同发展。促进企业商业模式、运营管理系统、制造方式创新。鼓励生产企业积极应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积极开展精益化管理,变革生产管理系统,进一步提高制造企业生产技术管理水平。


  (二)气动产业


  鼓励企业加大对产品设计研发的资金投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企业进行产品标准化、模块化建设,提高产品质量,促进气动元件产业向高技术水平、高附加值方向发展,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努力实现气动产品由主要生产元器件向同时生产气动元件和系统及技术服务转变;市场由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向面向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转变;产品开发由仿制向自主创新转变;产品标准由部分采用国际标准向全面采用国际先进标准转变。


  (三)汽车零部件产业


  大力培育新能源汽车,以及汽车空压机、空调压缩机、底盘转向系列总成、减震器等汽车零部件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企业。围绕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发展关键核心零部件,大力推动汽车零部件由单一部件向通用化、标准化、模块化、集成化、并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不断提高汽车零部件产业核心竞争力。


  (四)厨卫家居产业


  鼓励企业注重研发,加大科技投入,把握市场趋势和消费者的需求特点,不断开发设计差异化的创新产品;加快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跨界融合,重点发展节能智能型和网络化的家用、商用电器、厨卫家居,拓展产业链,完善配套生产性服务体系,推动厨卫家居制造业向品牌化、智能化、功能化和节能环保方向发展。


  (五)铸造产业


  推动有色及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向绿色化、高端化、品种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支持发展短流程、清洁化、循环化生产工艺,推进熔炉余热利用、烟尘回收、重金属减排、清洁能源利用等技术改造。推广精密、轻量和清洁的先进铸造技术应用,实施铸造行业规范化管理。鼓励通过投入先进设备进行核心工艺改造,通过采用流程重组、快速换模、柔性生产、成组技术、模块化生产等技术和工具进行管理创新。


  三、主要任务


  围绕我区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结合推进“中国制造2025”建设工作重点任务,组织实施智能化升级、全产业链培育提升、技术创新突破、优势企业培育提升、运营管理系统创新、质量品牌标准升级、“制造业+互联网”融合、绿色生态发展、园区发展能级提升、企业资本经营能力提升十大重点工程。


  (一)智能化升级工程


  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进一步明确我区工业投资的重点领域、重点方向。按照“开工一批、竣工一批、前期一批、储备一批”的要求,滚动推进项目建设。按照宁波市《关于加快促进企业实施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利用三年时间,努力实现全区规上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全覆盖和有条件有意愿企业智能化诊断的全覆盖。积极谋划实施一批突破性、带动性、示范性强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推进企业运用自主可控的数字化技术、先进控制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关键技术装备、专用智能化成套装备实施“机器换人”技术改造和自动化(智能化)成套装备改造试点,提高企业的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和生产制造自动化水平。针对传统产业中具备自动化、数字化生产条件的重点离散型制造、流程型制造行业,鼓励企业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围绕智能感知(识别、控制)技术、操作系统基础软件、传感系统、关键网络设备等的研发和应用,构建完备的工业物联网体系,实现关键技术装备、成套装备、智能制造技术的集成创新,推进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推进生产制造过程智能化,建成一批示范线、示范企业。力争到2020年,培育先进的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5家。(责任单位:区经信局)


  (二)全产业链培育提升工程


  发挥龙头骨干企业、关键核心技术、专业特色园区的引领、带动作用,大力发展平台经济,加强产业平台建设,推动龙头企业平台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全产业链的综合竞争优势。实施龙头骨干企业为主导的产业链上下游延伸计划,推进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和协同发展。实施关键核心技术为牵引的产品链延伸计划,引导企业把技术优势转化为材料、配件、部件、整机的产品制造优势,促进企业做大做强。推进工业园区的专业化、特色化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专业化协作配套,引导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培育发展检验检测、科技服务、咨询诊断、成果推广、教学培训、市场拓展、展示交易、品牌宣传、信息网络等专业化服务机构,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交流,助推产业提升发展。强化产业链招商,针对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以强链、补链为重点,谋划一批重点招商、招智项目,开展针对性、专业性招商。实施企业“走出去”发展战略,以品牌运营和研发设计为核心,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的资源整合优势,合理运用国内外的产业、区位、政策等优势,发展总部型经济。力争到2020年,规模超过50亿元的细分行业产业链4个。(责任单位:区经信局、区发改局、区科技局、区商务局、区投资促进局)


  (三)技术创新突破工程


  面向我区重点传统制造业,创建新型创新研发机构和平台,推进技术突破和设计创新,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联合科研院所、高等学校、行业组织等牵头组建制造业行业创新中心,打造汇聚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的创新平台,积极开展技术联盟建设,加快构建适合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开放协同创新体系。积极支持企业创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的企业技术中心。对标国际国内先进,聚焦产业创新发展短板,实施重大关键技术专项计划,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大力发展提升创新设计能力,重点开发一批“专精特高”工业新产品。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科技成果与传统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能力。力争到2020年,三年累计培育宁波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40家。(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经信局)


  (四)运营管理系统创新工程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企业政策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zhengcedaquan/2018/1025/10636.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