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泰旅委〔2017〕9号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走进森林、享受森林的愿望越发强烈,森林旅游产业前景广阔。为充分发挥泰顺森林旅游的资源和市场优势,进一步推动我县森林旅游业的发展,根据《泰顺县关于推进旅游主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的精神,结合泰顺实际,特制定泰顺县森林旅游发展实施方案。
一、目标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建设 “三生融合·幸福泰顺”的战略目标,弘扬生态文化,满足城乡居民回归自然、走进森林、休闲养生的需求,推动一流森林休闲养生福地建设。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引导森林休闲旅游业健康发展。利用丰富的自然景观、优质的森林环境、健康的森林产品、深厚的养生文化等资源要素,开展度假、游憩、疗养、保健、养老等休闲养生服务,全力推进森林旅游业发展。
(二)建设目标。到2020年,根据资金筹措情况,启动“一镇一公园” 和省市级森林公园建设,并提升城郊森林公园建设2个、培育森林人家5个、创建森林村庄25个、修复森林古道45公里、建设珍贵彩色森林2万亩、建设猕猴桃观光采摘园1个、培育森林特色小镇1个。实现人均森林公园面积达到350平方米以上,进一步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让广大居民都能走进森林、享受森林,满足城乡居民“进森林氧吧、尝森林美食、赏森林美景”的森林休闲养生需求,到2020年全县森林旅游接待人数120万次,森林旅游总收入达到3.5亿多元。
二、主要任务
(一)森林公园培育提升
1、建设重点。以县域森林公园为基础,综合提升森林景观资源、森林生态文化科普教育设施,建设集度假、游憩、疗养、保健、养老等休闲养生服务为一体的,设施先进、基础设施完善、综合效益高、比较优势明显、区域带动力强、对地方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较大正效应的森林休闲养生区和生态文明示范区。重点提升南洋寨森林公园和旋顶山森林公园等2个城郊森林公园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并根据资金筹措情况,启动“一镇一公园” 和省市级森林公园建设,实现全县人均享有350平方米的森林休闲面积的目标。
2、主要建设内容。主要是景观林改造、观赏园、景点绿化、亭台、森林绿道,游步道以及标志标识牌、健身器材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基本满足广大群众休闲、健身和文化娱乐等多种需求。
(二)森林古道修复。
1、建设重点。重点实施司前、竹里等畲乡风情森林古道建设。同时对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森林生态环境良好,连接各类森林景区、古村落等,为城乡居民提供森林徒步、野外体验、森林浴等森林休闲养生活动的山地慢行线路系统进行重点修复。
2、建设内容。2016-2020年实施森林古道修复45公里,完善指示牌、景点介绍牌、休闲亭、观景台等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古道休闲的可进入性和便捷性,改善古道旅游条件。
(三)“森林人家”培育。
1、培育重点。“森林人家”建设重点要以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和森林村庄、古村落、自然生态村落为依托,以林特业生产基地为基础,结合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经典产业,以农户、家庭林场、工商业主等为经营创建主体,建设融森林文化与民俗风情为一体,提供吃、住、游、购等服务要素的生态友好型观光休闲森林人家集聚区。森林人家所在区域森林覆盖率70%以上,经营服务场地绿化率50%以上,空气质量达到GB3095 规定的一级要求。森林人家周边有特色基地、森林古道、健康森林群落等提供休闲养生场所。
2、培育内容。2016-2020年,培育“森林人家”5个。配备相应的游憩、健身、娱乐等休闲设施;结合竹林、果园、茶园、花木等生产基地开展参与式农事体验活动;提供民宿餐饮服务等。
(四)珍贵彩色森林建设
1、建设重点。以52和58省道、县乡通道两侧、景区周围、城镇周边为重点。
2、建设内容。编制《泰顺县珍贵彩色森林建设五年行动计划》,到2020年,全县实施珍贵彩色森林建设面积2万亩。采取“造、补、改、育”等措施,选择色叶(花)树种补植造林,通过营造森林景观主题、景观节点,不断美化森林景观、完善森林结构、提高生态功能,打造景观特色明显的多色彩、多层次、多功能的彩色健康森林群落,描绘优美的森林画卷。
(五)猕猴桃观光采摘园建设
1、建设重点。以森林旅游产业开发为载体,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重点提升碑排社区5000亩猕猴桃观光采摘园建设,以满足人们猕猴桃基地观光采摘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