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为及时掌握松材线虫病秋季疫情发生动态,坚决遏止松材线虫病的扩散蔓延,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和生态安全,促进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林业局松材线虫病疫区和疫木管理办法》、《浙江省松材线虫病防治条例》和《泰顺县2017-2018年度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方案》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疫情情况
松树作为我镇森林资源的主要树种,共有松林面积8.3万亩,占林地面积的68%,在生态环境建设以及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自2016年我镇发生松材线虫病疫情以来,松材线虫病一直成为我县最具危险性和毁灭性的森林病害。经秋季普查,本镇建民、南坑洋、双岭、台石、横辽、洪秀、阳山、莒云8个村不同程度地出现松树枯死木,截到10月18日底松树枯死木78株,涉及23个小班,松林面积2724亩,后继发生面积和枯死株数将会大幅增加,预计到年底将会有松树枯死木277多株,全镇松材线虫病防控形势非常严峻。
二、防治原则
遵循“属地管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预防为主、分类施策、综合防治”的原则。加强依法防治、依法监管,健全管理体系,强化政府行为;依靠科技进步,加大资金投入,做到责任明确,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切实有效控制我镇松材线虫病的蔓延。
三、防治措施
(一)加强宣传,全面监测。加大宣传力度,发放《浙江省松材线虫病防治条例》小册子和松材线虫病防控宣传资料,让人们了解松材线虫病的发生情况及其危害性。每年开展春、秋季疫情普查工作,查清松材线虫病发生情况,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
(二)严格疫木监管。以强化疫木源头管理、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为重点,夯实疫区检疫封锁制度的执行基础;以整顿关闭非法加工企业、规范涉木企业检疫行为为突破口,杜绝疫木流失事件发生,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
(三)除治技术要求
松枯死木清理参照《浙江省松材线虫病山场除治技术规范(试行)》(浙林防检〔2009〕10号)组织实施。
1.清理时间。
山场现有松枯死木必须在2017年2月底完成清理工作,松枯死木清理率要达到100%。
2.技术规范。
⑴利用GPS定位全面伐除林间病死松树,使用手工锯伐或油锯采伐,严禁使用斧头。伐桩高度不得超过5厘米,枯死松采伐迹地清理干净,不残留直径大于1厘米的松树枝桠。
⑵清理区内的疑似感病松木、被压松木、旱死松木、衰弱松木以及有枯死枝梢症状的松木,视同枯死松树,一并及时清理。
⑶清理疫木产生的主干、梢头及其直径1厘米以上松树枝桠等,原则上不下山,应就地或就近集中到指定地点烧毁。就地烧毁时,注意用火安全,避免引起森林火灾,作业前向当地乡镇和县森林消防办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