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位代表、同志们:
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总结2017年工作,全面分析我镇当前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研究部署今年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动员全镇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奋力赶超,以更加务实的作风和饱满的热情,全力推进时尚体育小镇建设。
下面,我代表中共百丈镇第十四届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2017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7年,是本届党委的开局之年,是加快建设“时尚体育小镇”的重要之年。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镇党委大力实施“生态立镇、农业稳镇、体育强镇、旅游兴镇”的发展战略,团结带领全镇干部群众投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中,全镇经济社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887亿元,同比增长51.3%;镇本级财政收入6178万元,同比增长8.5%;农民人均纯收入10242元,同比增长11.2%。
(一)立足差异发展,时尚体育小镇建设显特色。一年来,镇党委始终坚持“以保护促发展,以发展促保护”的理念,依托飞云湖水资源优势,紧抓体育产业发展新机遇,全力打造时尚体育小镇,顺利通过省级体育强镇复评,“省级运动休闲小镇”申报通过省体育局初核,我镇以演绎“两山”理论新篇章入选国家体育产业联系点典型案例,并获新华社等媒体点赞和县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一是高投入完善体育设施。全年投入2000多万元,进一步完善体育配套设施建设,建成国家青年赛艇队训练、码头和朱岭湾体育主题公园和辽宁二期曲棍球场。建成小镇展厅,开工建设小镇书房,完成小镇客厅(旅游集散中心)设计、预算、审价等前期工作。二是高水平举办赛事活动。成功举办全国青年赛艇锦标赛、全国象棋棋后赛等知名品牌赛事,承办了为期两个月的亚洲赛艇训练营,12个亚洲国家60余名运动员参训。邀请国内知名媒体开展“百家媒体看时尚体育小镇”活动等,时尚体育小镇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提升。三是高规格组建体育组织。全面推进“1+5”体育社会组织网络建设,健全体育社会组织网络体系,成立百丈镇文体联合会、游泳俱乐部等体育社团,进一步推进我镇全民健身事业健康发展。积极参加省、市群众性体育赛事,时尚体育小镇赛艇队获得中国“新泰州杯”赛艇马拉松比赛季军等多项荣誉。四是高精准推进体育招商。全力开展精准招商,积极策划包装醉湖居、蝴蝶岛等旅游招商项目,全年接待洽谈客商三十余批次,顺利促成央企易华录公司与县政府签订时尚体育小镇开发合作框架协议,并全面开展项目咨询及项目预可研方案编制工作。
(二)立足宜居宜游,城区环境整治显声势。一年来,镇党委始终坚持以A级景区创建为载体,统筹推进建成区环境整治。一是全方位推进A级景区创建。委托编制飞云湖国家4A旅游景区规划,组建A级景区创建专班,完成望湖广场朱岭湾眺台、停车场、湖岸修复工程、星级公厕等一批旅游配套设施,新发展民宿2家,环湖慢行系统东侧21公里路基工程完成方案设计、预算等前期工作,引进旅游服务公司,全年游客量突破20万人次。二是高质量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实施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总投资4500万元的入城口景观公园、湖岸修复工程和停车场等21个整治项目高质量完成,城镇功能配套更加齐全,城镇面貌得到极大提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率全市之先通过省级验收,百丈获评“国家级卫生镇”,并获县政府发文嘉奖。投入3500万元,按照“一栋一风格、一栋一特色”原则实施建成区房屋外立面改造,一期工程顺利完工,时尚动感外立面改造成效初显。三是高标准建立环卫长效管理机制。组建建成区保洁员队伍,落实全天候保洁制度,确保建成区道路及居民小区干净整洁,日常垃圾得到及时清运。全面推行以“垃圾分类化收集、积分化管理、网格化监督、市场化保洁”为内容的“四化”工作机制,实现了环境卫生监督全覆盖和“垃圾不落地”目标,建成区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三)立足搬迁安居,大拆大整显力度。一年来,镇党委始终坚持把大拆大整和生态大搬迁工作作为重点民生工作来抓,统筹推进抗震安居、宅基地复垦、危旧房治理、三改一拆和地质灾害治理等工作。一是抗震安居工程有序推进。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呈公坑、百莲路抗震安置点完成主体结构建设,朱垟驿亭安置点完成总工程量70%,洪秀和叶岸山本地重建点正加快推进。全年安置县城196户、原拆原建334户、拆旧243户27827平方米。二是危旧房治理稳步推进。全面完成113户D级危房拆除,治理C级危房200户,复垦宅基地80余亩,建成高标农田845亩。三是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加快推进。11处148户地质灾害点避让搬迁拆除任务全部“清零”,有序开展安置工作。全镇6处工程治理地质灾害点3处完成治理,其余3处完成工程量50%。四是无违建县创建顺利推进。超额完成违法建筑拆除任务,全镇9家“四无”企业石材厂全部拆除,全年拆除违法建筑8121平方米。
(四)立足农旅结合,生态农业发展见实效。一年来,镇党委始终坚持把生态农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打造,全年推动落实30多个农业产业发展类项目,进一步夯实生态农业发展基础。一是农产品规模不断扩大。引导发展杨梅、茶叶、蓝莓、脐橙、猕猴桃、红心柚等特色农产品十余种,农业种植基地达1.8万亩,成为名副其实的“四季水果采摘基地”。二是品牌建设不断强化。培育茶王、百红、三山仔等一批知名品牌,杨梅、蓝莓、脐橙休闲采摘品牌效益逐步显现。三是销售渠道不断拓展。成功举办第三届泰顺杨梅文化旅游节,吸引县内外游客体验自助采摘旅游,促进农产品销售。联合农特网、我要赶鲜网等电商搭建线上销售平台,利用“百丈汇”等微信公众平台,提供微商服务,助力农产品销售。
(五)立足治理创新,社会事业发展见成效。一年来,镇党委始终坚持社会治理创新,推动各项社会事业有序发展。一是社会治理智慧创新。建成智慧综合大厅,整合对外服务窗口,方便群众办事。打造全科网格队伍,将全镇11个行政村划分成34个网格,建立网格员钉钉日志信息报送机制,助推四个平台闭环流转运行,社会治理智慧创新得到了县委领导充分肯定和批示。二是社会事业有序发展。实施重点项目政策处理攻坚行动,率先完成高速公路政策处理。投入资金350多万元,用于整治山塘水库、农村饮用水工程、三面光水渠建设和生态河道治理等。加强基层武装建设,超额完成征兵任务。加大计划生育工作力度,建立计生工作定期分析研判例会制度。重视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完成共计17.08公里的横辽至叶岸山、坳头至山后、尖大洋至潘庄的道路建设。三是民生实事有力推进。全年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保险9036人,新增农村养老保险328人,落实低保、低边政策248人,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实现全覆盖,临时救助困难群体343人,扎实开展重度对象托安养、残疾人贴息贷款等工作。
(六)立足党建引领,基层基础夯实见收获。一年来,镇党委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层层落实党建责任,围绕问题导向,不断强化镇村干部队伍管理,基层组织基础进一步夯实。一是党建责任进一步落到实处。整合捆绑各级干部党建责任,签订党建工作责任书,着力构建以党委书记、联系村班子、驻村干部、村党组织书记为核心的四层架构党建责任体系,层层压实党建责任。二是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推行“每周一次班子会、每半月一次干部例会”的例会制度,不断强化联系村班子、驻村干部责任意识。健全完善基层党建督查暗访和约谈机制,每半月开展督查暗访,每月汇总排名,对履职不力、每月排名末位的村主职干部进行约谈,全年约谈村主职干部9人,全镇范围内通报批评3人。进一步完善建设工程管理办法,规范编制预算、招投标程序、工程监督监理、工程款拨付等环节,有效防止建设工程领域腐败行为。常态化制度化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将党的十九大精神传达到每个支部、每位党员。组建小镇外宣队伍,加大外宣工作力度,新华社、温州日报等知名媒体采用80余篇,特色小镇外宣品牌初步打响。三是干部队伍管理进一步优化。引入“钉钉”智能系统,实现干部考勤信息化管理、请销假无纸化审批,推行全员每日工作预安排,提高干部工作效率。择优选聘11名党建助理员,协助各村做好党建工作,并统筹条线协辅资金,落实每人每月1500元待遇,提升村级组织工作水平。探索推行以“工作岗位系数化、考绩目标位次化、结果运用差别化”为内容的“三化”绩效管理模式,提升干部工作主动性。四是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平稳有序完成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产生村两委班子76人,45周岁以下占比43.42%,高中以上学历占比52.3%,村级组织班子成员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换届期间全镇面上保持总体稳定。投入214万元,倾力打造时尚体育小镇党建示范带,建成样板村2个、示范村5个,解决了7个村办公楼年久失修问题。因地制宜推进“三型”组织建设,创成“创新型”2个、“服务型”5个,村干部干劲更足、更讲规矩,村庄环境更加整洁。同时,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全镇11个行政村(居)全部实现脱“薄”,8个行政村(居)经营性收入达5万元以上,超额完成年度经济薄弱村转化任务。
各位代表,同志们,开局之年,工作艰辛难忘,取得的成绩难能可贵。这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镇上下同心协力、奋力拼搏的结果。借此机会,我谨代表中共百丈镇第十四届委员会,向所有为百丈各项事业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帮助百丈建设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