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关于中层职位竞争上岗的规定
全体机关干部,各办、中心、站:
由于人事变动,镇机关中层职位缺人现象已十分普遍,现根据市委组织部《关于干部选拔作用工作条例》之规定,中层职位必须经过民主推荐和竞争上岗。为搞好我镇的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经镇党委研究,就中层职位竞争上岗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国家公务员暂订条例》有关规定,贯彻执行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坚持党管干部和走群众路线相结合和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强化竞争机制,选贤任能,优胜劣汰,进一步激发机关工作人员勤奋工作,尽责尽职,开拓进取,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机关干部队伍。
二、范围和对象:
竞争上岗的范围为市编委批准的单位内设机构中的中层职位。
竞争上岗的对象为机关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的工作人员。
三、条件和资格:
1、条件:具有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政治理论知识,必须坚定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工作实绩突出,能正确行使职位所赋予的权力,廉洁奉公,遵纪守法,作风正派,团结共事,具有胜任职位的政策水平和组织协调能力。
2、资格:近2年年度考核定为优秀或近三年年度考核定为称职(合格)以上等次,高中以上学历,年龄在50周岁以下(其中团委书记年龄在30周岁以下),工作经验丰富,身体健康,能正常工作,符合职位轮换、任职回避等有关规定,行政干部原则上竞争行政职位,事业干部原则上竞争事业编制的事业职位。
四、程序和方法:
1、制定方案。
2、公布职位。(见附表)
3、公开报名:采用个人自荐、群众推荐、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法,每人最多报2个职位,并填写竞争上岗申请表报组织办。
4、资格审查:每个职位有2名以上合格人员报名可参加竞争,如只有一名合格人员的职位,暂不竞争,在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的基础上由党委决定。
5、竞争演讲:主要检测竞争者的职位意识和各种能力素质,演讲内容主要是职位意识、竞争职位的优势和劣势、上岗后的工作打算。演讲的评委由班子成员组成,或邀请上级领导进行指导,演讲分占总分40%,应试者对所竞争的职位都须进行演讲,镇机关干部参加旁听。
6、民主测评:镇机关干部集中参加对竞争者量化式民主测评,民主测评分占总分60%,其中班子成员占民主测评的80%,其他人员占20%。
7、组织考察:依据演讲、民主测评的综合得分(演讲40%+民主测评60%),按职位与考察人员1:2比例择优确定考察对象,并对其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进行考察。
8、决定任命:镇党委根据每位竞争者的综合得分和考察结果,集体讨论决定干部的任用,并按规定办理有关手续(报、备案)。
本规定由组织办负责解释。
中共驿亭镇委员会
二00五年三月四日
报: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
竞争的中层职位
名称 |
中层正职 |
中层副职 |
党政办 |
团委书记兼组织、人事、纪委 (行政干部参加竞争) |
副主任2名 (党政信息、材料) (纪委、宣传、人大、统战及日常事务) |
社会事务办 |
|
副主任1名(分管人武、民政、残联、婚姻登记、医保、社保) |
政法综治办 |
主任1名(兼司法所长) |
|
建设发展办 |
主任1名 |
|
财办 |
|
副主任1名兼财政总会计 |
农技信息中心 |
主任1名兼新农村建设 |
副主任2名(林业、水产) |
会计代理中心 |
主任1名 |
|
资产管理中心 |
主任1 名分管村镇建设 |
副主任1名分管工业 |
计生服务站 |
站长1名 |
|
中层职位竞争上岗日程安排
时间 |
工作重点 |
责任人 |
2.28-3.1 |
1、起草中层职位竞争上岗规定 2、竞争职位方案 3、制定日程安排 |
糜、田 |
3.2 |
1、汇报准备工作情况 2、召开班子成员会确定方案,讨论规定、日程安排等 |
夏 |
3.3-3.6 |
做好竞争前的各项筹备工作 |
田 |
3.7-3.10 |
1、召开动员大会 2、中层干部竞争上岗报名 3、资格审查 |
夏、糜、田 |
3.11 |
1、竞争演讲 2、民主测评 |
夏 |
3.12-3.14 |
1、考察 |
糜 |
3.15 |
1、决定任命 2、报、备案 |
夏、田 |
竞争上岗申请表
姓名 |
|
年龄 |
|
参加工作时间 |
|
学历 |
| |||||
性别 |
|
民族 |
|
政治面貌 |
|
所学专业 |
| |||||
现工作岗位及职务 |
| |||||||||||
竞争岗位及职务 |
第一志愿: |
是否服从组织安排 |
| |||||||||
第二志愿: | ||||||||||||
近三年考核情况 |
2002年度 |
2003年度 |
2004年度 | |||||||||
|
|
| ||||||||||
个人主要简历 | ||||||||||||
| ||||||||||||
资格 审查 意见 |
| |||||||||||
注:所竞争岗位应符合轮岗和回避制度的有关规定。
- 上一篇:关于发展农业经济的若干政策意见
- 下一篇:关于一般职位双向选择的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