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道墟镇防御台风预案
一、基本情况
道墟镇位于上虞市西北部、曹娥江下游。全镇区域面积43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2个居委,总人口50058人,其中农业人口45603人,耕地面积30079亩,其中水田18456亩,旱地11623亩。全镇二00七年工农业总产值148.6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45.9亿元,农业总产值2.7亿元。目前,全镇共有一线堤塘9695米,萧绍海塘二线塘6986米,保江塘外的村级塘8360米,这些堤塘是我镇防洪御潮、保障全镇工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和人民财产安全的重要水利设施。
1、堤塘概况
曹娥江在我镇境内堤防有萧绍海塘、道墟镇保江塘及一些村级保江塘和二线堤塘,其主要情况分别见表1和表2所示。
表1 道墟镇主要堤防情况表
堤防名称 |
黄海高程 (m) |
长度 (m) |
保护农田 (万亩) |
保护人口 (万人) |
现有防洪能力(年一遇) |
萧绍海塘(二线) |
8.9-10.5 |
6986 |
7.67 |
11.83 |
20 |
萧绍海塘 车蛏浦段(一线) |
9.90 |
1360 |
7.67 |
11.83 |
100 |
道墟保江塘(一线) |
9.6-10.4 |
8335 |
1.2 |
1.1 |
50 |
表2 道墟镇次要堤塘情况表
堤防名称 |
所属地段 |
长度 (m) |
保护农田 (亩) |
黄海高程 (m) |
现有防洪能力(年一遇) |
罗协保江塘 |
江协村 |
670 |
31 |
7.9 |
/ |
江山保江塘 |
江协村 |
1010 |
202 |
8.7 |
五年 |
称海保江塘 |
称海村 |
960 |
312 |
8.6 |
五年 |
联江保江塘 |
联江村 |
840 |
201 |
8.4 |
五年 |
东小丘 |
汇联村 |
610 |
50 |
8.3 |
五年 |
潘严丘 |
汇联村 |
440 |
20 |
7.8 |
/ |
六一丘 |
汇联村 |
1660 |
180 |
7.6 |
/ |
东 桑 |
东桑村 |
190 |
21 |
7.4 |
五年 |
沽 渚 |
沽渚村 |
860 |
158 |
7.4 |
五年 |
车 浦 |
联浦村 |
300 |
40 |
6.8 |
/ |
蛏 浦 |
联浦村 |
820 |
54 |
6.7 |
/ |
合 计 |
|
8360 |
1260 |
|
|
2、现有防洪能力
道墟保江塘由“撤、扩、并”前的道墟镇、杜浦乡、肖金乡三个乡镇的堤塘合并而成,长13460米,堤身矮小,高程不一,防洪标准很低,不足以抵御十年一遇的洪水,每年汛期,三个乡镇都疲于抢险。撤扩并后,虽然镇政府分别于九三年、九四年对局部地段进行了加固。但整体防洪能力仍不足二十年一遇的标准,与道墟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很不相适应,严重地威胁着全镇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为了提高道墟镇保江塘的防汛抗洪能力,切实保障我镇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全面快速发展,根据规划,镇政府从九七年七月开始对全镇保江塘进行全面的加高加固,土方工程按照防御50年一遇洪水的标准进行加固,到九八年八月中旬已全面完成保江塘8336米的土方加固任务,萧绍海塘车浦段1360米的土方加固加高于九八年七月份动工建设,到11月下旬全面完成,市政府于1999年11月开始实施标准塘建设,2000年3月开始对道墟保江塘实施标准塘建设50—1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这些工程的建设,极大地缓解了我镇的防洪压力,局部地段加固已经受了2001年11号台风百年未遇大潮水的考验,效果比较明显。
次要堤塘的建设这几年投入比较大,江山、称海、沽渚等村都进行了堤塘的加高加固和抛石护岸工作,对保护镇保江塘的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洪水频率及防御标准
根据上虞市防汛防旱指挥部一九九七年编制的《上虞市防御台风预案》和一九九七年11号台风影响期间我镇杜浦大海涂防汛提潮位观测实测记录情况分析,经我镇附近水文站的有关水位作参考,进行全镇防汛抢险决策。曹娥江百官站洪水重现期的水位情况见表3所示。
表3 潮水影响的险情情况如表4所示(以杜浦防汛所的水位为准)
|
警戒水位 |
5 |
10 |
20 |
50 |
100 |
曹娥站 百官站 |
7.7 6.5 |
/ / |
8.90 8.52 |
9.52 9.06 |
10.19 9.62 |
10.48 9.88 |
表4 道墟镇防汛水位情况表
|
9 |
10 |
11级以上 |
6.8 7.6 8.2 8.8 |
1 2 3 4 |
2 3 4 / |
3 4 / / |
综合上水位、潮位分析,结合九七年11号台风影响期间杜浦防汛所的水位情况,对我镇防汛水位(按杜浦防汛所水位)作如下明确:
1、警戒水位:7.0米(黄海高程,下同)。
2、危险水位:7.6米。
3、抢险水险:8.2米(在此水位下应严防死守,同时做好群众撤离准备)。
4、危急水位:8.8米(准备加固二线堤塘,及时转移道墟保江塘内、萧绍海塘外的群众到安全地带,避免人员伤亡和减少财产损失)。
三、预案实施
1、当杜浦大海涂防汛所水位达到7.0米及潮位到达到1类情况。
领导到岗:镇防汛指挥部副指挥、镇农技信息中心、镇水利站有关人员进入岗位,昼夜值班,密切注意水情、雨情和潮情,并及时向镇防汛指挥部有关领导和沿江有关村、单位通报情况,镇党政领导和联系村干部准备进入防汛包干地段。
防洪措施:沿江各村、单位按包干地段及时上堤巡查,及时关闭沿江的有关涵闸,准备好防汛抢险物资和运输车辆。
抢险措施:抢险队伍待命,巡堤人员上塘、加强观察。
2、当杜浦大海涂防汛所水位到7.6米及潮位达到2类情况,仍有继续上涨趋势时。
领导到岗:镇防汛指挥部正副指挥到岗,防汛指挥部发布防洪警报,加强与市防汛指挥部的联系,镇防汛指挥部实行昼夜值班,及时与沿江有关村和单位联系,并做好调度工作。镇党政领导和联系村干部分别到联系包干地段指导防汛抢险工作,镇有关联系包干的重点镇办企业准备好防汛物资和运输车辆,防汛抢险突击队随时准备到第一线堤塘。
防洪措施:重点加强沿江有关涵洞的防汛,特别是排污涵洞的管理,落实防汛措施,必要时封堵沿江有关的涵洞,以保证安全。
抢险措施:沿江各村抢险队伍进入岗位,会同村有关责任人,加强对堤塘的巡视,监视内坡出流。
3、当杜浦大海涂防汛所的水位达到8.2米及潮位达到3类情况,仍有继续上涨趋势时。
领导到岗:镇防汛指挥部各成员、党政领导、各联村干部、重点骨干企业的领导全部到岗到位,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抢险,加强同市有关部门和防汛指挥部的联系。
镇防汛指挥部向全镇发布抢险动员令,采用电话、广播、电视等工具和人员直接通知联系等方法,通知到沿塘广大群众。
防洪措施:当水位超过7.6米时,可以弃守各村级堤塘,全力保卫镇保江塘。
抢险措施:抢险队伍全力抢险,必要时向市防汛指挥部请求支援,封闭全镇保江塘沿线的涵洞。做好保江塘内萧绍海塘外各村人员、物资的撤离准备工作。
4、当杜浦大海涂防汛所水位达到9.0米及潮位达到4类情况时。
领导到岗:镇、村各级领导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抢险,镇防汛指挥部向全镇人民发布抢险紧急动员令。
防洪措施:关闭杜浦闸,准备加固萧绍海塘,全力确保萧绍海塘的安全,请求从市防指调运防汛抢险物资。
抢险措施:集中力量对重点地段全力抢险,做好保江塘内萧绍海塘外的群众的转移撤离,重点向称山和萧绍海塘内的安全地带转移,确保人员安全,向市防指要求紧急支援。
四、行政保障
1、组织机构
镇防汛指挥部设在镇政府,总指挥曹红心,副总指挥赵迪明、童浩虎,镇属有关部门和企业负责人为成员。镇防汛指挥部负责全镇的防汛抢险工作。沿江有关村、单位、企业均应成立防汛领导小组,同时镇党政领导负责联系包干地段的防汛工作(见表5)。
2、抢险物资
按照镇防洪指挥部的有关要求,镇各级防汛抢险物资储备情况(见表6)。
3、抢险实施保障
(1)物料人员运输
镇防汛指挥部已经落实有关村单位抢险车辆汽车6辆,拖拉机22辆,必要时,镇防汛指挥部可向其它有关村、单位另行征集车辆。
(2)交通管制
抢险实施时,按镇防指的命令,由道墟派出所、镇政法办、治安联防队和沿线村的有关领导负责抢险预案实施时的治安管理,维护交通秩序和社会安定。
(3)抢险队伍
按要求,各沿江有关村、单位组织一定数量的抢险突击队,用于防汛抢险工作,其他有关村和单位也应落实10—20名的抢险突击队,以备镇防指的统一调度。必要时由镇防指向市防指请求支援。若险情继续扩大,由镇防指动员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参加抢险。
(4)技术保障
市防汛指挥部配有一名防汛技术指导,镇水利服务站配合负责全镇防汛抢险的技术指导工作,必要时请求上级专家支援。
五、抢险技术
根据我镇海塘、江堤结构,在受洪水、潮汐和风暴的多种因素作用下,可能出现的险情主要表现为:
1、部分塘顶和道口由于高程较低,当洪水位(含风浪)超过堤顶时出现洪水漫顶。
2、堤塘迎水坡在风浪冲击下,土料或护坡容易被水流冲击淘刷,会造成坍塌险情。
3、堤身单薄,断面太小,堤身土质不好,填筑不实或承受水压较久,容易产生渗水。
4、塘身质量差,存在隐患,如白蚁、獾猪等形成漏洞。
5、由于涌潮、洪水水流的冲刷,造成塘脚冲刷淘深而发生坍塌,危及堤塘安全。
6、涵洞、水闸、桥涵等穿堤建筑物设施老化,涵洞盖板破裂,建筑物翼墙破裂等引起局部堤身塌陷,出现跌窝险情。
7、砂性土堤堤基渗水形成翻沙流土,出现管涌险情。
抢险方案如下:
1、堤顶漫溢。
(1)土袋子捻:用在风浪较大、土方易冲刷的情况下。一般用草袋、土方编织或麻袋,装土七、八成满后,不扎口,土袋放置迎水面。铺砌土袋距离临水堤肩0.5—1.0米,袋口背水,排砌紧密,错缝叠砌,形成临水1:0.5的边坡。土袋后面堆筑土戗,随砌土袋,随分层铺土夯实,背水坡不陡于1:1,捻顶超出最高水位。
(2)防浪墙加后戗:建朋防浪墙的堤塘,可利用防浪墙作子捻迎水面,在防浪墙背面填筑子捻。
2、防浪抢险:
(1)土袋防浪:适用于土坡抗冲性差,风浪冲击严重堤段。用土袋、草包等装土、砂、碎石等,装至七、八成满,用细麻绳捆口,在迎水堤铺放土工布,也可铺软草一层0.1米代替反滤层,土袋袋口向里,依次排列,错缝叠压,高出风浪高度摆放在迎水堤上。如堤坡过陡,需在最下层土袋前打木桩一排,以防土袋下滑。
(2)土工织物防浪:采用土工织物铺放在堤坡上,以抵抗波浪破坏。铺设前清除迎水坡上块石、树枝、杂草等,在铺设中应钉压牢固,土工织物上沿应高出洪水位1.5—2.0米。
3、背水坡渗水:
(1)粘土截渗:在迎水坡从上向下,由里到外,沿坡脚倒粘土,长度超过渗水段范围两端各3米,前戗顶宽2米,顶高出水面约1米,抛土前应清除杂草、树枝等。
(2)土工布截渗:在缺少粘性土料时,可先清理边坡杂物,土工布铺设边坡渗水段,深入临水坡脚外1米,在其上满压1—2层沙石土袋,逐层错缝上压,不留空隙,作为土工布的保护层。
(3)反滤导渗:将渗水范围内表层清除干净,然后依次填铺砂石滤层(每层10—20厘米)和大片石,使渗流由片石缝隙流入堤脚下的导渗沟,引向低洼处。
4、背水坡漏洞、出流:
(1)围井导渗、漏洞出口铺设土工布、用麻袋灌粘土筑围井,围井顶宽1米,下宽3米,高度以不出深水为度。围井内填石子,防止土方流失。井壁埋设导水管道,防止渗水外溢。
(2)脚踏堵漏:在断面漏洞进水处后,在外坡进水及堤身坍塌处,多人同时用脚踩堵塞漏洞。清除险情后恢复堤身。
5、堤身边坡坍塌:
(1)抛块石、土袋防冲护脚:先摸清坍塌部分的长度、宽度、深度,估算所需劳力及物料。在堤顶或坡上沿坍塌部位抛块石、土沙袋,先从顶冲坍塌严重部位抛护,然后依次上下进行,抛至稳定坡度为止。一般抛成1:3的缓坡。
(2)削坡加戗:在冲刷不严重、河滩较宽处,在迎水面主动削坡,将陡坡改缓,并利用削坡土料加筑背水坡后戗,巩固堤身。
6、跌窝:
(1)土包堵塞:涵洞顶盖塌陷形成的迎水坡跌窝,用麻袋土包填塞窝,然后铺上2—3层蓬布密封,蓬布上填砂包或土包压重,若堤坡有砌石护坡,应先拆除。
(2)回填黄泥:由兽洞、天打洞引起的跌窝,应先开挖清理,清除杂物,后回填泥土带水夯实,上盖蓬布。
7、管涌
(1)土工布反滤:在翻沙流土处清除一切杂物,后在上铺设土工布,再在其上压石子及石子麻袋包,制止涌水带砂。
(2)背水月堤:在堤塘出险范围外抢筑月堤,截蓄涌水,抬窝水位,在水面处用排水管排水,直至制止涌水带沙,月堤可随水位升高而加高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