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关于进一步加强沿海产业带服务
工作若干意见
为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三港三城”建设、加快打造三门湾次经济圈发展战略,努力为我县沿海产业带发展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质监服务,根据市局《关于发挥质监职能推进沿海产业带建设若干意见》(台质发[2008]30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沿海产业带服务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
沿海产业带建设是我县实施“三港三城”、打造三门湾次经济圈发展战略的主要平台,也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我局将牢固树立促进沿海产业带建设就是促进三门社会经济发展的意识,把服务沿海产业带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大局的结合点和切入点,通过强化服务工作,不断提升质监部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性。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质监服务沿海产业带工作领导小组,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业务科室、稽查大队、技术机构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综合业务科,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各相关工作。所涉及到的各项质监服务项目,由相应业务科室、队、所负责人为主要责任人,严格落实服务责任制,确保各项服务工作取得实效。
二、完善服务工作机制,强化服务措施
1、服务前移,设立沿海工业城质监站。为了更好的服务企业,从根本上解决沿海片企业办事不便的困难,切实做到服务前移、监管前置,决定在沿海产业带设立基层质监站,统一管理我县港南片5乡镇1园区的质监业务(包括浬浦镇、沿赤乡、花桥镇、小雄镇、泗淋乡、沿海工业城)。积极探索建立质监与沿海片各乡镇、管委会、企业间行之有效的经常性联系制度,全面动态地掌握企业详细情况,听取管委会及企业对质监工作的意见和要求,研究制定服务园区的具体工作计划,形成联动机制。
2、健全重点企业“服务直通车”制度。积极探索服务经济的新途径、新方法,在加强与各乡镇、管委会协作沟通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重点企业,建立“服务直通车”制度,推行“四项服务”。一是提前介入服务:通过与经贸、招商等部门搭建信息互通平台,及时掌握招商动态和信息,提前介入向企业介绍相关质监业务流程,使新引进企业能在第一时间顺利完成前期必办事项的办理。二是优先预约服务: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对重点企业急需办理事项实行优先预约受理,优先核准。在不违反国家法规和政策的前提下,手续能简则简,回复能快则快,尽可能为企业提供方便。三是集中上门服务:对沿海产业带区域内重点企业提出的服务要求,涉及多个事项办理的,在进行汇总后采取集中上门现场办公。四是全程陪同服务:对于需要到省局办理的认证认可、行政许可、计量检定或产品检测等业务,应主动帮助企业进行联系,并根据需要安排专人陪同企业负责人前往办理。
3、建立重点企业挂钩联系制度。建立实施局领导带头、中层干部及业务骨干全员参与的重点企业挂钩联系制度,营造优质高效的质监服务环境。所联系的重点企业需要解决的质量、计量、标准化、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等方面的服务事项由联系人所在科室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对于联系企业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或具有普遍性问题,要及时提交局务会或党组会讨论研究。各科室、队、所要制定详细的联系企业服务计划,责任明确到人,并每月月底向局办公室上报当月联系企业服务情况小结。
4、增强检测技术平台服务功能。技术机构要主动为企业联系和提供有关计量、标准、产品质量和特种设备检测服务,对企业有检测服务需求的,如属本级技术机构具备资格条件的项目,须在15个工作日完成检测任务;对本级技术机构不具备资格条件的,应积极帮助企业联系有资质的机构落实检测事项。对产品质量不稳定或产品质量状况存在一定差距的生产企业,积极组织技术人员进厂房、下车间,提供技术服务,努力为企业解决质量控制关键点等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5、创新监管方式,建立执法检查审批制度。对涉及市级以上“名牌产品”企业、“
6、建立服务质量跟踪反馈制度。定期向沿海产业带企业发放《服务质量征求意见表》,对质监服务情况进行跟踪反馈,征求意见和建议,及时掌握企业对质监工作的评价及满意度。对企业反映和投诉的问题,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认真处理,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在认真汇总后抓好整改落实。
三、加强督查指导,提升服务效能
我局将把加强沿海产业带服务工作纳入对各科室、队、所年度工作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加大督查督办和效能监察力度,原则上两个月举行一次督办调度会,检查各项措施落实情况,协调解决相关问题,重要事项随时督办。基层质监站及局各科室、队、所要主动接受沿海片各乡镇、工业城管委会、企业及社会各界的监督,严肃杜绝久拖不办、推诿扯皮和违反规定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摊派以及吃、拿、卡、要等损害发展环境的行为。对促进沿海产业带经济发展措施有力、成效显著的科室和个人要给予大力表彰,对措施不力、阻碍经济发展的进行责任追究,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查处,并按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二〇一〇年三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