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宁波市政策 > 宁波市农业农村局 > 正文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创新驱动乡村振兴科技行动计划(2018-2022)》的通知

朗读

各市、县(市、区)科技局(委)、农业局、农办,省级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根据《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中共科学技术部党组关于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发展的意见》、省委省政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行动计划(2018-2022)》精神,省科技厅会同省农业农村厅联合编制了《浙江省创新驱动乡村振兴科技行动计划(2018-2022年)》,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

                                    2018年12月11日

 

浙江省创新驱动乡村振兴科技行动计划

(2018-2022)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以创新驱动浙江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中共科学技术部党组关于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发展的意见》,以及省委省政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行动计划(2018-2022)》等重要部署,制订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以产业兴旺为主攻方向,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兴农,实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攀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农村生态宜居支撑、农业农村富民强县、农业农村科技型人才培育”六大科技强农惠民工程和四大保障措施。到2022年底,实施省级重点科技项目500项,培育省级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30家,打造省级农业科技园区50家,建设星创天地100家。全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不断完善,农业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农村生态宜居科技支撑更加有力,科技富民成效更加显著,涉农科技型人才队伍更加壮大,为全省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和谐发展、农民共同富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有效推进农产品供给和农业生产方式结构性调整,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得到显著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6%以上。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攀高工程,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

 

  以农业科技成果源头供给结构性调整为主线,每年布局实施100项左右省级重点科技项目,获取一批前瞻性、颠覆性、创新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科技成果,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

 

  1.稳定支持农业新品种选育。以“高效生态、进口替代、特色优势、优质功能”为目标,推动农产品源头供给结构性调整。围绕水稻、旱粮和蔬菜、茶叶、果品、畜牧、水产养殖、竹木油茶、花卉苗木、蚕桑、食用菌、中药材等主导产业,布局9大农业新品种选育协作组,每年稳定支持育种专项课题,重点开展种质资源挖掘利用与优异育种材料创制、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商业化育种模式、农业新品种选育资源数字化监管系统研究,努力选育一批高产、优质、多抗、低耗和广适性、专用性、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农业新品种。

 

  2.持续开展生态农业技术研发。支持农业生产系统建构与平衡机理、农田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综合防治技术,动植物病虫害防治和生态高效种养殖技术,渔场修复振兴与海洋蓝色粮仓技术研究与模式创新,种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经济作物提质增效技术,森林资源高效培育与精准提升技术,农林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品质维持、污染防控、追踪溯源、安全检测技术研究。

 

  3.着力推进生物农业技术研发。支持农业增效、病虫害防治领域基于生物组学的靶标发现与精准控释技术,饲料添加剂中抗生素的绿色环保替代技术、新型兽药和疫苗研发等动物疫病防控技术,高效生物转化新型菌种、催化技术及成套装备,重要生物基平台化合物绿色转化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

 

  4.优化布局智慧农业技术装备研发。围绕构建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智慧农业科技支撑体系,推动农业生产方式源头供给结构性调整。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支持数字农业软硬件技术研发,突破农业专用传感与识别技术、农业传感网、智能化农业信息处理等重大共性关键技术与装备。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支持设施种养殖、林特业中农业新材料、智能装备与配套机具研制,工厂化农业立体栽培技术和装备研究,农业全产业链机械化作业技术和适用于浙江山地耕作模式的小型智能化关键装备研发。

 

  5.重点加强现代食品制造技术研发。围绕大宗农产品全质化加工利用和高端食品制造业发展的需求,支持食品生物工程技术,现代食品绿色加工与低碳制造技术,食品冷链物流过程中品质劣变控制理论、工艺与核心技术装备,功能性益生菌菌种筛选、利用和开发研究,营养强化等健康食品创制关键技术,新型健康食品的营养靶向设计、功能生物修饰、健康个性订制、产品精准制造技术研发。

 

  (二)实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程,提高科技向农业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效率

 

  探索有效解决科技经济长期两张皮问题,畅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中农业科技-生产-经济实现等各环节。围绕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积极推进农业科技成果协同转化推广,探索开展多元化转化示范模式,建立多层次转化媒介服务体系,切实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能。

 

  1.实施农业科技成果协同转化推广项目。加强科技与农业、林业等行业部门协调联动,探索创新引领基金对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支撑,以市场化方式支持投资一批应用前景好、发展潜力大农业科技成果示范性应用和产业化开发,形成相应生产标准、规范、规程。

 

  2.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探索成立由地方政府、企业、合作社等多元主体共同组建的科技特派员成果转化联合基金,支持科技特派员围绕集约化种养殖、农产品精深加工、资源高效利用、现代农业装备、农业信息化、智慧化应用等产业领域,在一线推广先进成熟适用的有效技术和成果,建设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具有显著示范带动作用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

 

  3.培育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介。建设一批专业化、精细化和特色化的农业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培育集聚一批服务领域覆盖农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技术评估、农业监测、研发设计、专业培训、新品种评价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构建一站式创新服务链。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建设农业领域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依托浙江科技大市场,积极培育农业技术成果交易专业市场。

 

  (三)实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工程,促进产业融合提升

 

  围绕“产业兴旺”目标,根据资源优势和国家产业政策导向,聚焦重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大力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优化布局农业科技产业,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1.培育现代农业新业态。围绕我省基础相对较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产业,按照全产业链融合思路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一是现代种业,围绕新品种选育成果应用推广,建立由高校院所、种业企业、技术推广中心(站)、种子种苗站、林场等主体组成的产业共同体,探索开展商业化育种,形成育繁推、产学研一体化现代种业新体系。二是生物农业产业,围绕高效、安全、可持续的发展目标,大力推进生物肥料、生物饲料、绿色环保“三药五剂”、动物疫苗、生物质能源、生物基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三是现代食品产业,依靠食品科技进步,推动膳食营养干预的健康食品精准制造、中华传统食品工业化,推进功能性特色菌种国产化,发展微生物食品、高端奶制品制造等新兴产业。四是跨界融合农业,充分运用工业、服务领域技术成果,在农业生产、经营和流通中开展跨学科、跨领域、跨专业的推广、应用和再创新,推进农业生产方式、农业经营理念和农产品物流模式的创新,实现农业一二三产的跨界融合发展。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宁波市政策 > 宁波市农业农村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ningboshinongyeju/20181220/21719.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