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级有关单位:
《宁波市高水平推进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宁波市建设创新型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2年9月19日
宁波市高水平推进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方案
为深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宁波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根据《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浙委办发〔2021〕31号)《中共宁波市委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高水平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市的意见》(甬党发〔2021〕1号)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围绕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共同富裕的新要求,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以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为切入点,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统筹部署农业科技创新,持续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创新实力、创新平台支撑力和农业科技服务效能,促进科技与农业深度融合,为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全面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提供科技支撑。
(二)总体目标
到2026年,创新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市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农业农村创新创业生态更加优化。实施现代农业科技攻关重大项目100项,通过省级及以上农业新品种审(认)定100个,转化科技富民惠农成果500项;新增市级及以上农业科技创新平台10家;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00家;在现代种业、农业生物制造、绿色高效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创新能力达到国内先进,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10万元/人以上。
二、重点任务
(一)聚焦重点领域,实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
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种业强市、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及共富乡村等目标,系统部署现代种业、绿色高效农业、农业生物制造、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智能农机装备及美丽乡村治理技术研发,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1. 农业新品种选育。坚持品种产业化应用为导向,以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优质供给为目标,立足本地特色优势种质资源,聚焦有创新基础的水稻、瓜菜、畜禽、水产、林特等优势品种,持续实施现代种业科技专项,重点开展种质资源收集保护、鉴定评价、基因挖掘及种苗制繁、良种良法配套等关键技术研究,构建种质资源精准鉴定评价数字化平台,推动“经验育种”向“精准育种”转变,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建设市级以上种质资源库(场、区、圃)50个、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与创新应用平台5个,育成高效生态、进口替代、特色优势、优质功能新品种100个,确保我市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品种选育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牵头单位: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 绿色高效生态农业。以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动力,重点开展耕地质量提升与保育、设施农作物连作障碍综合防控、化肥农药减量增效、高效水肥一体化、农业环境修复与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动植物病虫害风险预警与综合防控、水产病害防控与绿色健康养殖、农业固碳减排等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创新,在健康土壤培育、全生物降解农膜应用、农业高效生态种(养)植等方面形成10项以上技术模式,提高科技支撑农业绿色发展能力水平。(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市科技局)
3. 农业生物制造。瞄准生物技术发展前沿,综合运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合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开展农业生物制造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重点支持动植物生物反应器及合成生物、新型生物功能饲料(肥料)及添加剂产品、新型生物农药及免疫调控剂、新型兽药及动物疫苗、动物(水生生物)疫病快速检测诊断技术研发,获批农业绿色投入品注册证10个以上,加快抢占农业生物产业发展制高点。(牵头单位:市科技局)
4. 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树立大食物观念,以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为出发点,加强农产品追踪溯源、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营养健康食品制造等关键技术研究,重点支持粮食收储保质降耗、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保鲜、营养代谢与品质调控、分子设计与绿色制造、传统优势食品品质保持与提升等技术研究,在食品安全检测与风险评估、特需与个性化定制食品、新型营养健康食品创制等方面攻克10项以上关键技术,提高营养健康食品产业的科技支撑,促进现代食品产业健康发展。(牵头单位: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5. 智能农机装备与智慧农业。开展适应丘陵地形、设施大棚及家庭农场的微型化、轻便化、多功能农机装备研发,重点突破农业信息智能感知及处理技术,推动北斗自动导航、无级变速、新能源动力、机电液一体化等技术在农机装备上的集成应用,在土地耕整、精密播种、精准施肥施药、智能采收等方面取得标志性成果10项以上。加快智能化育种育苗、生长发育调控、温光水肥气精准控制及病虫害智能识别、畜禽水产行为智能管控等技术研究,并在工厂化智慧农业中进行场景应用与示范。(牵头单位: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经信局)
6. 美丽乡村治理。加强农村生态宜居科技支撑,重点支持乡村环境综合治理技术、传统村落与传统建筑保护、乡村景观设计与数字化治理技术、数字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等研究,推进我市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创新,打造一批地域特色鲜明、技术针对性强的美丽乡村示范样板,促进科技成果更多惠及民生改善。(牵头单位: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水利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二)聚焦乡村产业振兴,实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行动
坚持科技创新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赋能农产品稳产保供、产业集群培育、产业链融合,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与竞争力。
7. 全力支撑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围绕“米袋子”、“菜篮子”等重要农产品供应,加快粮食、蔬菜、畜禽、水产等领域优质主导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集成示范一批粮食全过程高质高效技术模式,建设新品种中试示范基地50个以上,建成粮食绿色高产示范基地、放心蔬菜保供基地各100个。强化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大力提升农作物单产水平和畜禽、渔业生产水平。进一步推动绿色智能储粮技术及装备应用,提高安全储粮技术水平。确保全市口粮自给率稳步提升,生猪自给率达到70 %以上。(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
8. 做精做强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以发展现代绿色都市农业强市为目标,按照现代产业集群理念,推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创新,创建未来示范农业园区和都市农业公园等重点产业平台10个左右。培育发展现代种业、生物农业、营养健康食品及跨界融合农业等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现代农业产业链,打造农业标志性产业链10个以上。深入实施农业品牌强农战略,新培育“品字标”浙江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10个。(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宁波市政策 > 宁波市科技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ningboshikejiju_shizhishichanquanju_/20220920/434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