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温州市 > 鹿城区 > 正文

2006年工作总结与2007工作要点

2021-05-29 鹿城区 收藏
朗读

                                                           温鹿人劳〔2007〕22号

                                                   2006年工作总结与2007工作要点

                                                            一、2006年工作总结

  2006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区委六届七次全会和省市人事劳动保障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不断创新,以发展活力鹿城,提升实力鹿城,构建和谐鹿城为宏伟目标,全面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大力开发人力资源,紧抓就业再就业和劳动关系协调工作,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公务员法制化、规范化管理,各项人事劳动工作取得了新的发展。现将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人才开发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是营造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的政策环境,不断健全和完善人才居住证制度的实施机制,为4名人员办理人才居住证,使外来人才享受同等市民待遇,同时为他们在子女入学、购房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为引进人才解决后顾之忧。

  二是扎实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为我区产业提升和社会事业发展,集聚一批高级人才。组织开展申报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和市“新世纪551人才工程”培养推荐工作,推荐申报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培养人选2人,市“新世纪“551人才工程”培养对象1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人。组织企业申报2006年度引智项目5项。完成武汉高校研究生来我区企业实习申报工作,提供了16个实习岗位。组织76家区重点企业分别参加春季人才交流大会、高级人才招聘会、省人才交流大会,为企业引进各类急需人才。同时深入到在温高校,上门办理高校毕业生就业手续,共三次为800多名高校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书,为企业注入一批新的技术力量。全年人事代理500多人。

  (二)公务员队伍管理得到新的加强

  一是贯彻实施公务员法,确保公务员法在我区入轨运行。加强公务员法的学习宣传、培训,使广大公务员全面掌握公务员法的主要内涵,深刻领会公务员法的基本精神。严格按照公务员法以及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重点抓好公务员登记、认定职务级别和规范参照管理,全区公务员登记1320人,确保《公务员法》的平稳顺利实施。

  二是根据“十一五”培训规划和省市人事部门统一部署,5月初率先启动了45周岁以下公务员《公共管理基础课程》培训,全区有508名公务员参加了为期两周培训考核工作。继续开展计算机应用能力新三级培训,有780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了培训考核。

  三是坚持“凡进必考”和全省公务员联考的考录制度。承担了三区一县温州市公开招考公务员第二面试点的考务工作。今年共有964人报考我区11个单位5个专业22个职位,完成了笔试、体检、面试、双向选择、考核录用等工作。

  四是规范公务员的管理,制订出台《关于加强新录用公务员培养和管理的通知》,认真执行公务员转任手续。

  五是严格年度考核。2005年全区行政机关部门有1506名公务员参加年度考核,考核为优秀148人,称职1335人,基本称职1人,不称职1人,未定等次20人。对连续3年或3年以上的优秀公务员继续实施健康休养,组织了二期40名公务员健康休养。

  六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规范公务员收入分配的指示精神,根据省市的统一部署,做好工资改革前期基础性工作。

  (三)人事编制管理有了新进步

  一是做好乡镇机构改革工作。根据省市区文件精神,会同区委组织部深入各乡镇进行调查研究,召开了乡镇及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座谈会,听取不同意见,做到底子清,情况明。拟制了《鹿城区乡镇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和《鹿城区乡镇机关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开展乡镇机构改革工作。

  二是做好机构编制管理的基础工作,为了配合今年公务员法实施及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开展行政机关部门和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实有人数进行一次全面整理及统计,进一步摸清编制人员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为公务员的登记和机构改革夯实基础。制订出台了《鹿城区机构编制工作规则》和《关于在全区机关、事业单位申报年度增人需求计划和实行增人计划管理的通知》,切实加强机构编制管理。

  三是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认真贯彻落实人事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和《浙江省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试行细则》及相关配套政策,制订出台《鹿城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暂行办法》,今年全区事业单位公开向社会招考工作人员,从775名报名者中录用28人。审核了2005年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个人年度考核,有6293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考核,考核为优秀600人,基本合格11人,不合格1人。加强了对事业单位的登记管理,全区已登记事业单位年检170个,变更登记104个,登记8个,注销1个。

  (四)再就业和技能培训工作取得新成效

  就业是民生之本,围绕特困人 群的再就业、转移劳动力这两个重点,我们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建立完善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使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是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试点工作,制定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确定五马街道府前社区,洪殿街道夏屋社区、南浦街道春秋社区为试点 社区。开展促进就业再就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下发《再就业资金绩效问卷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建立了4家再就业基地,全区已建立15家再就业基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9000人,完成1907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800人,完成3854人;困难人员再就业1400人,完成146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 4‰ 以内,实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 5‰ 内。

  二是及时调整失业金申领标准,从原来月发455.7元调高到492.5元,申领失业救济金人数累计1538人次。

  三是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举办物业管理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培训班3期,共225人参加物业管理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考核,同时还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对鞋样设计、服装制作等工种21期1930人进行考核。

  四是实施“139富民攻坚计划”和“百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全年转业农民就业技能培训29期1317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09.75%,发放1315个培训结业证书,通过技能培训有791名农民成功实现了转移就业,社会力量培训机构开展各类技能培训2420人。开展了外来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提升培训2040人,已发放证书991个。

  (五)劳动关系协调取得新突破

  继续开展“和馨行动”,着力规范劳动用工行为,打造和谐劳动关系。

  一是大力开展劳动法知识宣传,不断提高企业主和务工人员法制意识。在民工相对集中的地方开展以“清薪行动”为主题的9次大规模的现场法律咨询、劳资纠纷现场处理专项治理活动,分发宣传资料23000多份,受到教育人数30000余人。会同区社保、总工会等5个部门在双屿联合开展“工伤保险知识”宣传活动,现场接受咨询人数达到170多人,分发宣传资料5000余份。在召开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上,为部分企业家协会成员单位讲解劳动法知识,提高企业主依法管理员工的自觉性。

  二是依法维权,快速处理劳资纠纷。全年受理劳动投诉案件2737件。劳动监察共出动4791人次对3149家用人单位实施了劳动监察,12月份集中力量和精力,开展以延长工时、押金等为内容专项整治工作。展开了以签订劳动合同为内容的专项治理活动,共有26.95万名员工与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为12955名务工人员解决劳动工资纠纷,金额达1276.18万元;劳动仲裁共立案260件,通过快立案、快处理、快结案的方式为务工人员挽回经济损失575.39万元;共受理工伤认定案件425件,其中374件调解结案,依法认定51件,及时维护了受伤员工的合法权益。

  三是狠抓执法人员素质,提高执法人员办案水平。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召开了10次劳动监察中队长和主办案件人员例会,较好地解决了基层从事调解劳资纠纷人员劳动法律法规政策业务的问题,并规范了案件处理的程序,使70%以上的劳资矛盾在基层得以调解结案,有效地维护了劳资双方的权益。组织全区31名专兼职劳动监察员分期赴省参加监察员资格培训,并全部取得了合格证书。

  (六)各项人事工作有了新提高

  认真做好工资福利工作。按时完成每月机关和教育事业单位财政工资统发工作,共办理在职工作人员2004年、2005年个人考核称职以上晋升工资1321人,办理职务晋升变动工资594人,办理调动转正定级442人。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考试报名53人,推荐驾驶技师5人,绿化技师1名。认真做好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改进工作,围绕市对区的年度目标考核和区委中心工作,反复修改,不断完善,制定了区机关部门、街道、乡镇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加强退休干部管理工作,督促机关事业单位及时办理到龄退休手续137人,办理退职人员1人。认真 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和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办理人大、政协提案6件,对群众的来信来访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七)人事劳动部门自身建设进一步增强

  一是抓班子建设。制订局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计划,认真学习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及区委六届七次全会精神,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中 纪委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局班子团结协调,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民主生活会制度,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定。

  二是抓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增强八荣八耻的自觉性,努力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实践者和积极推动者。

  三是抓文明窗口服务建设。我们继续在全区人事劳动系统开展创建优质服务窗口活动,力求做到严格依法行政,优质高效服务,办事公开透明,工作作风优良。

  四是健全和完善局办公会议和中层干部例会制度,使全局工作月前有计划,月终有检查。并实行重要工作分工责任制,任务分解落实到人,明确责任,确保工作全面落实并取得成效。

  2006年,我局人事劳动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人事劳动工作调研不够;人事制度改革创新深度不够;劳资双方矛盾仍旧比较突出;劳动法律、法规等宣传广度和深度不够;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进展缓慢。这些问题有待于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努力加以克服和改进。

  2007年人事劳动工作要点

  2007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加快“三个鹿城”建设的关键一年,今年人事劳动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及省、市人事劳动工作会议和区第七次党代表大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深入实施就业再就业工程,进一步落实人才强区战略,努力推进机关、事业单位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不断强化人事劳动公共服务功能,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热点、难点和根本利益问题,促进全区人事劳动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深入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温州市 > 鹿城区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luchengqu/20210529/115836.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