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衢州市 > 开化县 > 正文

开化县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2021-06-24 开化县 收藏
朗读

政策解读


各乡镇人民政府,芹阳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已经县政府研究通过,现予以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开化县人民政府

                       2019年21

(此件公开发布)

 

 

 


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1741号)、《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浙委办发201746号)、《衢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衢政发〔20185号),进一步优化就业创业生态环境,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坚持就业优先,拓展新兴业态就业渠道

(一)促进经济发展与就业协同。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经济运行调控的下限,在制定财政、金融、产业、贸易、投资等重大政策时,要综合评价对就业岗位、就业环境、失业风险等带来的影响。推动工业集群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体育、文化、健康、养老等“幸福产业”,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提高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水平,推进生活性服务业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促进区域间人力资源交流合作。(县发改局牵头,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县财政局、县人力社保局、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县卫生健康局、县金融办、县税务局、县人行等负责)

(二)促进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滚动实施“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加大“个转企、小升规”力度,加强小微企业园区建设,搭建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推动小微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更好发挥小微企业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作用。加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检验检测资源开放共享力度,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向小微企业转移科技成果,推动其与小微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大力推广实施小微企业服务券和科技创新券,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县市场监管局牵头,县发改局、经济和信息化局、县教育局、县财政局等负责)

(三)支持新就业形态发展。优先发展“互联网+”新业态,推动平台经济、分享经济、体验经济、创意经济发展。调整优化不适应新兴业态发展的制度和政策,为“互联网+”新业态发展提供试错空间,不断扩大新兴业态就业规模。大力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促进养老、家政服务、文化、旅游等行业与互联网融合。符合条件的新兴业态企业均可享受相关财政、信贷等优惠政策,推动乡镇和部门带头购买新兴业态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经济和信息化局牵头,县发改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人力社保局、县税务局、县市场监管局、县金融办、县人行等负责)

完善新兴业态用工和社会保险政策。指导新兴业态企业与从业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费,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规定享受吸纳就业扶持政策。其他从业者可按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在常住地进行就业登记,参加养老、医疗保险和缴纳住房公积金,符合条件的可享受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等扶持政策。探索适合灵活就业人员的失业、工伤保险保障方式。依托全国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平台,为跨地区就业的缴存职工提供异地转移接续服务。(县人力社保局牵头,县公安局、县财政局、县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等负责) 

二、优化创业生态,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四)推进市场主体准入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市场主体准入事项“最多跑一次”改革,进一步降低创业者制度性交易成本。全面实行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及个体工商户“两证合一”,推广“一套材料、一表登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推进登记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开展 “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县市场监管局牵头)

(五)支持创业平台建设。鼓励特色小镇、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小微企业园区、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园)等平台为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培训、创业指导、融资等服务。创业基地为创业实体提供3个月及以上孵化服务且迁出创业平台在我县登记注册并正常经营6个月及以上的,按每孵化1家5000元的标准给予创业孵化补贴。其中为重点人群(在校大学生和毕业5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就业困难人员、持证残疾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和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下同)提供孵化服务的,补贴标准可提高到每家8000元。推进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建设,对被认定为省级、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的,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运行补贴。(县人力社保局牵头,县发改局、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县财政局等负责)

组织开展返乡农民创业基地的认定工作。对能够提供“一站式”的创业就业服务具有主导产业或龙头企业带动当地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成效明显的乡镇(芹阳办),经人力社保部门考核评审,被认定为返乡农民创业基地的,视情给予一次性建园补助,并根据考核情况,给予连续3年的运行补助。(县人力社保局牵头,县财政局等负责)

(六)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继续落实支持和促进登记失业人员、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等群体创业就业的税收政策。重点人群初次创业且正常经营6个月及以上的,可给予一次性5000元的创业补贴(县教育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财政局、县人力社保局、县税务局、县残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拓宽创业融资渠道。对符合创业担保贷款条件的人员实行贴贷分离政策,其中对重点人群实行全额贴息,其他人群实行50%贴息,予以贴息的利率可在基础利率的基础上上浮3个百分点,予以贴息的贷款额度为:创办个体工商户或网络创业的不超过30万元,创办企业或合伙经营的不超过50万元。贴息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县发改局、县教育局、县财政局、县人力社保局、县金融办、县人行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构建长效机制,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

(八)加强高校毕业生创业补贴力度。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养老、家政服务和现代农业领域创业。在校大学生和毕业5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初次创办养老、家政服务和现代农业企业可给予企业连续3年的创业补贴,补贴标准为第一年5万元、第二年3万元、第三年2万元。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创业并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的,按规定享受扶贫项目支持、扶贫贴息贷款等政策。在校大学生和毕业 5 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在省级以上创业大赛中获奖的,可享受相应的人才扶持等政策。(人力社保局牵头,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管局等负责)

(九)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毕业2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签订1年及以上劳动合同、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在劳动合同期限内按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分别给予个人每年3000元、5000元和1万元的就业补贴。毕业5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到养老、家政服务和现代农业企业就业,签订1年及以上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给予个人每年1万元的就业补贴。以上两项补贴期限均不超过3年。毕业2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实现灵活就业,在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办理实名登记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个人参保最低正常缴费额50%的社保补贴,补贴期限不超过3年。小微企业新招用毕业2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及以上劳动合同、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企业为其实际缴纳的社会保险部分(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给予社保补贴,补贴期限1年。(县人力社保局牵头,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等负责)

(十)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加大政府购买基层公共教育、医疗卫生、农村经营管理、农业技术、农村水利、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服务的力度。毕业5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到乡镇(芹阳办)社区专职从事公共管理、社会服务以及从事公安机关警务辅助工作的,其收入不低于全县上年度全社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并为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具体办法由各主管部门制定。(县教育局、县公安局、县财政局、县人力社保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卫生健康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支持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实习。社会组织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可同等享受企业吸纳就业扶持政策。科研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参与研究的,按规定将社会保险补贴纳入劳务费列支,劳务费不设比例限制。企业新招用毕业2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自招用起6个月内开展岗前技能培训的,按相应等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给予企业培训补贴。其中岗前适应性培训补贴标准为每人300元。(县人力社保局牵头,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县教育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市场监管局、团县委等负责)

加大就业见习支持力度。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吸纳毕业年度在校大学生、毕业2年以内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可按我县最低工资标准的80%给予就业见习补贴。被认定为省级和市级就业见习示范基地的,可按我县最低工资标准的100% 给予就业见习补贴。就业见习补贴可用于见习基地对见习人员的基本生活补助、综合商业保险和指导管理等       (县人力社保局牵头,县财政局等负责)

(十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根据基层发展需要和财力状况,编制政策和编制标准适当向基层机关事业单位倾斜,基层单位出现岗位空缺,要择优招录高校毕业生或拿出一定数量的岗位专门招录高校毕业生。研究制定符合县乡机关工作特点的公务员考录测评办法,实行分级分类考试。县级机关的执法和“窗口”单位以及乡镇(办事处)机关职位,可面向本县生源或户籍的高校毕业生招考。县级机关单位招录 2 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人员的比例应占总招录计划数的50%以上。改进基层事业单位岗位管理模式,适当提高基层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增强基层岗位吸引力。支持事业单位适当放宽学历、学位等条件,降低开考比例,优先招聘本地生源、本地户籍或在本地长期生活的高校毕业生。鼓励事业单位安排一定数量岗位面向有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招聘。继续依托高校开展基层农业、卫生人才定向培养工作,扩大基层定向培养专业范围和规模。(县人力社保局牵头,县编办、县农业农村局、县卫生健康局等负责)

(十三)鼓励高校毕业生参加基层服务项目。继续组织实施大学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计划、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和农技特岗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每年选派一批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参加基层服务项目前无工作经历的人员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后2年内,在参加机关事业单位考录(招聘)到各类企业就业、自主创业、落户、升学等方面可同等享受应届高校毕业生的相关政策。机关事业单位要拿出一定数量的职位(岗位)面向基层服务项目人员定向考录(招聘)。要通过组织开展专场招聘、加强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方式,促进服务期满人员就业。认真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县教育局、县人力社保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衢州市 > 开化县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kaihuaxian/20210624/332888.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