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为贯彻落实新区开发建设攻坚年动员会议精神和管委会主要领导对工商工作的指示,实现“三年大变样”、“四个区”的建设目标,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加快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力服务新区经济好中求快发展,在进一步落实国家总局、省局和市局促进市场主体发展有关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新区实际,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创优服务举措,营造优良的创业环境
1、放宽市场主体准入条件。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工商部门出台的《关于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支持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和鼓励文化产业新兴业态发展的若干意见》、《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十项举措》等政策,实施放宽市场主体准入条件、建立注册登记联络员等新举措;鼓励企业组建集团,降低集团登记门槛,对于战略性新兴行业的企业组建集团,母公司最低注册资本放宽到1000万元,控股子公司数量放宽到3个,母子公司合并注册资本放宽到3000万元;进一步优化服务,公开政务,简化程序,为民营经济和外资营造优良的政策环境、投资环境、发展环境。
2、优化高效服务流程。进一步优化注册登记工作流程,在完善首问责任制和一次性告知制基础上,全面推行预约服务、无午休服务、全程跟踪等服务机制;加快建设网上注册厅,开通网上咨询平台;进一步完善登记注册官制度,简化登记程序,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当即办结率,提升审批效能;围绕新区2012年确定的重点项目、支柱产业、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实行一对一行政指导制度;在实行“绿色通道”、“直通车”服务外,开展靠前跟踪服务,实行提前介入指导,促进项目企业尽快投产运营。
3、鼓励多元化融资。充分发挥股权出资、出质登记政策效应,大力推进股权出资、股权出质、商标专用权质押和动产抵押登记工作;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规范经营行为,拓展企业融资空间,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指导有条件的企业组建股份有限公司,推动企业上市融资。
4、推进商标品牌战略。以提高新区经济竞争力为核心,进一步深化商标行政指导,坚持宣传、引导、扶持、辅导、培训 “五管齐下”,构建“四级一体”品牌梯度培育体系,完善品牌培育五年计划;加强优势主导产业商标品牌培育,扶持农产品商标富农,进一步推动商标品牌创新发展。
5、提高登记信息服务水平。有效利用工商登记信息资源,建立新区市场主体“智能分析系统”,加强对企业登记管理数据的监测分析,定期对关系新区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企业数量、资本规模和所有制结构等情况进行分析,为管委会实现经济改革发展、制定产业政策等提供决策依据。
6、加快新区诚信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企业的诚信意识,努力构建“信用新区”,积极开展“守合同重信用”、“诚信企业”、“诚信经营户”、“信用示范企业”、“省知名商号”、“消费者信得过企业和产品”等评选活动。
7、加大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力度。围绕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整合工商职能,创新服务手段,全力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镇(村)组建工商指导服务站(点),积极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村市场主体登记服务工作,积极培育农产品商标,大力拓展订单农业,开展信用农户建设,深化“红盾护农”,建立和完善农资商品质量长效监管机制。
二、创新监管思路,维护有序的市场环境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前湾新区政策 > 宁波前湾区管委会办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hangzhouwangguanban/20181121/20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