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常见问题 > 正文

今年高校招生有何变化?专家支招助力考生从容应对

2020-07-20 常见问题 收藏
朗读

图为去年高考招生志愿填报咨询会,现场人头攒动。今年由于疫情原因,现场高考招生志愿填报咨询会取消,改为线上举行。

考生准备参加“三位一体”考试。

图为浙江万里学院“三位一体”考试场景。

由于疫情原因,今年的高考与往年有些不一样:高考延迟到7月举行;包括选考共有10个科目,一连4天才结束;各高校对选考科目作出了新的变动,这些会对考生带来什么影响?“三位一体”越来越受热捧,有特长的考生如何通过这一途径“跳一跳”,迈进心仪大学的门槛?一向受浙江考生追捧的在甬高校今年招生会有哪些新动向?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深入采访,请专家来给考生支招。

生于非典,考于新冠,这届高考学生经历了史上最长的寒假,还有超长版的网课,迎来了自己的成长礼——在7月走进考场,交上一份属于自己的人生答卷。完成了网上模拟高考志愿填报,在忐忑等待高考分数揭晓的这些日子,有的考生忙着参加一所所高校的“三位一体”招生考试,有的考生和家长一起关心80个高考志愿填报的大事,请学长、亲朋为自己填报学校和专业出谋划策——毕竟,12年寒窗苦读不就是为了走进一所心仪的大学和自己喜欢的专业深造么?

今年高校招生有哪些变化?

今年高校招生的变化还是蛮大的。从国家层面来看,不少名牌高校取消或减少了自主招生或“三位一体”招录的名额,以“强基计划”取而代之。今年是国家推出高校“强基计划”的首年,这一计划招收的专业相较前两者有了限制,必须是国家紧缺行业或高精尖行业,指向十分明确。相较于浙江省每年大约26万名高考学生来讲,走“强基计划”的毕竟是极少数。

浙江省新高考招生模式包括统一高考招生、“三位一体”招生、单独考试招生和高职提前招生4种。统一高考招生又分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等。单独考试招生分机械类、计算机类、文秘类、化工(环保)类、药学类、建筑类、烹饪类、旅游服务类、服装类、财会类、电子与电工类、商业类、外贸类、医学护理类、农艺类、艺术类、其他类等17大类。绝大多数考生参加统一高考招生和“三位一体”招生。

浙江万里学院招生办主任夏正方说,今年高考整整推迟了一个月进行,导致招生的各种类型及各段志愿填报、录取时间也相应推迟。同时还有两大变化:一是今年按照教育部要求,所有高校自定义招生专业类取消,规范招生专业类名称。据统计,2020年全国在浙江招生的院校约1500多所,专业(类)约27000多个。

二是2020年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设置变化较大,与考生选考实际存在较大矛盾。27000多个招生专业(类)中,必考物理的专业有6500多个,约占23.6%,比往年有了很大幅度的增长,而选考物理的考生比往年增幅不大。

宁波财经学院招生办主任任旭东说,2020年很多高校调整专业的选考科目范围,有单限物理调整为同时限物理和化学,也有三选一调整为单限一门课的。考生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变化发挥出选考科目的最大优势。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浙江省每年有约5万名考生选考物理。而今年必考物理的专业有6500多个,占可填报志愿的近四分之一。而这5万名选考物理的考生有的会填报金融、财经类专业,真正填报必考物理专业的工科院校的学生数量肯定还会更少。这对于选考了物理,想学优质工科大学的学生来说是个利好消息。

专业数量与对应考生人数不平衡的现象引起了高校的注意。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在甬高校对招生人数作出了相应的调整。比如,宁波财经学院往年留在省内的招生名额大约有300人,今年缩减到200人。

“三位一体”有多大助力?

今年报考各高校“三位一体”招生面试的学生骤增。有数据为证:浙江万里学院“三位一体”招考共吸引了17682名考生报名,比去年增长了近一倍,而总体计划招生人数依旧是350名,报名人数达到招生计划的50倍!据最新消息,有1545人通过学校资格审查,他们将最后角逐这350个名额。

而该校今年的新闻传播类“三位一体”计划招生20名,报考人数高达2467名,备受考生青睐。新闻传播学类现分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和广告学3个专业,对刚入学学生实行新闻传播学大类教学,到了大二,学生对专业学科及个人兴趣有了一定认知,再实行专业分流,这一举措收获了往届学生特别是“三位一体”入围学生的不少好评。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常见问题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changjianwenti/2020/0720/28262.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