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温州市 > 苍南县 > 正文

浙江省畜牧业现代化建设规划

2021-05-30 苍南县 收藏
朗读

浙江省畜牧业现代化建设规划
发布时间: 2003-07-07
按照《浙江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纲要》的总体要求,根据畜牧业发展的实际,特制定《浙江省畜牧业现代化建设规划》 一、畜牧业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我省畜牧业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实施《浙江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纲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重点发展瘦肉型生猪,大力发展草食型、节粮型动物和各种名特优新稀畜禽产品;进一步增强市场和质量效益意识,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畜禽产品品质改良,提高经济效益;坚持种苗、养殖、饲料、加工、流通协调发展,大力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利用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畜牧业生产经营;切实加强依法治牧,保护畜牧业健康发展。 (二)我省畜牧业现代化建设的近期目标是: ————畜牧业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结构得到优化。到2005年,全省畜牧业产值达到280亿元,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23%;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中,畜牧业收入占15%;牛羊禽兔等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30%,规模饲养提供的畜禽产品占60%;优质家禽比例达75%;生猪出栏率达到140%。 ————充分满足城乡居民对畜产品的需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以本省自产为主,与调入(进口)畜产品相结合,向城乡市场供应品种多样、层次不同、能满足营养和其它消费需要的畜产品,畜产品优质、安全卫生,符合国际市场的质量要求。 ————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畜牧业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畜牧业家庭经营和社会化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到2005年,畜产品商品率达到80%以上,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畜产品流通网络,畜牧业生产要素市场进一步完善,普遍运用市场经济手段管理畜牧业,建立健全政府对畜牧业的支持保护体系。 ————形成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生产经营格局。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适度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达到较高水平。畜产品产后加工增值比重明显提高。 ————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建成结构合理的畜禽种苗工程,饲料生产体系与畜牧业生产结构和方式相适应,动物防疫监督体系健全,主产区达到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要求,主要疫病得到控制或消灭。畜舍和机械设备基本现代化,实现农牧业有机结合,生产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科技教育以畜牧业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农科教紧密结合,到2005年,科技进步对畜牧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以上,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 ————农民牧业收入稳定增加。到2005年,专业从事畜牧业的农户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无。 二、积极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促进畜牧业区域化发展 (一)突出结构调整的重点; 稳定发展生猪生产。优化品种结构,主攻改善猪肉品质,提高出栏率、瘦肉率、降低死亡率。按不同的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到2005年,瘦肉猪占70%,以地方品种为主的优质风味猪占10%。 加快发展家禽生产。增加优质品种的比重,丰富家禽的种类,扩大饲养量。2005年前每年出栏优质肉鸡、肉鸭1.2亿只,肉鹅1500-2000万只,快速型肉鸡下调到5000万只,增加鸽子、鹌鹑等特禽产量。到2005年,禽肉产量达到25万吨,禽蛋产量达到45万吨以上。 加快发展奶牛、羊、兔等节粮型草食畜禽。使牧草资源和农作物秸秆源得到充分利用,肉食结构得到改善。在2005年前达到:奶牛存栏5万头以上,牛奶产量15万吨左右;羊存栏400万只,出栏250万只,羊肉总产量4万吨以上;长毛兔存栏保持250-300万只,重点增加皮肉兔产量,年产兔肉在万吨以上。 加快开发蜂业为主的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养蜂生产要增加蜂群数量,扩大蜂蜜、皇浆生产规模。适度开发肉狗、野猪、獭狸等特种动物,增加肉类品种产量。 突出发展种畜禽产业。发挥种猪、蜜蜂、蛋鸭、长毛兔等品种优势,建立育繁推一体化的种畜禽产销集团,不断开拓国内外种畜禽市场,形成新的畜牧业增长点。 重点建设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畜产品加工厂、饲料厂、兽药厂,以及畜产品批发市场。这些企业有自己的主要产品和名牌商标,与畜牧业现代化相适应。 (二)分类指导,重点建设好各类专业区。 1、商品主导型的专业示范区。在巩固完善现有商品瘦肉猪、仔猪、禽蛋、奶牛、长毛兔等商品基地的基础上,着力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技术规程,统一商品标准,形成品牌。续建一批全国瘦肉猪商品基地;加快嘉兴等母猪产区的母猪品种结构调整,提高仔猪质量和品牌档次;巩固缙云、宁海、绍兴等禽蛋基地;提高江山、慈溪等养蜂大县的养蜂生产水平,调整蜂种结构;扩建杭州市郊、金华县等奶牛基地;稳定、提高嵊州、新昌等地的长毛兔品质和生产水平。 2、快速周转型的专业示范区。本着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原则,在我省大中城市和畜产品调入地区建立短期育肥场、家畜交易市场和定点屠宰场,满足我省畜产品市场的需要。努力开拓我省的周边市,在嘉兴、杭州绍兴、湖州等地建成一批优质瘦肉猪、肉鸡、肉鸭基地,在金华、衢州建设优质肉猪、白鹅基地。 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外向型畜牧业,增加畜产品出口。重点抓好供港澳活猪、兔毛、皮革制品、蜂产品等畜产品生产。通过招商引资,在沿海地区建立一批外向型的畜产品基地,建设畜产品加工区。这些基地以规模牧场和专业村、户为主,以无规定动物疫病区保障,生产高质量的符合国际卫检标准的畜产品。 3、资源开发型的专业示范区。通过开发饮料饲草和秸秆资源发展食草动物,在衢州、丽水、绍兴等地形成种草养鹅、养羊的区域,在全省扩大粮——经——饲的三元种植结构,发展大麦、牧草种植,种草面积逐年增加到100万亩。建立牧草种籽基地,不断引进和推广新的优质高产牧草品种,确保全省牧草种籽的需要;继续抓好国家级秸秆养畜示范县建设。在嘉兴、湖州等粮食主产区利用秸秆资源,建设商品肉羊生产基地。 (三)抓好畜牧业强县建设,推动区域化生产。 畜牧业强县建设是在一个县域范围内,通过政府的组织和协调,把发展畜牧业的各项措施综合起来,充分调动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使畜牧业在当地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中占有重要位置。畜牧业强县的标准是:畜牧业产值达到3亿元以上,并占农业总产值的30%以上;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中畜牧业收入所占比重达到20%以上;有畜牧业主导产业和畜产品名优品牌;畜禽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畜牧业装备水平较高,科技贡献率在60%以上,规模化或区域化饲养比重,猪在50%以上,家禽、兔、奶牛在55%以上,有一批畜牧业龙头企业并带动农民发展生产,有畜产品交易市场和加工企业;畜牧业基础扎实,有健全的畜牧业兽医服务队伍的防疫体系。 在抓强县建设中,重点发展专业乡、专业村、专业大户,建立“数乡一业、多村一品”的生产格局。采取省、市(地)抓强县,县(市)抓强乡(镇)的方式,到2005年,全省形成30个畜牧业强县和200个强乡(镇),30个畜牧业强县的主要畜产品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70%以上。 三、加快畜牧业产业化进程,形成产加销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新机制 (一)培育畜牧业龙头企业,推进牧工商一体化经营。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区域资源和经济条件,选准优势产品或项目,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培育畜牧业龙头企业。到2005年,全省形成15个年销售收入超亿元或利税超千万元的大型龙头企业,50个骨干龙头企业以及一大批中小型龙头企业。这些企业有自己的畜产品原料基地,有主导产品和商标,有较稳定的市场占有率,与当地农民有稳定的生产合作关系,带动作用强。下大力气抓好畜产品的精深加工和系列化开发,提高附加值。畜产品加工以扩大肉、蛋、奶品加工为主,稳定提高皮革、毛纺、制裘等畜产品加工业。按照市场对畜产品优质化、多样化、方便化的要求,增加小包装冷却肉、烧鸡、酱制品、皮蛋等方便食品生产;开发优质奶制品、蜂皇浆等高档畜产品;改造金华火腿、香肠等传统畜产品。 (二)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按照专业化规模经营的要求,创办各种形式的畜产品生产、加工与营销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实行自主经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完善畜产品市场的体系,进一步搞活畜产品流通。以促进产业发展为大目标,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运营畅通、符合畜产品交易特点的市场体系。重点在畜牧业强县建设好产地批发市场直销市场,在仔猪、禽蛋、白鹅、湖羊、山羊、兔毛等主产区建立专业市场。在大中城市和县城建设一批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或配送中心。对较大规模的畜禽养殖场(户),实行产销直挂和市场直销。 四、依靠科教兴牧,提高畜牧业科技含量 (一)实施畜禽种苗工程。全面实施畜禽种苗工程,尽快形成布局合理的全省畜禽良种繁育体系。省和有关市(地)、县共同建设好规模、设施、种畜禽品质等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的国家级和省级畜禽原种场,各地都要合理布局,建设好畜禽二级繁育场,提高种质水平,增加供种能力。 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良种畜禽,每年引进2个以上优良品种。对金华两头乌、嘉兴黑猪、绍兴麻鸭、湖羊、仙居鸡、温州水牛等地方优良品种,在保种选育的同时,加大开发利用力度,生产名、特、优产品,适应市场多样化的要求。加快品种改良步伐,到2005年全省二元母猪的比例达到80%,其它畜禽品种实现更新换代。 改革现行的种畜禽经营体制,组建省种畜禽有限公司。充分发挥我省种猪、蜜蜂、蛋鸭、长毛兔等品种优势,不断开拓国内外种畜市场,引进、繁育、推广紧密结合,实现种畜禽产业化经营。 (二)加大畜牧业的科技攻关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力度。加快畜牧业的开发应用,对科技含量高、影响面广、对畜牧业发展有重大推进作用的高新技术,组织专门力量进行联合攻关。今后五年畜牧业重点科研推广技术是:一是现代化畜牧业综合配套技术。规模牧场推广自繁自育、全进全出的工厂化生产方式,推广先进的畜种技术、早期断奶、标准化饲养和人工繁殖技术。二是畜产品加工保鲜技术。重点推广以小包装方便食品、冷却肉和禽蛋深加工等技术。三是饲料、饲草的开发利用技术。种植高产优质牧草,开发草山资源,推广秸秆氨化、青贮技术,推广饲用酶制剂、微生态制剂等饲料添加剂。四是畜禽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推广先进的免疫程序和抗体检测技术、消毒技术、隔离技术、扑疫及无害化处理技术,研制推广新兽药,开展畜产品药物残留监测技术的研究。五是畜牧业环境工程与生态技术。推广畜禽鱼联养、畜茶果结合、粪尿生产沼气、生产商品肥料等综合利用技术。六是畜牧业产销预测和管理。推广先进的生产管理和育种软件,收集、分析国内外的畜产品供求信息,对畜牧业进行预测和宏观指导。 (三)加强畜牧业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深化畜牧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稳定队伍,提高素质,充分发挥现有畜牧兽医推广机构和人员的作用。创新畜牧兽医科技指导服务组织,打破乡镇界限,围绕区域性主导产业,积极组建区域性的畜牧兽医联站,把分散在各乡镇的畜牧兽医员组织起来,以适应产业化发展的需要。鼓励科技人员围绕发展效益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服务,其成效与科技人员利益直接挂沟。 利用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的阵地,加快畜牧业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建立规范化的继续教育制度。加强乡镇畜牧业兽医人员和牧场技术人员的技术业务培训,站长和牧场技术人员都要有中专以上学历;对专业从事畜牧业的农民进行“绿色证书”培训。全面实施畜牧兽医从业人员职业技能考核准入制度。 五、多渠道增加投入,强化畜牧业基础建设 (一)加强畜牧业基础建设,增强畜牧业发展活动。加大对畜禽原种基地和繁育基地、种畜禽质量监测、诊断、检疫、动物卫生临督仪器设备的投入,完善各级生物制品的冷藏设施,建设一批辐射面广的畜禽疫病诊断与监测中心,形成与现代畜牧业相适应的全省动物疫苗供应网络和疫病监测体系。加大饲料和畜产品药物残留检测体系的投入。对畜禽商品量大,具有一定外向型畜牧业经济基础的县(市),建设集中连片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按照国际惯例的要求,控制和扑灭畜禽主要传染病。 (二)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畜牧业投入机制。加快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以集体、个人为主体,社会化投资和利用外资为补充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对上规模的畜禽饲养场(户)、饲料及兽药生产企业、畜产品加工企业和大型畜产品交易市场等,积极争取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 六、坚持以法治牧,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 (一)深入贯彻《动物防疫法》,实施依法制疫。建立和健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加强动物防疫执法队伍建设。对重大动物疫病实行计划免疫,实施强制免疫;依法做好动物检疫工作;一旦发生重大疫情,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坚决扑灭,确保畜牧业生产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 加强畜禽及其产品运销管理,在发生重大疫情的时期,对从外省调入偶蹄动物及其产品实行“准运证”制度,做到定点调运,到点报检,严格禁止从疫区调入畜禽及其产品,坚决堵截外来疫病传入我省。 (二)强化种畜禽管理。按照《种畜禽管理条例》和《浙江省种畜禽管理办法》,严格实行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制度,开展种畜禽质量监测,打击非法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种畜禽。 (三)强化兽药和饲料管理。按照,《兽药管理条例》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加强对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产品的管理,坚决查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药物的违法行为,切实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温州市 > 苍南县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cangnanxian/20210530/137723.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