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街道办事处,白峰镇人民政府,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各部门、各直属单位,驻区垂直管理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号)以及《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培育发展众创空间促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甬政办发〔2015〕173号)精神,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聚集创新要素、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经区政府研究同意,提出如下意见。
一、发展目标
通过有效整合创新创业社会资源,集成政策措施,健全服务体系,依靠市场机制和产业化创新,支持鼓励企业、投资机构、行业组织等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或管理运营集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于一体的众创平台,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目标到2020年,全区创新创业政策体系更加健全,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满足全社会创新创业需求。具体目标:
——建成10家以上能有效满足大众创新创业需求,具有明确产业导向和较强专业化服务能力的众创空间和创客服务中心,构筑形成全方位、广覆盖的创新创业服务大平台。
——吸纳集聚一些天使投资自然人、天使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投融资渠道更加顺畅、科技金融紧密结合,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
——建成3家以上专业孵化创新工场,重点助推生物医药、智能装备、节能环保、有机新材料、创意文化等领域创新创业;
——注册孵化500家有效助力“港口经济圈”建设的创新型小微企业,创新发展港口后服务业,引领临港工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辅导培育1000名以90后大学生创业者、大企业高管及连续创业者、科技人员创业者、留学归国创业者为代表的“新四军”投身创新创业大军。
二、总体要求
(一)培育创新创业平台
1.建设具有北仑特色的众创空间。重点依托科创园、智能装备园、留学人员创业园、数字科技园、产业基地、工业社区以及宁职院、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等现有优势条件以及广泛的社会资源,积极吸纳集聚一批创客服务机构和专业人才;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公平原则,建设一批为创客、创新团队、创新企业提供低成本、全方位、全要素、便利化服务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
2.吸纳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服务。充分发挥行业领军企业、创业投资机构、社会投资者、中介服务和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投身成为向创新创业提供专业化、特色化、个性化的众创空间载体;支持产业园区、工业社区建设众创空间,建立以项目分享为中心的网络社区;支持行业协会发挥会员企业资金、设备、人才优势,建立众创平台;鼓励民营资本选择交通便利、生活配套齐全的旧厂房、楼宇等进行改造,为创客提供集公共办公区、活动区和住宿区为一体的创新创业空间,以及提供创新技术和实践经验结合的创客服务,加快科技成果(创意)实施转化。鼓励大企业建立服务大众创业的开放创新平台,联动产业链创客资源,成立创客俱乐部。
3.鼓励院校构建众创空间。支持宁职院开设创新学院,建设与创业教育相适应的高素质兼职创业教师队伍,通过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为大学生青年创客提供创业培训、工商注册、创业交流、融资对接等创业服务。支持其他高等院校来北仑创建“众创平台”,组织大学生青年来北仑创新创业。支持以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为代表的研究机构来北仑创建“众创平台”,发挥人才、设备等资源优势,提升我区创新创业品质。
4.支持专业技术人员在职和离岗创业。落实高校、科研院所等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政策,对经同意离岗的可在三年内保留人事关系,建立健全科研人员双向流动机制;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按照有关规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支持职务科技成果转化,调动科研人员创业积极性。
(二)建设创客服务体系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企业政策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zhengcedaquan/2018/1025/12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