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镇(街、区)农办、局属各单位:
据气象部门预报,6月17日起进入梅雨期。入梅后我市降水过程明显增多,大雨、暴雨天气多,局部还有大暴雨。未来5-7天有连续性暴雨天气过程,防汛救灾形势严峻。为切实做好防御强降雨和梅汛期农业防汛救灾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领导,全面落实农业防汛救灾责任制。今年梅汛期可能降雨时间长、强度大、雨量多,可能出现暴雨洪水,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各镇(街、区)和局属各单位要引起高度重视,密切关注气象信息,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抗大灾,尽早做好人员、物资和技术等各项准备,视情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有关领导要按规定上岗到位,落实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科学应对,迅速采取各项防御措施。要针对梅汛期降雨的特点和在田农作物长势情况,采取针对性防御措施。动员农民群众及时开沟排水,除障清淤,保证水道畅通,努力降低地下水位。抓紧抢收成熟的水果、蔬菜等,减少灾害损失。要狠抓早稻田间管理,加强病虫害监测预报,尤其要做好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水稻纹枯病等防治工作,有效控制病虫害危害。要加强对大棚设施、畜禽场舍和农业机电设备等管护,进行全面检查并予加固。
三、周密安排,切实做好防汛及灾后生产恢复工作。各镇(街、区)和局属各单位农技人员要及时深入一线,指导农民搞好防汛及生产自救。主动研究农业防汛应对措施及生产恢复方案,加强在田农作物的汛后田间管理,指导农民及时补种改种。搞好种子、种苗、化肥、农药、疫苗等生产资料调剂调运,积极组织农机投入防汛救灾,及时修复水毁农田。加大汛后动物疫病监测防控力度,确保无大疫。
四、加强值守,保持信息畅通。各单位要组织安排人员值班,主动与气象、水利等部门的联系和会商,及时掌握雨情、汛情和灾情,加强分析研判,发布预警信息,并运用农业信息网和农民信箱等多种方式与途径,指导基地(大户)做好生产防御和生产恢复。保持上下连通,及时收集报送农业灾情和动态。
二〇一〇年六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