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永农通〔2010〕57号
各镇(街、区)农办、局属各单位:
今年以来,连续的雨雪冻害、低温阴雨和强降雨等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带来严重影响,不仅造成春花作物和早稻成熟推迟、单产下降,而且也不利于晚稻生产,实现全年粮食生产任务艰巨。为切实抓好当前粮食生产,确保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采取多种措施,扩大秋粮面积。秋粮是我省粮食生产的重中之重。当前正值秋粮生产的关键时期,各级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进一步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按照全年粮食面积高于年初计划、产量稳定在上年水平的要求,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抓好当前秋粮生产。要千方百计挖掘秋粮生产潜力,鼓励种粮大户、粮食(农机)合作社采取季节性流转、委托经营和统一服务等途径,扩大秋粮生产面积。要抓住晚稻生产的最后时机,及时做好秧苗调剂工作,尽量多种种足晚稻面积,晚稻秧苗不足的,要指导农民及时补播或改种,坚决制止耕地抛荒。要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秋季旱粮生产,提前做好秋大豆、玉米、马铃薯、番薯和豌豆等种薯(子)调运调剂,指导农民及时做好播种、扦插,力争实现夏粮损失秋粮补。同时,要尽早组织调查研究,研究提出冬种生产意见和政策措施,争取工作主动。
二、调动各方力量,确保“三夏”进度。组织农技人员、联村干部深入生产一线,指导农民做好“三夏”季节的水稻抢收、抢种、抢管理等各项工作,力争不误农时。认真做好当前粮食生产的物资供应,及时做好收割机、烘干机、翻耕机械和插秧机等农业机械的统筹调剂,充分发挥机械作业的优势,提高生产效率。要主动加强与石油、电力等有关部门的协调,保证“三夏”期间农村用电用油正常供应,确保谷物烘干机及其它农业机械的有效运转。要及时掌握早稻生长进展和成熟情况,统筹编制计划,指导、协调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农机大户,以及通过外地收割机械跨区作业等方式,加班加点进行抢收,加快收割进度。早稻收割后,要组织农机力量及时翻耕大田,充分利用插秧机械,确保连作晚稻尽早移栽和管理。
三、关注天气变化,指导科学防灾。密切关注“三夏”期间可能出现的高温干旱、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及早提出防御措施,充分利用报纸、网络、农民信箱、手机短信等工具,及时发布天气、农情和应对技术措施等信息。要组织栽培、种子、农机、植保、土肥等专家深入开展调研,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晚稻生产管理指导意见,组织干部深入基层,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指导、帮助农民加强田间管理。要密切关注水稻病虫害的发生趋势,高度重视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黑条矮缩病的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病虫害的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指导农民科学开展防治工作,减少粮食损失。要积极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充分发挥植保合作社、专业队等服务组织的作用,扩大服务面积,掌握防治时机,提高防治效果。
四、加强田间管理,实行分类指导。要以晚稻生产为重点,组织干部认真做好田间管理的指导和服务,力争夺取丰产丰收。当前,单季晚稻田间管理要十分重视搁田和施用穗肥。当群体苗数达到计划穗数的80%时必须及时搁田。搁田持续时间为5~7天,土壤形态以板实、有裂缝、不陷脚为度,稻株形态以达到群体叶色“落黄”(顶4叶浅于顶3叶)为度。拔节之前通过多次搁田,达到叶色“落黄”为止。如遇连续阴雨等原因错过搁田时机,要放干田水抓紧搁田,以达到促进根系生长的目的。要看苗施用穗肥。群体苗数正常、叶色褪淡落黄,可在倒4叶露尖施促花肥,倒2叶露尖施保花肥。群体不足,或叶色落黄较早,促花肥提前施用。群体过大,叶色过深,穗肥一定要推迟到群体叶色落黄后才能施用,只施一次,数量要减少。
连作晚稻要做到精心培育秧苗。对有可能超秧龄的秧苗,适当减少肥料施用,秧田水分以无水层湿润为主,培育矮壮秧苗。对播种较迟叶龄还处在3.1叶、距移栽期还有20天以上的秧苗可适量喷施多效唑,控制苗高,增强秧龄弹性。要及时防治秧苗病虫害,做好秧田稻蓟马、稻飞虱及黑条矮缩病、稻瘟病等病虫害防治工作,在黑条矮缩病易感地区,做到带药下田。今年连作晚稻秧龄长、播种迟,技术上要求增加基本苗,导致秧苗紧缺。因此,要统筹合理利用秧苗,做好余缺调剂和及时补播。秧苗缺口较大的,可补播早稻品种作“早翻早”种植。晚稻长秧龄迟栽后,大田有效分蘖期缩短,必须合理密植,增丛增苗,保证插足基本苗数。8月初移栽的要求基本苗(杂交稻包括大分蘖)10~12万,立秋后移栽确保13~15万基本苗。机插连作晚稻株距选用最小档,提高机插密度。连作晚稻移栽后要做到寸水返青,浅湿交替湿润灌溉,以促进分蘖早生快发。肥料施用做到施足基面肥,早施分蘖肥,适时追施穗肥,看苗补施壮籽肥。防止氮肥过迟、过量施用,保证磷、钾肥的合理施用,提倡增施有机肥。氮肥耙面肥选用速效肥,分蘖肥宜在栽后4~5天稻苗返青后及早施用。氮肥施用比例基肥:分蘖肥:穗肥以5.5:2:2.5为宜,机插田3:4:3。穗肥在倒3叶或倒2叶露尖时施用。
五、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措施到位。各镇(街、区)、各单位要把抓好当前粮食生产放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内部力量,明确职责分工,确保精力、责任、措施到位,为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提供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