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有关医疗卫生单位:
为进一步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创新服务方式,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我局决定推行以社区责任医生团队服务模式为基础的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现将《永康市推行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遵照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二年十月十七日
(此件公开发布)
永康市推行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强化全科服务理念,创新社区卫生服务方式,推动社区卫生服务模式转变,促进社区卫生服务走进家庭,贴近群众,拓展和深化以社区责任医生团队服务模式为基础的全科医生签约服务,更好地发挥居民健康“守门人”作用,根据省卫生厅《关于推行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浙卫发〔2012〕219号),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原则
---政府主导、因地制宜。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充分体现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要坚持政府主导,强化政府责任,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有效落实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求同存异,突出特色和亮点。
---重点突破、全面覆盖。进一步完善社区责任医生网格化管理和组团式服务,以点破面,以慢性病患者、老年人、儿童、孕产妇和残疾人等人群为工作重点和突破口,优先覆盖、优先签约、优先服务。
---自愿签约、重在落实。通过广泛宣传动员,提高居民对全科医生签约服务的认知度。通过充分告知,让广大居民我解全科医生签约服务,由居民自愿选择全科医生,签订相关服务协议,享受签约服务
---规范服务、强化考核。全科医生要按照协议保质保量提供服务,并通过完善社区责任医生团队服务模式,拓展服务内涵,强化绩效考核手段,进一步规范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和满意度。
二、工作目标
2012年开始,以镇(街)为单位,结合辖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实际,选择工作试点探索和推行全科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根据实际服务能力和试点工作经验分阶段实施并逐步推广。到2015年,实现城乡居民全科医生签约服务的全覆盖。通过开展全科医生签约服务,进一步转变服务观念,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水平,坚持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促进分级诊疗、社区首诊、双向转诊等工作机制的建立,引导家庭建立自我管理健康模式,推动社区卫生服务方式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
三、工作内容
(一)基本概念
全科医生签约服务是指全科医生在社区责任医生团队服务的工作平台上,以基层医疗机构为主体、社区责任医生团队为依托、各级医疗卫生纵向协作服务体系为支撑、镇(街区)和村(社区)等各方力量协同为保障,以居住地实施健康管理和促进人群自我管理为目标,与服务对象签订一定期限的服务协议,建立相对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多种服务形式和内容相结合,因地制宜地为签约对象提供连续、综合、有效、个性化的全面健康管理服务。
(二)签约主体
各镇(街道、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为签约主体单位,以社区责任医生团队的责任区为服务范围,每个责任区配备若干名全科医生,每名全科医生的签约服务人数控制在2000人左右。原则上由具有合格的全科医生资质人员担任,同时需具备一定年限的临床诊疗经验和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经历。现阶段,可由已通过全科岗位培训的临床医师或中医师等业务骨干承担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
(三)服务方式
在“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基础上,根据“按家庭签约、分人群服务”的原则,居民家庭与全科医生自愿签订一定期限的服务协议,约定服务内容、方式、期限和双方权利义务等款项,建立相对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每户家庭同期只能选择1名全科医生,全科医生以团队形式向居民提供集预防、保健、康复、健康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连续性服务。签约周期可视情况灵活掌握,原则上一个周期不少于一年,期满后如需解约,乙方需告知甲方,双方签字确认。不提出解约视为自动续约。如因特殊情况变更全科医生应重新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