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区各大创企业: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区委九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律师职能作用,积极助推全区经济发展,努力打造法治下城升级版,进一步树立律师良好社会形象,区司法局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决定,在我区大学生创业企业中开展律师公益法律服务活动。现提出意见如下:
一、充分认识在大学生创业企业中开展律师公益法律服务活动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大学生创业企业日益增多,已经成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大学生创业主要是小、微企业,他们虽然不缺创业激情与梦想,也不缺较好的项目,但由于企业都处在创业起步阶段,管理经营理念尚不成熟,法律风险意识还较薄弱,经常会遇到用人、债权债务和合同纠纷等困扰,急需各种专业特别是法律方面的帮助和扶持。在大学生创业企业中开展律师公益法律服务,一方面,可以指导大学生在创业中依法规避风险,为企业争取最大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可以培养他们的法治思维,提高他们的法制素养,使企业始终在法治轨道内运行。同时,通过活动的开展,可以进一步彰显律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优势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作用,既有利于更好塑造律师个人的良好社会形象,也有利于更好营造律师业发展壮大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准确把握在大学生创业企业中开展律师公益法律服务活动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区委九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关于“坚持依法治理,全力打造法治下城升级版”的重大部署,充分发挥律师职能专长,在全区大学生创业企业中开展法制宣传、法律咨询和其它法律服务,积极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依法解决企业涉法问题,努力提高大学生创业企业的法制化建设水平,为推进我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总体目标是:通过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努力形成律师服务大学生创业企业的新格局,达到大学生创业企业的法律意识显著提高,依法创业水平明显改善,创业成功率得以提升,律师职能作用进一步发挥,社会形象更加良好之目的。
三、稳步推进在大学生创业企业中开展律师公益法律服务活动的组织实施
本活动从2015年1月起,在我区大学生创业企业中进行,重点为大学生创业企业的起步阶段提供律师公益法律服务。由区司法局和区人力社保局共同聘请5名专业水平高、热心公益事业的律师为本次活动法律顾问,为10家我区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公益法律服务。通过实践探索,积累经验做法,丰富形式内容,健全制度机制,逐步增加该项活动公益律师人数,逐步扩大享受律师公益法律服务的大学生创业企业覆盖面,努力把这一活动培养成我区律师公益活动的重要品牌。
四、认真落实在大学生创业企业中开展律师公益法律服务活动的具体内容
在大学生创业企业中开展律师公益法律服务活动,主要是为了丰富创业大学生的法律知识,增强创业大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他们在创业起步阶段的风险防范能力,以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使创业企业在法律的有力保障下不断发展壮大。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参加公益法律服务的律师,要对大学生创业企业开展帮扶活动,为企业日常经营行为提供积极有效的法律服务,有效降低企业的法律风险;
2、根据企业的委托,参与起草、修改相关管理规定,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意见,对投资项目进行论证、审查有关合同和协议,协助处理涉法事务;
3、及时为创业企业提供国家最新法律信息,开展企业员工法制宣传教育、法律培训和法律咨询活动,引导依法经营管理;
4、对企业劳动合同及员工管理提供法律意见,为企业面临的纠纷提出依法解决方案。
五、努力提升在大学生创业企业中开展律师公益法律服务活动的实际成效
在大学生创业企业中开展律师公益法律服务活动,符合依法治国的时代要求,切合创业大学生的实际需求,相关单位和职能科室一定要高度重视,狠抓落实,确保这一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区司法局和区人力社保局要加强协调指导,及时了解掌握活动开展情况,研究解决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指导;公益律师要紧密联系企业实际,积极主动地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律服务工作;相关企业要加强与公益律师的沟通交流,确保遇到问题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帮助;区司法局律管科和区人力社保局人才市场管理办公室要始终关注活动进展情况,加强日常检查指导,防止流于形式,确保活动稳步推进;要运用各种形式强化宣传,为活动开展营造良好氛围。
杭州市下城区司法局 杭州市下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5年3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