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各有关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省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进依法治安,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生产预防控制体系,努力实现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单位生产经营活动死亡率“三个持续下降”,促进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现就做好2015年全县安全生产工作通知如下:
一、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切实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
(一)全面落实政府、部门监管责任。以新《安全生产法》和《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安全生产促进安全发展的意见》(浙委发〔2014〕5号)的全面实施为契机,制定出台完善落实我县安全生产工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工作的制度办法,进一步明确党委、政府及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严格落实“三必须”(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消除监管盲区,确保每个行业、每个领域都有明确的部门实施安全监管。按照五个“全覆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三个必须”、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安委会主任、各级安监部门向同级组织和纪检监察部门通报安全生产情况全覆盖)要求,强化属地政府责任落实。完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办法,突出过程管理,做到动态管理、自我评价和专项督查相结合,不定期开展明查暗访,实行督查结果定期通报和跟踪落实制度,并将督查结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体系,推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
(二)严格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要按照新《安全生产法》的要求,推动企业做好“五落实、五到位”。“五落实”即企业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必须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同时担责;企业安委会主任必须由董事长或总经理担任;企业班子领导成员必须承担相应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做到一岗双责;企业安全生产情况必须定期向董事会、业绩考核部门报告;企业内部必须按规定配齐配强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专业人员。“五到位”即安全责任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安全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
(三)严肃安全生产责任追究。进一步健全事前行政问责、一票否决和事故责任追究等机制,形成安全生产责任事前明责、事中问责、事后追责的工作机制。切实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违法违规成本,让企业不敢违法、不能违法、不想违法。狠抓警示约谈等制度的落实,对安全生产工作重大决策部署执行不力、工作措施落实不力、重大事故隐患督办不力的单位和有关责任人,实行行政问责和约谈。
二、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着力整治各类事故隐患
(四)狠抓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在去年基础上在2014年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展以交通运输、居住房屋出租和人员密集场所、特种设备和涉氨制冷企业、建筑施工、高层楼宇与旧住宅楼、危化品与烟花爆竹、学校、食品安全等十大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城中村安全综合整治;扎实开展“三场所一企业一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强化涉尘加工、有限空间、喷涂作业、涉氨制冷、冶金等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建立完善长效机制,确保重点企业、重点场所、重点行业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五)强化依法治理,加大打非治违力度。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严格规范安全生产执法行为。严格按照新《安全生产法》的要求,加大安全生产执法的频次和力度,积极开展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人员密集场所、简易小作坊等领域执法监察行动,坚持严字当头,严厉打击各种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把停产整顿、关闭取缔、上限处罚、严厉追责“四个一律”打击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健全联合执法机制,探索研究事故前责任追究机制。落实“黑名单”企业受限责任,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执法的震慑力与警示作用。
(六)实行重大隐患挂牌督办。继续对整治难度大、危险系数高、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重大事故隐患实行分级挂牌整治,完善隐患登记上报、审核公示、跟踪整改、验收核销等制度,建立省、市、县、乡镇四级重大事故隐患库,确保全年县级以上挂牌重大事故隐患整治率达到100%,乡镇级挂牌重大事故隐患整治率达到90%以上。对挂牌整治的重大事故隐患,坚决实行集中攻坚、全程跟踪,确保整治到位。
三、注重安全生产长效管理,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七)扎实推进“两化一网”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完善安全生产管理网格,实现安全生产网格与消防安全、流动人口、平安综治等“多网合一、并网运行”,做到“一张网络全覆盖”。进一步明确网格人员的责任,加强业务培训,健全考核机制,落实各层级职责。建立健全企业基础信息数据库,督促落实企业隐患自查自报,确保规上企业自查自报自改率达95%以上,规下生产加工型企业自查自报自改率达到60%以上?。
(八)推广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出台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的实施意见和管理办法,动员、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提供专业化服务,共同参与安全治理。培育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或组织,指导、帮助生产经营单位建立规范、持续、有效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和程序,着力解决小微企业安全生产“不会管、管不好”的问题。引导高危企业、规上企业开展注册安全工程师等专业人才的培养、聘用工作,提升专业技术服务能力。
(九)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和诚信机制建设。引导督促生产型企业、限上商贸企业和高危行业企业开展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建设,分级分类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和诚信机制融合发展。进一步落实激励约束措施,把企业安全生产状况与企业信用、项目核准、用地审批、银行信贷等方面直接挂钩,强化安全生产的约束力。
(十)落实职业健康安全监管。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工作机制,推进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工作。摸清全县涉及职业安全健康行业、领域和职业病特点,加强对用人单位职业安全健康监督执法和专项检查,加快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危害项目申报、宣传培训、应急救援、专家库等支撑体系建设,确保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工作有序开展。
(十一)加强安监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安全监管队伍素质提升工程,要继续充实和稳定安全监管力量,加大投入,落实基层安监人员的岗位津贴。要加强安监队伍专业知识的更新和培训,不断提升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规范完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部位专项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加大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的投入,及时组织开展应急救援演练,进一步增强应对和处置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能力。
四、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民安全素质
(十二)大力实施安全文化建设。以安全生产月等活动为载体,紧密围绕“加强安全法治、保障安全生产”的主题,加强对安全生产理念、法律法规和常识技能的宣传,加大安全生产重大活动、典型案例和特色做法的宣传报道力度。深入开展企业全员安全培训,重点加强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高危行业企业员工的安全培训,进一步强化全社会安全法治意识。继续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及安全社区的创建活动,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安全文化体系。
(十三)深入宣传贯彻新《安全生产法》。精心组织新修订《安全生产法》的宣传贯彻活动,深入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学习,细化落实我县《加强安全生产促进安全发展的实施意见》。通过专题学习、干部培训等平台开展领导干部相关法律知识培训;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主流媒体和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结合安全生产宣传月、职业病防治法宣传月活动和“六五”普法活动,充分利用志愿者协会进村入企开展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依法治安的强大舆论氛围,切实提高全民安全意识。
泰顺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