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仕政〔2018〕50号
各社区,各村,镇属各单位:
《泰顺县仕阳镇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已修编完成,并报县防指审批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预案要求,结合自身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仕阳镇人民政府
2018年3月6日
(此文件公开发布)
泰顺县仕阳镇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
1总则![]()
![]()
![]()
![]()
![]()
1.1编制目的
为做好防范和处置因暴雨、洪水、台风、干旱等造成的各种自然灾害和水利工程险情,保证防洪(台)抢险、抗旱救灾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用水,维护社会稳定,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浙江省防汛防台抗旱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泰顺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泰顺县防汛防台抗旱总体预案》、《泰顺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操作手册》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镇范围内洪涝台旱灾害和水利工程险情的预防及应急处置工作。
2概况
2.1地理环境
仕阳镇位于泰顺县南部,东邻雪溪乡,南界福建省柘荣县,西接龟湖镇,北靠三魁镇,镇政府驻地海拔310米,驻地距县城35公里。全镇地势东西高,中部低,全境多山,地处浙南沿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日照时数长。
2.2社会经济
2016年全县行政区划调整之后,现辖四个社区(仕阳社区、章成社区、章乡社区、万排社区),全镇共21个行政村,总人口2.8万,总面积89.6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0.9万亩,园地面积0.8万亩,林地面积9.2万亩,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真实写照。
2.3溪流分布
本镇境内主要有两大溪流、三大山坑。两大溪流:仕阳溪集雨面积达393平方公里,双涧溪集雨面积72平方公里,两大溪流控制集雨面积共为465平方公里。三大坑流:林垟坑、翁地坑、章坑,本境内控制流域属于三都湾水系,境内溪流主要特点是受地形影响,溪谷狭窄,基岩裸露,河床坡降大,源短流急,洪水暴涨暴落,冲刷力大,洪水滞留时间短。
2.4水文特征及历史灾害
2.4.1气象
泰顺县仕阳镇位于我省东南浙闽沿海地区,属副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8.5℃;极端最高气温38℃,极端最低气温-5.6℃,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多年平均风速1.5m/s。
2.4.2暴雨成因
泰顺县仕阳镇地处低纬度,属暖温多雨气候。全年可分为梅汛期、台汛期、非汛期,全年降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每年春末夏初(4月15日~7月14日)为梅汛期,本期的副热带高压逐渐加强,北方冷空气不断南下,与南方湿热空气遭遇形成静止锋,天气连续阴雨,俗称梅汛期;夏秋季节(7月15日~10月15日)为台汛期,本期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晴热为主,局部雷阵雨,同时由于热带风暴和台风活动频繁,热带风暴或台风夹带大量湿热气团往往造成短历里大暴雨或特大暴雨;10月16日至次年4月14日为非汛期,此时受冷高压控制,气候干燥少雨,除北方冷空气团南下遇南方湿热气团造成雨雪天气之外,基本以晴好天气为主。
2.4.3灾情摘录
1、1973年10月10日第15号台风侵袭,暴雨历时4个多小时,溪水暴涨,镇政府所在地最高洪水水位高达8-9米,冲毁房屋4榴,受淹民房100多榴,其水灾成因主要是降雨量大,集雨面积广,暴雨历时长,发灾前长期下雨,同时泄洪不畅,洪水导致河床水位上涨2米多,最终形成洪灾。
2、2006年8月11日“桑美”台风过境,引发洪水,溪水漫过下沙江路面2米多,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在镇政府防汛指挥部有力指挥下,全体干部极力配合,及时转移、疏散受灾人群,未造成人员伤亡。据传说历史上明清时期的一次特大洪灾中,溪东村本是溪滩称为“排心”,是洪水把夏沙港村100余户人家冲毁,汇集成溪东村,当时洪水水位高达20多米。
3、2015年8月8日第13号台风“苏迪罗”,对我镇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当地老人说是70年一遇的台风,泰顺县平均雨量达到333.51毫米,其中最大降雨站点万排过程雨量达651.5毫米,镇内各地出现几百处滑坡、泥石流、山洪、塌方等给我镇造成了严重灾害和经济损失。
4、2016年9月15日第14号台风“莫兰蒂”,泰顺县各地普降暴雨、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9月13日13时至9月16日10时全县平均雨量279.1毫米,其中9月15 日08:00至13:00时段累计平均雨量128.4毫米。受台风带来的严重影响,上游的短时强降雨汇集流入仕阳溪,导致河床水位迅涨,溪东村下沙江、朝阳村垟溪尾等2个村民房被淹,最高处达二楼地板,镇政府、银行等公建单位被淹,经济损失巨大。台风灾害发生后,我镇高度重视,明确任务,落实责任,迅速组织人员设备投入抢险救灾工作,各项防御工作有序展开,众志成城搏击风浪,泰顺县干部和广大群众,谱写了一曲宏伟的抗台之歌。
3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3.1组织机构
镇本级设立泰顺县仕阳镇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以下简称镇防指),镇防指下设仕阳社区、章乡社区、章成社区、万排社区等四个防汛防台抗旱分指挥部。
3.1.1镇防指
指 挥:夏荣涛
副指挥:吴先元、林其展、卢晓平
成 员:蓝丽娜、毛铁军、彭旦东、何守全、吴章念
金江斌、罗正领、林全环、董步忠、林劲生
苏苗通、董冰峰、夏贡生、潘雪剑、罗雅恋
林先永、谢小玲、徐少华、郑道东、潘立辉
郑少力、龚婉婷、潘 妮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综合组、监测预警组、人员转移组、抢险救援组、宣传报道组、后勤服务组6个应急工作组。指挥部办公室设在镇办公室,主要负责指挥部的日常工作。启动应急预案后,镇防指中心设在镇四楼会商室,负责总体防御部署、调度等工作。
3.1.2 仕阳社区防汛防台抗旱分指挥部
姓 名 | 职 务 | 手机 (短号) |
薛曙明 | 指挥 | 13858802020(622020) |
杨财长 | 副指挥 | 13958989802(679802) |
刘 欣 | 成员 | 13736979783(679783) |
林先永 | 成员 | 13858809977(659977) |
林长绍 | 成员 | 18858847998 |
林延齐 | 成员 | 13858815193(665193) |
林实坚 | 成员 | 13958981296(661296) |
林全法 | 成员 | 15858736663(666663) |
徐细娇 | 成员 | 13706612128(672128) |
杨舒雅 | 成员 | 15858730399(695399) |
章汉著 | 成员 | 15058391180(691180) |
许文祥 | 成员 | 15869421183(581183) |
张传晓 | 成员 | 18072166221 |
李建平 | 成员 | 13706612128(672128) |
3.1.3章乡社区防汛防台抗旱分指挥部
姓 名 | 职 务 | 手机 (短号) |
潘 礼 | 指挥 | 13758804488(694488) |
蓝丽娜 | 副指挥(机动) | 13858812026(672026) |
胡叙如 | 成员 | 13587653165 (693165) |
董良春 | 成员 | 13858806833(686833) |
林大辉 | 成员 | 13958983438(663438) |
梅丛冰 | 成员 | 15167823552(623552) |
陈继朝 | 成员 | 17858477363(687363) |
吴治中 | 成员 | 13567735666(625666) |
林晓春 | 成员 | 13858819808 (619808) |
蓝 芳 | 成员 | 15167856039(646039) |
3.1.4章成社区防汛防台抗旱分指挥部
姓 名 | 职 务 | 手机 (短号) |
王玉旦 | 指挥 | 13567738063(661063) |
吴 涛 | 副指挥 | 13958997776(667776) |
董敏敏 | 成员 | 13806819680(689680) |
董晓云 | 成员 | 15888494712(694712) |
翁璐璐 | 成员 | 13958996658(696658) |
胡晶晶 | 成员 | 13957725920(555920) |
何继波 | 成员 | 13857740254(610254) |
季李勋 | 成员 | 15658639611 |
林莉莉 | 成员 | 15988713307(693307) |
蔡祈敏 | 成员 | 18815099258(669258) |
3.1.5万排社区防汛防台抗旱分指挥部
姓 名 | 职 务 | 手机 (短号) |
黄尚月 | 指挥 | 13958987017(657017) |
毛铁军 | 副指挥(机动) | 13758800202(660202) |
包日增 | 成员 | 13958995519(695519) |
吴恒朴 | 成员 | 13600658194(668194) |
潘雪剑 | 成员(机动) | 15058766900(556900) |
彭登智 | 成员 | 13656523603(673603) |
李 威 | 成员 | 15058391360(621360) |
3.2工作职责
3.2.1镇防指及社区分防指主要工作职责
1、在上级防指统一组织指挥下,负责本地区防汛防台抗旱与抢险救灾避险的具体工作;
2、负责制定本级防汛防台抗旱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总结;修编本级防汛防台抗旱总体预案及防御台风预案、防御山洪与地质灾害预案、重要江河防洪预案、人员转移避险预案、工程抢险与应急救援预案等专项应急预案;
3、负责组织落实各村级防汛防台抗旱负责人和各网格责任人,明确职责,签订责任书,组织培训和演练,并落实有关报酬;
4、按照管理权限,负责组织开展本地区小型水库、山塘、堤防、堰坝等设施的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置;
5、按照上级要求,配合民政、建设等部门开展农村住房防灾能力调查和避灾场所建设及认定,督促指导农户对存在安全隐患、防灾能力偏低的住房进行加固维修、重建或搬迁,并加强避灾场所维护管理;
6、负责做好监测预警工作,补充加密监测预警网络,做到监测预警全覆盖,及时将灾害性天气预报和水雨情预警信息传递到村级防汛防台抗旱负责人和各网格责任人;
7、负责组织落实群众转移和安置工作,按照预案和“不漏一处、不存死角”的要求,做好人员避险转移和安置工作;
8、负责辖区内山洪与地质灾害易发区特别是在山区和沿河岸修路、建房等在建工程和洪涝台影响期间乡村公路的安全监管工作,负责已发生山洪与地质灾害或乡村公路因灾中断等危险区域警示牌设置,并组织人员监管;
9、负责组建防汛防台抗旱抢险救灾队伍,按规定储备防汛防台抗旱物资,并开展抢险救援和自我防范知识培训;
10、负责洪涝台灾情及有关信息的统计、核实和上报;
11、负责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向易受洪涝台和地质灾害影响的群众发放明白卡,组织开展防灾救灾演练,提高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12、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3.2.2镇及社区防指办主要工作职责
1、负责本级防指日常工作,贯彻执行上级有关防汛防台抗旱政策法规和指令;
2、负责组织起草本级防汛防台抗旱中长期规划、年度工作计划总结;
3、负责组织起草本级防汛防台抗旱总体预案及防御台风、山洪与地质灾害、沿重要江河防洪、人员转移避险、工程抢险与应急救援等专项应急预案;
4、协调联络有关成员单位做好防汛防台抗旱工作,具体组织防汛防台抗旱检查,督促各行政村、社区及有关网格落实防汛防台抗旱安全措施,会同有关单位查处督办各类威胁防汛防台抗旱安全事件;
5、负责汛期防汛防台抗旱值班工作,掌握雨情、水情、工情、灾情和防汛防台抗旱工作动态,当好本级防指领导参谋;
6、负责本级防汛防台抗旱物资储备、管理和调度;
7、负责本级洪涝台灾害统计、核查、上报和总结评估;
8、做好本级防指及上级交办其他工作。
3.2.3村级防汛工作组组成及职责
建立村级自防机制:各村、单位要负责建立村级防汛小组,成立民兵突击队。各水库、山塘、防洪堤、地质灾害点等由各村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并落实专人定期巡查上报。
3.2.4村级防汛防台抗旱组织主要职责
1、协助当地政府开展防汛防台抗旱与抢险救灾避险的具体工作;
2、当接到灾害性天气预报、水雨情预警信息时,负责通知本级防汛防台抗旱负责人和各网格的联络员、监测员、巡查员、预警员等责任人进岗到位,做好人员转移等防御准备,将预警信息传递到户到人;
3、当接到上级人员转移命令和地质灾害险情报告时,协助做好人员转移的具体工作;当出现交通、信息中断或突发险情时,按村级预案实施自主转移。实施转移前,及时发出转移信号,明确人员转移时间、地点、路线、召集人和注意事项,迅速将危险区域群众转移至安全的避灾场所;
4、当洪涝台和地质灾害发生时,发动群众及时开展抢险救灾和自救互救,并及时将灾情报告上级防指;
5、开展防汛防台抗旱知识宣传,重点做好人员避险转移方案和群众自防自救知识宣传,开展人员转移演练;
6、做好村级灾情统计、核实、上报,还有救济救助工作。
7、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3.2.5村级防汛防台抗旱责任人主要职责
1、村级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本级防汛防台抗旱工作,主持本级防汛防台抗旱工作组工作;具体负责责任区网格划定和管理;协助当地政府开展防汛防台抗旱与抢险救灾避险的具体工作。
2、驻村指导员:协助上级联系片领导及村级防汛防台抗旱工作组做好本村防汛防台抗旱工作;参与村级汛期检查,了解掌握本辖区防汛防台抗旱重点工程、重点部位及危房户等,对存在问题的,督促检查整改到位;负责上情下达和下情上报工作。
3.3责任区网格相应责任人主要职责
1、自然村防汛防台抗旱联络员:负责接收上级有关防汛防台抗旱信息,并将预警信息及时传达到户到人;当发现本自然村范围内出现洪涝台灾害前兆时,及时发出预警信息,组织动员危险区域内群众转移到安全场所,并及时报告村级防汛防台抗旱工作组或负责人或镇级防指;当本自然村出现洪涝台灾害时,应立即组织抢险救援,并及时报告村级防汛防台抗旱工作组或负责人或镇级防指,必要时可请求上级支援;协助当地政府做好人员转移工作;汛期须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
2、企事业单位防汛防台抗旱联络员:负责接收上级有关防汛防台抗旱信息,并将预警信息及时传达到户到人;当发现本单位出现洪涝台灾害前兆时,及时发出预警信息,组织动员危险区域内群众转移到安全场所,并及时报告村级防汛防台抗旱工作组或负责人或镇级防指;当本单位出现洪涝台灾害时,应立即组织抢险救援,并及时报告村级防汛防台抗旱工作组或负责人或镇级防指,必要时可请求上级支援;协助当地政府做好人员转移工作;汛期须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
3、水库山塘巡查员:按规定开展水库山塘的日常巡查监测,非汛期每15天不少于一次,汛期每3天不少于一次。强降雨或高水位时,须每天24小时驻库巡查;做好监测巡查记录,按时上报,并保管好巡查监测资料;及时掌握动态信息,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分析原因,并及时报告,必要时请求上级派水利技术人员诊断;具体落实水库山塘有关保安措施,配合镇政府及相关部门开展抢险工作;及时制止危害水库安全行为,难以制止的要及时向行政责任人和主管部门报告;参加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举办的水利工程安全管理知识培训等;汛期须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
4、堤防巡查员:按规定开展堤防的日常巡查监测,每天至少巡查一次,重要堤防高水位时,须实施拉网式巡查;做好监测巡查记录,按时上报,并保管好巡查监测资料;及时掌握动态信息,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分析原因,并及时报告,必要时请求上级派水利技术人员诊断;具体落实堤防有关保安措施,配合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开展抢险工作;及时制止危害堤防安全行为,难以制止的要及时向行政责任人和主管部门报告;参加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举办的水利工程安全管理知识培训等;汛期须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
5、山洪灾害预警员:负责当地雨情观测及相关设施的维护管理;接收上级雨水情信息;当观测到或接到可能出现致灾雨水情信息时,按预案向危险区域群众发出预警,并报告村级防汛防台抗旱负责人和镇级防指;协助当地政府做好人员转移工作,或按预案协助村级防汛防台抗旱工作组做好人员转移工作;参加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举办的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培训等;汛期须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
6、地质灾害监测员:按规定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日常监测巡查,及时发现变形情况,做好监测巡查记录,按时上报,并保管好监测巡查资料;一旦发现危险情况,及时报告,并配合镇政府及有关部门做好危险区域群众避险转移和自救互救工作;参加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举办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等;汛期须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
7、房屋保安联络员:配合上级开展住房防灾能力鉴定和危房排查,掌握危房的基本情况;接收洪涝台灾害预警信息,当接到可能出现导致房屋倒塌的灾害预警时,根据预案通知居住在危房内群众安全转移;参加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举办的房屋保安知识培训等;汛期须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
8、公路危险区巡查员:负责强降雨期间和之后一段时间辖区内公路安全巡查;一旦发现危险情况,及时设置警示标志,必要时在临近危险区域处,实施交通管制或疏导;参加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举办的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培训等;汛期须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
9、避灾场所管理员(联络员):负责避灾场所日常管理和避灾人员基本生活必需品的储备;接到洪涝台灾害预警,及时做好接纳避灾人员准备;做好避灾人员登记和物品发放工作,确保避灾人员有食物供应、有休息地方、伤病能及时治疗;开展防灾知识宣传,掌握避灾人员动态,做好思想工作,确保稳定;参加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举办的避灾场所安全管理知识培训等;汛期须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
4灾害等级划分标准
按照洪涝台旱灾害和水利工程险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分为特大紧急情况(Ⅰ级)、重大紧急情况(Ⅱ级)、较大紧急情况(Ⅲ级)和一般紧急情况(Ⅳ级)四个等级。
4.1 特大紧急情况(Ⅰ级)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为特大紧急情况:
(1)县气象台预报热带气旋将特别严重影响我县。
(2)本镇范围内24小时降雨量已超过150毫米,并且县气象台预报未来24小时仍将持续。某一区域出现短历时强降雨,3小时超过180毫米,并出现特别重大灾害。
(3)仕阳溪、章坑溪及支流水位达二十年一遇洪水位以上。
(4)小(一)型水库发生重大险情,并危及公共安全。
(5)有重要保护目标的堤防发生决口,并严重危及公共安全。
(6)较大范围内,连续干旱70天以上,农作物受灾面积占总播种面积40%以上;饮水困难人数超过全镇人口的10%。
![]()
![]()
4.2重大紧急情况(Ⅱ级)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为重大紧急情况:
(1)县气象台预报热带气旋将严重影响我县。
(2)本镇范围内24小时降雨量达100-150毫米,并且县气象台预报未来24小时仍将持续。某一区域出现短历时强降雨,3小时达150-180毫米,并出现重大灾害。
(3)仕阳溪、章坑溪及支流水位高于十年一遇洪水位,低于二十年一遇洪水位。
(4)小(二)型水库发生重大险情,并危及公共安全;小(一)型水库发生险情。
(5)有重要保护目标的堤防发生决口,并危及公共安全。
(6)较大范围内,连续干旱50天以上,农作物受灾面积占总播种面积30%以上;饮水困难人数超过全镇县人口的7%。
4.3较大紧急情况(Ⅲ级)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为较大紧急情况:
(1)县气象台预报热带气旋将影响我县。
(2)本镇范围内24小时降雨量达80-100毫米,并且县气象台预报未来24小时仍将持续。某一区域出现短历时强降雨,3小时达100-150毫米,并出现较大灾害。
(3)仕阳溪、章坑溪及支流水位高于五年一遇洪水位,低于十年一遇洪水位。
(4)山塘发生严重险情且危急村庄居民安全,小(二)型水库发生险情。
(5)有重要保护目标的重要堤防等发生严重险情。
(6)较大范围内,连续干旱30天以上,农作物受灾面积占总播种面积15%以上;饮水困难人数超过全镇人口的4%。
![]()
![]()
4.4一般紧急情况(Ⅳ级)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为一般紧急情况:
(1)县气象台预报热带气旋将影响我县的局部地区。
(2)本镇范围内24小时降雨量达50—80毫米,并且县气象台预报未来24小时仍将持续。某一区域出现短历时强降雨,3小时达50-100毫米,并出现一般灾害。
(3)仕阳溪、章坑溪及支流水位低于五年一遇洪水位。
(4)山塘发生险情。
(5)有重要保护目标的重要堤防等发生险情。
(6)较大范围内,连续干旱20天以上,农作物受灾面积占总播种面积10%以上;饮水困难人数超过全镇人口的1%。
5危险区、警戒区划分
主要是小流域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隐患点、病险山塘下游区域及低洼地带等。
5.1划分标准
以本镇流域内多年时段降水排频计算的洪水发生频率作为划分区域的参考指标,在调查历史洪水灾害发生区域的基础上,挨家挨户的调查和当地老百姓的反映,结合气候、地形地质条件、河道工况改变、人员分布等,分析山洪灾害可能发生的类型、程度及影响范围,合理、定性划分危险区、警戒区、安全区。具体划分原则如下:
危险区:防洪能力在10年一遇以下(含10年一遇)的区域。遭遇10年一遇以上洪水时,直接受洪水威胁,极易造成人员伤亡以及房屋、设施严重破坏的易受灾区域。
警戒区:防洪能力在10年一遇以上,20年一遇(含20年一遇)以下的区域。
安全区:防洪能力在20年一遇以上的区域。遭遇20年一遇以下洪水时,居住相对安全,生产活动基本不受影响的区域。
6预警程序
建立完善防汛防台抗旱应急响应机制,并逐步达到“镇自为战、村自为战”要求。镇防指在收到防汛(水利)、气象、国土等部门发送的雨水情、风情及地质灾害等预警信息后,将预警信息通过短信等系统传递到各社区分指挥部及村级防汛防台抗旱工作组;村级防汛防台抗旱工作组将预警信息以短信或电话方式传递到各网格责任人;最后各自然村、居民区、企事业单位等网格责任人将预警信息传递到户到人,不留死角。其他网格责任人立即进岗按各自职责开展各自工作。
6.1预警标准
预警等级分为红、橙、黄、蓝四个等级,分别对应特大紧急情况(Ⅰ级)、重大紧急情况(Ⅱ级)、较大紧急情况(Ⅲ级)和一般紧急情况(Ⅳ级)。
6.2预警程序
县气象部门通过短信平台发布未来灾害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到镇防指,镇气象协理员负责接收并报告镇防指成员及社区防指办。未来灾害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包括:台风预报信息、短历时强风暴雨预报信息、未来24小时强降雨预报信息等。
县防汛部门通过短信平台、电话等方式发布当前(已发生)雨情、水情预警信息及未来水情预报预警信息到镇防指办。
县国土部门通过短信平台、电话等方式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到镇防指,由镇级小流域山洪地质灾害防灾责任人负责接收并报告镇防指成员及办事处防指办。
镇防指及社区防指办在收到以上各部门的预警信息后,按预案及时作出部署,并向可能受影响地区的村级防汛防台抗旱工作组及有关责任人发出预警;村级防汛防台抗旱工作组按预案组织开展防汛防台抗旱应急工作,并通知有关负责人及各网格责任人上岗履行职责。
当巡查员、监测员、预警员等网格责任人发现可能出现致灾洪涝、险情等时,立即向村级防汛防台抗旱工作组负责人和镇级防指或社区防指办报告;镇防指或社区防指办和村级防汛防台抗旱工作组及时作应急处置,并视情况决定是否启动人员转移预案,并向上级防指报告。
当出现洪涝台灾害征兆或出现险情、灾情时,镇防指和社区防指办及村级防汛防台抗旱工作组按照预案和“镇自为战、村自为战”的要求,及时处置,并及时向上级防指报告。当山塘水库、堤防出现险情时,立即组织当地及临近抢险力量投入抢险,并向县级防指及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请求派出水利技术人员赴现场指导抢险。当出现有人被洪水围困以及被山体滑坡、泥石流、倒塌房屋掩埋等时,及时组织解救。必要时请求上级防指支援。
6.3仕阳镇防汛防台抗旱监测预警工作流程图
6.4预警方式及信号
镇到各社区防指办及行政村的预警方式采用手机短信、电话等方式;行政村到防汛网格责任人的预警方式采用短信、手机、电话等方式;防汛网格责任人到户到人的预警方式采用手持喇叭、铜锣等方式。
7应急响应行动及措施
7.1四级应急响应
7.1.1启用条件
发生一般紧急情况或县防指启动防汛或防台Ⅳ级响应。
7.1.2响应行动
1、镇防汛办加强24小时值班,密切关注气象信息、监视台风天气动向
2、通知各社区、各村各单位进行防汛防台抗旱检查。重点是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山塘水库、薄弱堤防、各类危房等。
3、对有关农业生产进行合理安排。做好农业抢收、大棚防涝防风措施。
4、检查调试防汛会商系统。
7.2三级应急响应
7.2.1启用条件
发生较大紧急情况或县防指启动防汛或防台Ⅲ级响应。
7.2.2响应行动
1、防汛办主任进岗,部署重点防御工作,通知外出负责人立即返回。
2、驻村干部督促各村开展工作,广播暴雨或台风信息,提醒群众和有关企业做好防汛防台抗旱准备。
3、检查各村防汛责任人、预警员、应急抢险队人员到岗情况和物资落实情况。
4、对于防汛、防台台任务重的村,驻村干部提前下村,指导组织防御工作。
5、防台三级响应的情况下,组织撤离水上作业人员,做好其余各类相关人员的撤离准备。
6、做好城镇、危房、仓库、交通道路、户外广告牌、高空设施等公用设施的保安加固措施。
7、落实水库、堤塘、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制度,预泄高水位库塘,对险工险段、在建工地落实应急度汛措施。
8、上报人员转移、抢险队组织、防汛物资等情况。
7.3二级应急响应
7.3.1启用条件
发生重大紧急情况或县防指启动防汛或防台Ⅱ级响应。
7.3.2响应行动
1、镇防汛指挥进岗,应急办事机构开始工作,对全社区防汛防台抗旱工作作出部署,发放警报。
2、各抢险队员集结待命,全体机关干部进岗,下派防汛工作组到各村检查督促指导。
3、小流域、地质灾害、山塘水库巡查预警系统开始运作。
4、当启动防台二级响应或险情发生可能危及人员安全时,按《人员转移预案》要求组织各类人员紧急转移。
5、幼儿园和学校停课、关停旅游景点,对重点地段实行交通管制。
6、定时上报:人员转移、抢险队组织、防汛物资、避灾场所使用、水工程运行、灾情等情况。
7.4一级应急响应
7.4.1启用条件
发生特大紧急情况或县防指启动防汛或防台Ⅰ级响应。
7.4.2响应行动
1、镇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到岗,必要时分赴一线指挥。各驻村干部到各村一线,重点落实人员转移工作和灾害预警工作。
2、各抢险队伍随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快速反应抢险,尽量减少人员流动。
3、对山地灾害、各类危房人员撤离进行排查。新发生的险情可能危及人员安全时,按《人员转移预案》要求组织各类人员紧急转移。
4、特别注意控制诱发灾害:维护治安、防范传染病、基础设施失事及其他次生灾害。
5、每三小时汇总上报一次汛情、工情、灾情、民情等信息,宣传报导防汛动态、先进事迹。
7.5警报解除
1、结束应急响应:梯次降低应急响应等级,直至结束应急响应,停止执行相应措施,防止各种次生衍生灾害。
2、救灾:做好灾区生活供给、卫生防疫、救灾物资供应、治安管理、学校复课、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等。
3、救济救助:及时调配救灾款物,解决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保证灾民有粮吃、有衣穿、有房住
4、卫生防疫:抢救伤病员,消毒处理污染源,处理疫情、病情,防止疫病的传播、蔓延
5、水毁工程:尽快修复水利、交通、电力、通信等水毁工程,恢复主体防洪功能和水源供应
6、结束:补充消耗的防汛抢险物料,按规定补偿应急措施给群众造成的损失。
8保障措施
8.1通信与信息保障
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手机短信、乡村广播系统、扩音喇叭、铜锣等手段发布信息,通知群众快速撤离,确保人民生命的安全。
8.2 应急力量保障
镇人武部建立以民兵为骨干力量的机动抢险队伍,各行政村根据实际,建立以民兵及村组干部为主体的抢险队伍及群众抢险队伍,用于本区域抢险救灾需要。
镇防指根据实际,建立临时抗旱服务队伍,在干旱时期直接为受旱地区农民提供流动灌溉、生活用水,维修保养抗旱机具,租赁、销售抗旱物资,提供抗旱信息和技术咨询等方面的服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汛抗洪和抗旱救灾的义务。各行政村应织织动员广大群众投入防汛抗旱救灾工作。
![]()
![]()
8.3 治安保障
镇人武部做好水旱灾区的治安管理工作,依法严厉打击破坏防台抗旱救灾行动和工程设施安全的行动,保证抗灾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负责组织搞好防汛抢险、分洪时的戒严、警卫工作,维护灾区的社会治安秩序。
![]()
![]()
8.4 物资保障
镇政府按照有关规定,每年储备必需的防汛防旱物资,用于本区域的抢险救灾需要。各行政村根据实际情况各自储备必要的防汛防旱物资。
![]()
![]()
8.5 资金保障
镇财政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防汛防台抗旱资金,用于本行政区域内防洪工程建设和遭受严重水旱灾害的工程修复补助。
![]()
![]()
8.6 避灾场所保障
(详见附件1:仕阳镇各村基本信息、避灾安置场所、灾情统计员一览表)
![]()
![]()
8.7 电力保障
镇配备发电机,遇突发事件,全力保障抗洪抢险抗旱救灾等方面的供电需要和应急救援现场的临时供电。
![]()
![]()
8.8 技术保障
1、建立简易雨、水情信息监测预警系统,掌握水雨情、工情信息。
2、完善县、镇防指之间的防汛异地会商系统和视频到村系统,实现各级防汛抢险救灾信息的共享。保持视频会商系统24小时保持畅通。启动应急响应期间,确保2个以上工作人员在视频会商系统办公室值班,设置AB岗。
![]()
![]()
8.9 宣传、培训与演练
镇防指加强防汛防旱及避险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能力。定期与不定期进行防汛有关知识培,每年汛前至少组织一次培训。培训工作做到分类指导、考核严格,保证培训工作质量。仕阳镇防汛应急分队每年进行一次水上救援训练和预防地质灾害的应急救援训练。
镇防指定期举行不同类型的应急演习,以检验、改善和强化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能力。抢险队伍针对当地易发生的各类险情有针对性地每年进行抗洪抢险演习。积极参与县防指负责组织的多个部门联合进行的专业演练。
9 仕阳镇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名单
部 门 | 指 挥 部 内部职务 | 姓 名 | 职 务 | 主 要 职 责 |
指挥部 领 导 | 指挥 | 夏荣涛 | 镇长 | 全面负责本级防汛防台抗旱工作,主持本级防指工作,研究落实防汛防台抗旱措施,负责召集成员会议、会商会议,签发防汛防台抗旱指令。 |
副指挥 | 吴先元 | 人大主席 | 协助指挥工作,负责分管工作。 | |
林其展 | 党委副书记 | 协助指挥工作,负责分管工作。 | ||
卢晓平 | 副镇长 | 协助指挥工作,负责分管工作。 | ||
指挥部 办公室 | 主任 | 卢晓平 A1 | 副镇长 | (综合协调岗位)负责乡级防指日常工作,当好乡级防指参谋,并贯彻落实上级和本级防指指令。 |
副主任 | 夏贡生 B1 | 水利员 | (综合协调、抢险救灾岗位)协助主任工作,负责灾情汇总上报县防指。 | |
谢小玲 | 章成社区灾情统计员 | (灾情统计与信息报送岗位)负责灾情信息收集和统计报送工作。
| ||
董冰峰 | 万排社区灾情统计员 | |||
龚婉婷 | 章乡社区灾情统计员 | |||
罗雅恋 | 仕阳社区灾情统计员 |
部 门 | 指 挥 部 内部职务 | 姓 名 | 单位/职务 | 主 要 职 责 |
监测预警组 | 组长 | 苏苗通 | 办公室主任 | 负责建立本辖区监测预警网络,负责汇总防汛防台抗旱动态,发布汛情、灾情及有关信息,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本级防指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
成员 | 郑道东 | 办公室副主任 | ||
许婷婷 | 文书 | |||
人员转移组 | 组长 | 吴先元 A3 | 人大主席 | 负责组织危险区域人员转移和人员安置工作。 |
成员 | 彭旦东 | 派出所所长 | ||
吴章念 | 住建所所长 | |||
罗正领 | 镇消防中队长 | |||
抢险救援组 | 组长 | 林其展 B3 | 党委副书记 | 负责工程安全管理和抢险队伍,根据险情、灾情,组织抢险救援。 |
成员 | 彭旦东 | 派出所所长 | ||
何守全 | 国土所所长 | |||
林闽霞 | 民兵应急排副队长 | |||
宣传报道组 | 组长 | 蓝丽娜 A4 | 党委委员 | 负责组织宣传报道防汛防台抗旱工作动态、先进事迹等,编发简报,接待新闻记者。 |
成员 | 杨舒雅 B4 | 文体中心副主任 | ||
郑少力 | 镇团委副书记 | |||
后勤服务组 | 组长 | 毛铁军 A5 | 人武部部长 | 负责本级防指及各工作组的后勤生活保障、物资的调配,接待上级防汛防台抗旱工作组、慰问团等。 |
成员 | 董步忠 B5 | 镇总工会主席 | ||
徐少华 | 镇妇联主席 |
注:1、实行AB岗制度:当A因故无法到岗履职时,可由B兼管A的工作,同理亦可由A兼管B的工作。上表中A1和B1互为AB岗,A2和B2
互为 AB岗,依次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