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泰卫党〔2018〕14号
各乡镇卫生计生办(或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各卫生计生事业单位,局属各科室:
经局党委研究同意,现将中共泰顺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委员会《全县卫生计生系统深入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和“铁腕纠四风、重拳治怠政”作风建设活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结合实际,制订活动实施方案,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全县卫生计生系统深入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和“铁腕纠四风、重拳治怠政”作风建设活动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和“铁腕纠四风、重拳治怠政”作风建设的部署要求,深化“效能革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深入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的实施方案》(泰委发〔2018〕8号)、《关于开展“铁腕纠四风、重拳治怠政”作风建设活动的实施意见》(泰委发〔2018〕9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卫生计生工作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总书记“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以服务企业和民生需求为导向,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突破口,以深化“效能革命”为切入点,铁腕纠治“四风”问题,重拳破解消极怠政,着力整治“为官不为”“中梗阻”等作风顽疾,杜绝弹性执法、选择性执法,重点解决全系统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全面促进干部作风明显转变、执行能力明显增强、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服务质量明显提升。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抢抓发展机遇,达到工作觉悟不断提升、业务能力不断增强、工作作风务实高效的目的,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牢固树立卫生计生系统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为建设“健康泰顺”提供有力保障。
二、工作重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局驰而不息正风肃纪,深入整治慵懒散、慢作为、不作为和乱作为“四类”作风问题,作风建设取得重大成效,但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四风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少数党员干部不担当不作为,甚至以权谋私乱作为,影响行政效能,破坏营商环境。各单位领导干部必须带头转变作风,形成“头雁效应”,各级党组织必须积极作为,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抓好作风建设,着力解决好以下突出问题:
(一)执行不力的问题。重点治理大局意识不强,政令不畅,有令不行;对上应付,对下敷衍,对上级的决策部署置若罔闻,对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不担当,习惯于推诿扯皮、借机拖拉,我行我素,自由散漫;对上级特别关注的应急性工作表现麻木,行动迟缓,效率不高等问题。
(二)服务不优问题。重点整治宗旨意识不强,没有正确摆正位置,服务不主动、办事效率低,群众观念淡漠,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最多跑一次”改革措施落实不到位,政策不透明,“只微笑不服务”,“只服务不微笑”,将“管卡压”变成“推饶拖”,企业和群众办事就医难等问题。
(三)作风不实的问题。重点整治责任意识不强,作风不实、弄虚作假、虚报浮夸,工作不在状态、得过且过,好于包装、善于做表面文章,遵守纪律不严、精神状态不振,热衷于搞轰动效应、不讲实际效果等问题。
(四)行为不廉问题。重点整治廉洁自律意识不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接受管理服务和采购对象宴请、收受节礼,利用职权在企业搭股经商,向企业借款,乱收费、乱摊派,收受赞助和回扣,随意性执法、选择性执法、执法行为不规范及行政自由裁量权过于宽泛等问题。
三、主要内容
(一)开展“深化改革优环境”专项活动
严格落实“三个一律”规定,除国家、省、市统一部署和实名举报投诉外,不对规上企业、重点招引企业随意开展行政执法活动,坚决杜绝随意性执法、选择性执法和对企业威胁刁难、打击报复。积极开展对医疗产业投资的政策咨询、解读和引导,建立卫生计生审批窗口首席代办联络员和代办联络员日常工作机制,对医疗产业投资项目实行保姆式服务。进一步精简卫生计生涉批事项和材料申报,深入推进互联网“不见面”审批,通过“互联网+卫计政务”新模式,全力推进审批事项向“零跑”迈进。开展卫生计生政策专项清理,为提升我县营商环境提供有效制度保障。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和工程建设项目服务,缩短采购和审批审核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做好对重点企业人员的优质医疗服务。规范信用“红黑名单”,严格落实信用管理清单制度。加强省县级医院重点专科和优势学科建设,推进“双下沉、两提升”工作和县域医共体建设,营造宜居宜业环境。
(二)开展“民生服务再提升”专项活动
启动新一轮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在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推广预约诊疗服务,自助服务机、床旁结算、支付宝结算等便捷服务方式,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强化对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的指导,加强医疗技术事中事后监管,规范医疗执业行为,提升医院医疗质量。推广星级预防接种门诊创建,推广“互联网+智慧”接种活动。加强卫生应急体系和核心能力建设,提升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水平。构筑全县分级诊疗信息化体系,实现全县公立医疗机构检查就诊情况查询、缴费结算、挂号预约,签约服务、转诊等功能一卡通。鼓励、支持社会办中医工作,主动提供相应政策咨询和人才技术培训,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深入推进省级中心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健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户籍人口规范签约率达到35%以上。加强免费避孕药具管理规范化建设,育龄群众免费避孕药具获得率达90%以上。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积极开展计划生育扶助保障专项督查工作。加强质控监督管理,提升急救技能和服务水平。建立《出生医学证明》电子化档案,方便群众查询利用。进一步规范和优化病残儿童医学鉴定工作流程。完善创卫长效机制,推进卫生乡镇创建,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广泛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医院、社区、家庭等建设,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打造健康营商氛围。
(三)开展“规范服务提形象”专项活动
以强化管理、改善服务、提升水平、塑造卫生计生形象为目标,在卫生计生系统深入开展“微笑服务·温馨计生·和谐卫生”工作。通过文明用语、举止得体、态度和蔼、礼貌待人、规范服务,完善设施等措施,实现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的目标,努力把卫生计生窗口打造成为审批效率高、服务水平好的文明和谐单位(窗口)。力争实现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结果“零投诉”;力求使“微笑服务·温馨计生·和谐卫生”工作深入人心,获得社会普遍赞誉,使卫生计生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
医疗卫生单位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把用心温馨优质服务贯穿于医疗卫生服务的全过程。优化服务流程,方便群众办事就诊。完善“一站式服务”、“首问首诊首诉负责”等制度,重点抓好医院挂号、收费、药房、门诊等。从制订方便群众办事就诊的业务流程、符合群众需求的工作制度入手采取综合措施,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改善服务设施、美化服务环境、方便群众办事就诊、缩短等候时间。通过开展“作风整治”活动努力打造“三好一满意”卫生行业。即: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流程,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做到“服务好”;加强质量管理,规范诊疗行为,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努力做到“质量好”;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大力弘扬高尚医德,严肃行业纪律,努力做到“医德好”;深入开展行风评议,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努力做到“人民群众满意”。
(四)开展“铁腕执纪纠四风”专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