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竹委〔2018〕57号
竹里社区党委,各党支部,村委会,乡属各单位:
现将《竹里畲族乡新一轮“整乡推进、整县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予以印发,请认真遵照执行。
附件:竹里畲族乡新一轮“整乡推进、整县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中共竹里畲族乡委员会
2018年7月23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竹里畲族乡新一轮“整乡推进、整县提升” 三年行动计划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省、市、县党代会精神以及省、市、县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精神,推动我乡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经研究,现制定全乡基层党建新一轮“整乡推进、整县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目标要求
立足我乡基层党建基础,明确全乡今后“整乡推进、整县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全域理念抓党建、以发展眼光促提升、以底线思维保基本、以均衡思想补短板,以钉钉子精神攻难点,坚持扬优势、补短板、创特色、上台阶,着力建强每个支部、抓好每个村,整乡整县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为打造美丽泰顺样板区。
坚持整体规划、系统推进。牢固树立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理念,推进农村、两新组织等各个领域统筹发展,乡、村两个层面齐头并进,组织、队伍、保障各项工作全面提升。坚持底线思维、高位要求。既严格落实“浙江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二十条”(以下简称“浙江二十条”)“温州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三十条”(以下简称“温州三十条”)的基本要求,又不断拉高工作标杆、提升工作层次,推动基层党建由底线型向发展型迈进。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结合红色领航“三创一转”行动,找准制约基层党建发展的关键点发力,深化“双整”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精准聚焦补齐短板,坚持示范带动,以点带面,逐村抓规范促提升,一年一个回合,三年一个周期,实现“螺旋式”提升。
二、目标任务
(一)工作目标。全面落实“浙江二十条”“温州三十条”,通过三年时间(2018年-2020年),实现基层党组织责任过硬、组织过硬、队伍过硬、服务过硬、业绩过硬、保障过硬,达到市级示范乡标准。
具体目标:
到2018年底,全乡建成1条示范带,1个示范村。
到2019年底,建成1条示范带,建成2个示范村。
到2020年底,全乡共建成2条示范带,3个示范村。
(二)建设要求
达标村。基本落实“浙江二十条”“温州三十条”,行政村党组织评分达到80分,没有出现“一票否决”情形。
提升村。全面落实“浙江二十条”“温州三十条”,行政村党组织评分达到90分,没有出现“一票否决”情形。
示范村。高标准落实“浙江二十条”“温州三十条”行政村党组织定级评分达到95分,没有出现“一票否决”情形,没有发生赴省进京重大集体访或进京非正常上访。
三、专项行动
在认真落实“浙江二十条”“温州三十条”“县十大任务”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和效果导向,明确主攻方向,通过集中开展七大行动,着力破解压力传导不到位、阵地建设不规范、制度执行不到位、队伍管理不严格、基层保障不足等难题。
(一)开展达标创建冲刺行动。要落实“四挂四战”工作机制,明确“一村一班子一目标一方案”,逐村制定下发任务指导书。要开展“晒目标、晒承诺,比进度、比成效”活动,逐村公开承诺,倒逼工作落实。要按照党建工作“一村一品”“一乡一品”要求,总结提炼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特色做法,每个村至少报送1个基层党建“特色品牌”做法。
(二)开展“美丽阵地”创建行动。各村党支部要组织村两委干部、党员群众对村级活动场所及周边环境进行集中整治行动,全面消除乱堆乱放、不整洁不规范等问题,努力把村级活动场所打造成“美丽阵地”。要组织开展“六有”阵地创建,各村要有效整合办公楼、便民服务中心、文化礼堂、居家养老中心等阵地资源,建好用好党群服务中心,按照“有鲜明标识、有工作制度、有学习资料、有电教设备、有宣传阵地、有使用计划”等“六有标准”逐村达标验收。
(三)开展制度落实规范行动。要对村级党组织落实“三会一课”“党性体检、民主评议”及组织生活会等基本制度定期检查,班子成员每月要对联系村“三会一课”记录本、远教学习记录本记录情况进行签阅。全面深化“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村党支部要制定年度“支部主题党日”计划,围绕5个规定动作、7项重点内容,组织党员开展集中活动。落实村务联席会议、“五议两公开”等制度,规范村党务政务财务“三务”公开,及时公开。
(四)开展为民服务提质行动。各村要严格落实坐班值班制度,确保村级活动场所365天有人在岗,有人办事。结合“四个平台”建设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及时更新民情档案,完善网格内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深化千名党员“亮身份、立家规、晒承诺、赛业绩”活动,推进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实现党员全员参与“全科网格”管理服务。全乡要建立96345党员志愿服务站和志愿服务队伍,各村要完善党员志愿服务站点,并开展好志愿服务活动。
(五)开展基层铁军锻造行动。要严格细化执行各村干部日常管理考核制度,制定村级事务小微权力清单,规范村干部用权。完善党员教育管理“红色驿站”建设,细化党员先锋指数“实事积分”考评制度,注重警示党员教育转化,加强流动党员服务沟通,健全迁入党员积分考评,真正发挥“红色驿站”综合施策、分类教育、双重管理、动态管控的作用。深化“我是党员,向我看齐”行动,在全体党员中开展“服务中心我带头我承诺”活动,推动广大党员在服务“最多跑一次”“四个平台”建设、“拆治归”等中心工作中率先垂范、做好表率。
(六)开展集体经济壮大行动。要组织乡、村两级干部开展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大调查、大讨论,摸清村 “家底”,加强与相关部门对接,探索物业租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光伏发电等多种途径,逐村制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方案和计划。对集体经济薄弱村,要将发展村集体经济纳入村主职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
(七)开展基层保障提升行动。要确保组织委员集中主要精力抓党建,班子成员对党建工作“一岗双责”,组织员和组织干事专岗专用。要对村干部特别是党员村干部开展党务集中培训,确保每个村党员干部熟知党务知识,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着力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要按照平均每年每村不少于2万元的标准保障基层党建经费,并按10%以上的比例逐年递增。
四、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