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泰水〔2018〕132号
各有关乡镇:
现将《泰顺县美丽河湖建设实施方案(2018-2022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泰顺县水利局
2018年7月20日
(此件公开发布)
泰顺县美丽河湖建设实施方案(2018-2022年)
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现代化建设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行动计划,全面建设安全流畅、生态健康、水清景美、人文彰显、管护高效、人水和谐的具有诗画江南韵味的美丽河湖,依据《浙江省美丽河湖建设实施方案(2018-2022年)》和《浙江省水利厅关于加强美丽河湖建设的指导意见》,现制定泰顺县美丽河湖建设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重大意义。江河湖泊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生态要素之一,是国土空间和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农业农村建设的首要基础,是经济社会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组成。良好的河湖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加强美丽河湖建设,着力补齐防洪薄弱短板、保护与修复生态环境、彰显河湖人文历史、提升河岸景观品位、增强河湖管护能力,还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是夯实美丽“大花园”生态底色的重要举措,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组成,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我们要及时更新理念、创新方法,高水平、高质量、高标准推进河湖综合治理,为新时代美丽泰顺建设提供坚实的河湖基础支撑和生态环境保障。
(二)建设思路与主要目标。深入落实新时代水利工作方针,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为导向,紧密结合 美丽乡村建设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的重要战略部署和行动计划,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阔步前进,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助推乡村振兴,围绕全省“大花园”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部署,系统推进河湖综合治理,着力解决河湖突出问题,切实将优质河湖生态资源转化为绿色发展新动能,努力打造“水网相通、山水相融、城水相依、人水相亲”的河湖水环境,突出我县山区性河流生态水景观特点,着力打造我市西部生态休闲带,以中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主题,加快构建寿泰溪、洪口溪、仕阳溪、沙埕港、莒江溪的五大美丽河湖新格局,基本建成统一平台、机制健全、规范运行、全面监控、处置及时的智慧河湖管理体系。力争到2022年,主要实现以下具体目标:
——更高水平增强河湖安全底色。河湖水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夯实,力争建成五个中小流域治理30公里,主要城镇防洪能力总体达到20年一遇、乡村达到10年一遇。
——更高质量营造河湖生态本色。河湖水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以流域为单元的“百河综治”全面实施,完成河道综合治理30公里,建成美丽河湖15条(个)。
——更高标准增添河湖智慧成色。河(湖)长制管理持续深化,河湖标准化管理全面建立,智慧河湖“一张图”、“一平台”基本建成并有序运行。
(三)基本原则
坚持安全为本。深刻认识水利在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的突出地位,强化水灾害防治,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放在河湖治理的首要位置。
坚持生态优先。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注重河湖生态修复与管理保护,还生态空间于河湖,全面构建河湖自然连通的水网格局。
坚持系统治理。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综合施策、科学施策,高质量推进河湖全流域综合治理,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河湖环境。
坚持文化引领。充分挖掘河湖水文化,与城乡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凸显本土化、个性化,将美丽河湖建成传承地方民俗风情的新节点、彰显地方历史文化的新载体。
坚持共享共管。以河湖现代化建设为导向,推动河湖大数据运用与管理,强化省市县联动管理和公众参与社会化管理,形成“智慧管水”、“智慧治水”的河湖管理保护工作新局面。
二、美丽河湖建设主要任务
(一)围绕全省“大花园”建设主题,突出我县山区性河道美丽、生态的水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