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崧厦镇人民政府
关于建立农村环境卫生保洁机制的通知
各行政村:
为进一步提高农村生活垃圾的集中收集和处理率,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切实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研究,决定在全镇范围内建立农村环境卫生保洁机制,现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以建立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为核心,以完善环卫设施建设和强化环卫管理考核为重点,按照“户集、村收、镇转、市集中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理模式,以“户集”和“村收”环节为突破口,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努力营造清洁卫生、环境优美、文明向上的新农村形象。
二、工作目标
通过建立健全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全面实现农村环境卫生常年保洁,建立起“户集、村收、镇转、市集中处理”的垃圾收集网络。具体要实现“五有五无”,即有布局合理的垃圾收集堆放点、有相对完善的垃圾清运处理设施、有环卫保洁队伍、有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制度、有考核奖惩的激励约束机制;道路两旁无随意倾倒垃圾、河道(池塘、溪沟)无漂浮物、辖区内无“白色污染”、村内无暴露垃圾和卫生死角、主要道路两侧及房前屋后无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现象。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队伍建设
1、建立村级保洁员队伍。村级专职保洁员队伍包括清扫员和清运员。原则上村级保洁员数量按在册农业人口数600:1的比例配备(名单上报镇建发办)。村级保洁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负责村庄内主要道路清扫,河道、公厕保洁及垃圾清运。有条件的村要推行村庄环境卫生市场化保洁,提高保洁实效。
2、严格环卫工作人员管理。建立村环卫工作站,配齐配强环卫工作人员,加强保洁人员管理,明确岗位职责,认真做好本村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及时督促辖区村保持环境卫生清洁。
(二)加快设施完善
1、做好村级垃圾收集点建设。村级垃圾收集点包括垃圾桶、垃圾箱(房)和垃圾临时集中堆放点。对村农户比较分散或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较强的村可推行袋式垃圾收集法,实行垃圾户收集。垃圾箱(房)和垃圾临时集中堆放点选址要远离主干道、河道和饮用水源区。
2、配齐垃圾清扫和清运工具。各村统一配置必要的垃圾清扫工具,配备垃圾收运车辆,及时收集和清运村庄垃圾桶、垃圾箱(房)内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日运,防止产生二次污染。有条件的村要统一村庄保洁员服装和工具,加强保洁员工作监督。
(三)落实经费保障
为加大村级垃圾集中处理的资金筹措和保障力度,各村在完成垃圾收集的基础上,实行“市补助、镇配套、村补差”的垃圾集中处理资金筹措机制。
1、市补助。市财政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倾斜力度,根据《上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的意见》(虞政办发〔2008〕123号)文件精神,按各村当年实际在册的农业人口每人每年补助5元。
2、镇配套。在市专项补助的基础上,镇政府落实相应的保洁配套经费,额度按各村的农业人口每人每年补助3元。
3、村补差。各村要在市、镇两级补助的基础上,拓宽筹资渠道,通过企业捐助等多种途径,解决缺口部分资金。同时,对市、镇两级下拨的专项保洁经费必须专款专用。
(四)健全管理制度
1、健全工作制度。要建立健全农村垃圾收集台账管理制度、村保洁检查登记制度等管理制度,明确村委会管理职责、保洁员工作职责及垃圾清运、村庄保洁的具体要求,为日常管理和考核提供依据。要加强村民自治,因地制宜制定村庄环境卫生管理村规民约,包括《村庄卫生公约》、《门前屋后三包管理制度》、《清洁户评选制度》等。
2、健全考核奖惩制度及情况通报制度。镇每季组织对各村的“环卫队伍建设、垃圾集中收集率、村庄清洁情况”等内容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市、镇下拨的环卫保洁经费相挂钩。镇检查考核结果原则上每季通报一次,对组织检查、明查暗访和群众投诉中发现的突出问题,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督促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力、推诿扯皮的村要通报批评。同时,要把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与文明村、卫生村创建有机结合,实行“一票否决”。
四、组织领导
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基础工作,也是一项民生工作、实事工程。镇成立农村环境卫生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做好全镇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的业务指导和对环境卫生保洁的监督、考核。各村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形成合力,要成立相应的环卫工作领导小组。由村委主任任组长,下设办公室。负责本辖区内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的管理、服务、考核等落实工作。
附件:1.崧厦镇环境卫生管理领导小组名单
2.崧厦镇农村环境卫生考核办法
3.崧厦镇农村环境卫生考核细则
4.崧厦镇 村环卫人员名单表
崧厦镇人民政府
二○○八年八月二十一日
主题词:城乡建设 环卫 保洁机制 意见
附件下载:关于建立农村环境卫生保洁机制的通知(附件).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