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是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在本地流行也十分严重,乙类传染病中,发病率仅次于肺结核,位居第二,疫情形势十分严峻,加强乙肝的防控工作已刻不容缓。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为加大乙肝防控力度,消除免疫空白儿童,根据《2007-2008年上虞市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初步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村为单位,15岁以下儿童(1992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儿童)乙肝疫苗全程免疫接种率达到98%以上。
二、免疫策略
1、接种对象
1992年1月1日以后出生经调查未接种或未完成3针次乙肝疫苗接种的儿童。既往有乙肝病史或乙肝两对半检查中有一项阳性者,不予补种。
2、接种时间
查漏补种工作分两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2007年9月至2008年3月完成小学及小学以下儿童及相应年龄散居儿童(1995年1月1日至现场接种期间出生儿童)的查漏补种工作,具体日程安排见附件1。
第二阶段:2008年9月完成1992年1月1日-1994年12月31日出生儿童的查漏补种工作,具体时间安排根据上级要求统一部署。
3、接种方式
为保证接种质量,采用定点接种的方式。
三、技术措施
以村(居委会)为单位开展摸底调查,调查对象为辖区内常住人口及流动人口中所有适龄儿童。调查内容为乙肝疫苗免疫史、乙肝病史、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对需要接种乙肝疫苗的适龄儿童进行登记,认真填写《浙江省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查漏补种摸底调查及补种情况登记表》(附件3)。卫生院要保存好本次查漏补种儿童名册的原始记录,以便检查、校对。
四、落实职责
1、为做好本次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镇政府成立由分管副镇长任组长、社会事务办、卫生院、学校、幼儿园等负责人为成员的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社会事务办,具体负责本次工作的日常事务。
2、卫生院负责协助村(社区)公共卫生联络员做好目标儿童的摸底调查,明确查漏补种对象,合理安排接种方式和接种时间,落实接种人员对所有接种对象进行接种。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并对所有免疫的散居儿童进行登记,落实好乙肝疫苗第二、三针接种的衔接工作。按规定时限完成报表上报工作。
3、各镇属学校(幼儿园)负责所属在校儿童的摸底调查工作和预防接种证的查验工作,特别是做好在校流动儿童的排查工作。对需补种者应认真填写《浙江省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查漏补种摸底调查及补种情况登记表》,协助卫生院公共卫生科人员做好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做好在校学生的宣传发动工作。
4、各村(居委会)要成立由村委主任(村务工作组组长)任组长、文书和公共卫生联络员(乡村医生)为成员的工作小组负责本次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各村公共卫生联络员要做好辖区内散居适龄儿童的调查摸底工作,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确保能登记掌握所有目标儿童。同时在上门调查摸底时,分发致流动儿童家长信和告知书。
上浦镇人民政府
二00七年八月十五日
报:方静副市长
送:市卫生局
附件下载:上镇政〔2007〕42号附件.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