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安委〔2020〕3 号)、省安委会《浙江省第二轮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浙安委〔2020〕10 号)和区安委会《绍兴市上虞区第二轮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虞安〔2020〕11 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长塘镇第二轮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 坚持“为发展聚力、为企业赋能、为小康增色、为治理提效”的安全生产工作导向, 深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全面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全力推进重大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切实提升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为浙江“重要窗口”建设贡献更多长塘安全素材。
二、总体目标
以“遏较大、控总量、固本质、强智控、提素养”为目标,到 2022 年底全镇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实现“零增长”,不发生生产经营性火灾亡人等事故,重点领域的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立体化监测、防控和应急救援能力显著提升,全民安全素质全面提升。
三、主要任务
构建“3+8+2”工作体系,即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和应急救援数字化建设、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等 3个专题内容,突出加工制造类小微企业和危化品使用、消防、村镇建设、危险废物处置、特种设备、农机(具)、防汛防台、森林防火等8个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积极配合区有关部门落实道路安全专项整治、交通运输安全专项整治等。
(一)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专题。通过集中开展学习教育、深入系统宣传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防范安全风险、加强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实现全镇安全监管干部、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轮训全覆盖,并把安全生产贯穿城乡规划布局、设计、建设、管理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按照安全生产完成巡查要求做有关工作。
重点任务及分工:一是集中开展学习教育。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每年安排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专题学习不少于1次,组织各级干部观看“生命重于泰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电视专题片,分批组织安全监管干部和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开展轮训,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作为重要内容,推进学习教育全覆盖。二是深入系统宣传贯彻。将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纳入宣传工作重点,举办至少1次专题宣讲,组织“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 积极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宣教内容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三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和《浙江省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细则》,始终把安全生产摆在重要位置,把安全生产纳入党政领导干部职责清单。四是有效防范安全风险。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安全风险评估制度,明确高危行业项目准入条件,严格项目安全审查。严格落实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特别要加强桥梁、电力、油气、水利等重大工程和设施安全风险防控。(由镇宣传线、安监所牵头,安委会成员单位及各行政村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和应急救援数字化建设专题。通过提升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能力、提升安全生产风险精密智控能力、提升本质安全发展水平,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防范防控、应急救援体系,强化企业安全风险源头治理和政府部门精密智控合力,助推全镇重点行业领域和村镇安全发展。
重点任务及分工:一是提升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能力。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物资、装备等数据库,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快速处置机制,推动安全生产风险预警一张网与基层治理“四平台”实现数据打通,完善综治网格员、村社区网格员排查的信息反馈和闭环办理机制,形成网格精准监管制导。二是提升安全生产风险精密智控能力。形成安全生产风险研判图,辅助风险研判、会商和决策,加强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三是提升本质安全发展水平。提升重点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和智能工厂建设,将提升本质安全作为促进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推手,积极推广工业操作系统运用。同时提升村镇安全发展水平,加强对辖区域性运行的安全风险监测。(镇政法综治办牵头,镇工贸办/安监所、村镇建设办、社会事业办、农业农村办、东关派出所、市场监管所、东关供电所、中小学校(幼儿园)、长塘镇自然资源所、各行政村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专题。聚焦“遏较大、控总量、固本质、强智控、提素养”的安全生产工作总目标,通过开展三年行动,强化行政执法、数字化风险防控和推进社会共治等措施,通过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不断改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提升企业安全风险防控能力、提升企业安全软实力、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社会共治、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落地,到 2022 年底,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普遍落实,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
重点任务及分工:一是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立健全企业“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覆盖全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从主要负责人到一线岗位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和“层层负责、人人有责、各负其责”的安全生产工作体系。二是不断改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保证企业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严格安全生产费用提取管理使用,重点保障事故隐患治理、技术设备升级、应急设施设备配置、员工培训等。三是提升企业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建立完善企业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确定安全风险类别和等级,落实管控措施。建立健全以风险辨识管控为基础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推动全员参与自主隐患排查。建立健全事故隐患发现、举报激励机制,强化对存在重大风险的场所、环节、部位的隐患排查治理,并落实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和企业职代会“双报告”制度。四是提升企业安全软实力。督促企业依法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齐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提升企业安全管理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水平”,确保高危行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依法持证上岗,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掌握岗位操作和应急处置技能。五是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落地。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各项内容纳入年度执法计划的重点,突出有限空间、涉燃爆粉尘、喷涂作业、高温熔融、涉氨制冷、危化品使用企业和建筑施工、道路交通、渔业船舶、消防等事故多发重点行业领域,持续加大非事故类安全生产行政处罚力度。同时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培训执法检查,依法严查企业培训违法行为。(镇工贸办/安监所牵头,村镇建设办、政法综治办、社会事业办、东关派出所、市场监管所、长塘镇自然资源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加工制造类小微企业安全和危化品使用整治。通过聚焦重大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全面推进小微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全面开展风险管控体系建设、深化工贸重点领域安全专项整治、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基础性综合整治、全面推进从业人员安全素养提升、着力推进安全生产智密防控、深化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全镇加工制造类小微企业风险管控体系建设覆盖率达 100﹪,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覆盖率达100﹪,“三场所三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率达100﹪,危化品使用和废弃处置环节重点监管措施落实率达到100﹪。到2022年底,加工制造类小微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
重点任务及分工:一是精准排摸梳理出制造类小微企业底数。建立加工制造类小微企业数据库,进一步明晰涉及高危行业、“三场所三企业”、危化品重点使用企业和“三类企业”(厂中厂、租赁厂房、“三合一”)的加工制造类小微企业是防范较大及以上事故的重点领域,严格落实人防技防物防管控措施,有效防范亡人事故,坚决杜绝加工制造类小微企业较大事故发生。二是全面推进小微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对照《上虞区工贸行业小微企业安全生产与消防安全联合整治通用标准》,加强小微企业风险隐患排查治理,落实企业风险公示制,推行企业现场“准4S”管理,压实租赁企业安全责任,实行统一协调、管理。三是全面开展风险管控体系建设。指导并督促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风险辨识、评估和采取相关管控措施,尤其要突出涉及“三场所三企业”和危险化学品使用的加工制造类小微企业,提升安全风险管控能力。四是深化工贸重点领域安全专项整治。进一步突出对加工制造类小微企业易引发群死群伤事故的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持续巩固加工制造类小微企业有限空间、涉爆粉尘、涉氨制冷、喷涂作业等专项整治成果,深化加工制造类小微企业使用危化品专项整冶。五是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基础性综合整治。在前期开展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综合整治的基础上,强化线办、站所协同作战,统筹推进加工制造类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基础性综合整治。重点是深化加工制造类小微企业消防安全综合整治、违法建筑(厂房)和违章搭建专项整治,及村级集体资产(房产、土地)出租用于生产制造加工类小微企业的安全专项整治和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六是全面推进从业人员安全素养提升。加强企业员工安全素养提升培训,依法严格落实“三项岗位人员”持证上岗要求。七是深化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进一步落实《浙江省应急管理厅关于深入推进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积极推广专家工作站、常驻第三方服务机构、企业互助平台、安全生产体检站等社会化服务模式,重点加大对加工制造类小微企业社会化服务推行力度。(镇工贸办/安监所牵头,村镇建设办、政法综治办、社会事业办、农业农村办、东关派出所、东关供电所、市场监管所、行政执法中队、长塘镇自然资源所、各行政村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聚焦“提本质、降亡人、减总量、保安全”,巩固深化消防安全三年翻身仗行动成效,通过打通消防生命通道、紧盯长塘火灾防控重点、深化高风险领域消防安全治理、加强重点行业消防安全管理和标杆示范、夯实火灾防控基层基础、实施消防信息化管理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消防安全素质提升工程,强化源头管控、精准治理和体系保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风险,进一步建立健全消防管理责任链条、火灾防控体系、监测预警机制,推动消防安全形势持续向好发展。2021年、2022年,实现火灾起数比上一年下降 15%,确保不发生较大以上火灾事故。2021年、2022年,实现火灾起数和过火面积双下降,突出重点时段森林消防防范工作,确保不发生较大影响的森林火灾事故。
重点任务及分工:一是切实打通消防生命通道。严格按标准划线管理,公共建筑以及住宅小区的管理使用单位要对消防车通道逐一划线、标名、立牌,实行“标识化”管理,确保消防车通道畅通。政法办(消防)、行政执法、交警等部门开展消防车通道违法停放集中整治,加强执法联动和信息互通。二是紧盯工业区火灾防控重点发力。持续推动工业企业消防安全整治,以塑料、服装、印刷包装、竹木加工等火灾风险较高的生产加工类企业为重点,突出火灾高荷载厂房仓储、“厂中厂”“租赁生产”的生产加工类小微企业、洁净厂房等。三是深化村镇高风险领域消防安全治理。组织力量复查登记出租房(民房),对发现的隐患梳理分类,逐一落实整改责任主体、具体措施。严格落实商贸综合体消防安全管理规则,以功能分类分区、以店铺为单元推行网格化消防管理制度。四是加强重点行业消防安全管理。以木结构或砖木结构且用于居民生产生活的民居类文物建筑为重点,集中排查电气线路及设备隐患、生产生活用火、违规燃香烧纸、易燃易爆物品管理不善及安全管理松懈。五是夯实镇村火灾防控基层基础。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时组织编制修订镇村消防规划,加大农村火灾隐患治理力度,盯紧农村新兴产业的新问题、新风险,强化村内企业、农家乐及民宿等消防安全管理。明确行政村消防工作责任人,确保条线上下对称、工作落实对位,将消防安全纳入基层治理“四个平台”建设,全面落实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定期开展网格员、消防工作人员消防业务培训。六是实施消防安全素质提升工程。深化“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创建长效机制,将消防知识纳入中小学、幼儿园教学,将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知识纳入公务员培训、职业培训,在文化娱乐场所开展消防安全“三提示”活动,开展百千万消防安全“明白人”培育工程,分级、分批次、分类别组织各级管理人员和企业负责人(管理人)、企业员工等重点人群开展消防安全培训。(镇政法综治办牵头,镇工贸办/安监所、村镇建设办、社会事业办、农业农村办、东关派出所、市场监管所、供电所、中小学校(幼儿园)、长塘镇自然资源所、各行政村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村镇建设安全专项整治。通过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城镇燃气行业安全整治、辖区内道路桥梁隧道安全整治、地下供排水管网及易涝点安全整治、城镇房屋使用安全排查整治、村镇管理领域安全风险监测。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的治理目标,城镇燃气安全事故防范、应急救援能力显著提升,有效管控各类建筑施工、供水供气、排水等安全责任事故,实现全镇各类建筑施工、供水供气、排水等领域不发生亡人事故,重点时段不发生较大影响的安全生产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