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区(县、市)经信局,各管委会经信部门,中国电信宁波分公司、中国移动宁波分公司、中国联通宁波分公司,有关企业:
为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推动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应用推广,按照《2022年度宁波市推进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工作要点》(甬制造业办〔2022〕6号)的目标任务,特制订《2022年度宁波市“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工控安全”工作方案》,现予以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2年6月8日
2022年度宁波市“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工控安全”试点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我市“一城一高地”的目标定位,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推动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应用推广,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围绕数字化改革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题,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发展为主线,持续推进“更大范围推广合作、更深程度融合应用、更高水平创新发展”的发展理念,围绕应用场景、试点标杆、融合产品、服务支撑等四大维度开展工作,推动典型应用场景的挖掘复制、优秀试点案例的宣传推广,推动本地化融合产品的创新应用、服务支撑生态的发展优化,整体形成“5G+工业互联网+AI+工控安全”融合应用创新的发展氛围,助力打造国际智能制造新高地和工业互联网领军城市。
二、工作目标
聚集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工控安全等新兴技术领域的优势资源和电信运营商的网络技术实力,汇聚服务生态的各方力量,实现年度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取得良好进展和效果。一是典型应用场景加快拓展。梳理形成5G+、工业互联网+、AI+等一批应用场景,重点在远程设备操控、现场辅助装配、机器视觉质检、工厂智能物流等领域累计形成20个典型示范场景。二是融合应用成效持续显现。在汽车汽配、纺织服装、电子设备、石化化工等行业中进一步推广“5G+工业互联网”试点,持续开展重点防护企业工控安全诊断覆盖,力争年内新建70个“5G+工业互联网”试点项目,工控安全诊断企业100家。三是服务发展生态逐步优化。征集一批本地化融合创新产品,梳理一批专业服务机构,形成融合产品、供应商、专家智库等资源池。开展多形式推广对接活动,年内召开至少20场以上对接活动。
三、重点任务
(一)应用场景拓展行动
1.加大5G典型场景复制
综合利用5G、AR/VR、边缘计算等技术,将生产流程优化与企业内网改造相结合,推动5G网络部署应用从生产外围环节向生产内部环节延伸,在工业设备、传感器、摄像头等各类数据采集终端内置5G模组或部署5G网关,实现AGV、无人机、智能眼镜、PAD、工业相机等智能终端接入5G网络,在工业园区、厂区、车间等现场,推广应用远程设备操控、现场辅助装配、机器视觉质检、设备故障诊断、厂区智能物流、无人智能巡检、生产智能监测等典型应用场景。
2.挖掘AI典型场景应用
围绕智能语音交互、自然语言处理、人脸识别、图像识别、图像搜索、声纹识别、文字识别、机器翻译、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等人工智能技术的综合应用,结合在服装布料、出铜状态、汽配零件、人员合规、物流仓储等不同环节的应用基础,通过大量的样本积累和机器学习,结合传感器、摄像头等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的应用,从计算智能和感知智能等维度挖掘人工智能在智能分拣、设备健康管理、表面缺陷监测、智能决策、安全生产、工艺优化、高级排产排程等场景中的创新应用。
3.推进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推广
以“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APPs”的应用模式,结合基础性、行业级、企业级、特定环节等各类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部署,有效的采集和汇聚设备运行、工艺参数、质量检测、物料配送、企业管理等各类生产现场和运营管理数据,以数据为驱动,综合运用数字孪生、模拟仿真、数据挖掘等技术,重点在安全生产、绿色低碳、质量管理、供应链协同、园区管理等领域形成一批成熟的应用场景,全面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应用。
(二)行业应用推广行动
1.大力发展“5G+工业互联网”行业试点。
以石化、汽配、服装、家电、装备等重点行业为突破口,以行业龙头企业为切入点,大力推进“5G+工业互联网”试点。海曙、奉化、余姚、慈溪等聚焦纺织服装、小家电等行业;镇海、北仑、宁海聚焦绿色石化、关键基础件、高端装备等行业;江北、鄞州、象山、前湾新区聚焦汽车汽配、电子信息、仪器仪表等行业;挖掘需求、加强宣传、推进合作,积极打造细分领域试点项,每个区(县、市)要打造区级行业标杆项目库,全市全年力争新建试点项目70个、打造5个以上5G全连接标杆工厂。
2.持续推进重点领域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
根据《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指南(试行)》、《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指南》等国家标准要求,结合各类智能制造项目评定和政策标准的宣贯培训,推动标准贯标及试点,重点面向石油、化工、医药、冶金、汽车、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等行业的工业企业和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动态更新工控安全重点防护企业名录,以企业自评、政府抽查相结合方式,持续推进工控安全诊断“全覆盖”,年度全市诊断企业100家,指导企业逐级提升安全防护能力。
3.分行业实施中小企业工业互联网赋能
各地要围绕区域产业特色,重点面向细分行业中小企业,按照“一县一业一案一平台”等模式,结合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部署,遴选行业改造总承包商、厘清改造问题和需求清单、精选改造样本企业、编制行业实施方案、创建县域示范标杆,鼓励以“企业出一点、平台商让一点、政府补一点”的思路,全力推进细分行业的中小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
(三)融合产品创新行动
1.推进5G融合产品研发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宁波市政策 > 宁波市经信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ningboshijingxinwei/20220615/433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