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2004年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相应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财经办公室全体人员面对新的形势,结合新发展的有力时机,积极应对困难挑战,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以保障财政供给和为企业服务为重点,努力开创新思路,为我乡经济发展尽心尽责,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2004年仰义乡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与主要经济工作
(一)经济稳步健康发展。1-11月份,全乡二、三产业实现经济总量28.39亿元,同比增长16.05%,其中工业产值19.02亿元,同比增长14.69%,产品出口供货值1.78亿元,同比增长9.24%,商业销售总额5.16亿元,同比增长22.25%,商业零售总额2.89亿元,同比增长47.35%,其他行业累计4.21亿元,其中房地产业4.05亿元。
2004年,我乡二、三产业发展保持着一种良性态势,增速虽较上年同期有所放慢,但经济运行稳中有升。经济总量在2002年超过25亿元后,继续上行。从工业产品与行业来看,我乡主要以制革加工、装饰五金制造、眼镜制造、化工生产等为主,家具与刺绣也占有一定的份额。自1987年建立洞桥制革工业区以来,制革基地从一个发展到三个,从事制革企业从十余家发展到上百家,制革业已当然成为我乡的支柱行业,其主导产品从97年以前的以面皮加工为主到现在自己生产,二层皮中的绒皮、移膜革、皮坯等的生产规模及影响在全市比较大。其他产品也不断发展,如装饰五金、宠物用品、眼镜呈现一种稳步发展态势,企业个数与产值数量均有较大增加。从商业发展上看,全乡商业批发增速放缓,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保持增长,超市、门店已成为最主要的消费品销售场所。全乡以新街与老街为中心的商贸区初步形成。农贸市场、十里二层皮市场、洞桥制革化工产品街等专业、非专业化市场均已成为全乡商业经济的发展的主战场。以旅馆、卫生服务、餐饮为主的服务业发展仍增势明显,旅馆综合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较以往已有很大的提高,商品市场繁荣、交易活跃,仰义已渐渐地向现代化城镇迈进。
2004年,根据乡人代会提出的发展目标与工作计划,为发展好全乡的二、三产业经济,作为综合协调、服务机构,我们努力从硬环境、软环境等方面进行改善提高,为发展经济全力服务。
(二)财政实力日益增强。今年,财政继续向健康、良好的势头发展,全乡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1-9月份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05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82.56%,其中:营业税137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66.8%,城市教育附加费(63%)62万元。根据1-9月份财政收入分析,预期今年可能超额完成了乡人代会通过的预算任务,保证了我乡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
(三)安全隐患有效地得到遏制。全年共开展安全生产检查100多次(其中组织人员开展大检查四次),共查企业980多家次,其中有较严重安全隐患的企业达100多家,被列为“三合一”企业60家(其中列入区重点整治14家,列入乡重点整治18家)。发放整改通知书达200多份,需重点整治的企业,历时一个月的整改基本到位,为我乡的经济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同时还整治洞桥制革区27家企业的自备水泵的水管填埋和电缆迁移,这样大大增强了制革区的安全感。安全生产宣传工作得到加强,共悬挂横幅120条,发放宣传资料1000份,设立固定安全知识宣传牌41个,以会代训形式集中村干部、企业负责人开展宣传教育达5次,受训人数1000多人次,并还落实安全生产巡查制度,对已整改企业进行跟踪复查。为了更好地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我们已建立仰义乡消防义务队,参加人员15人,目前已受区消防支队的专业培训。积极开展“119”消防的宣传活动,受咨询人数达100多人次,分发有关消防方面知识资料200多份。
(四)提高认识,强化服务,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一是充分认识到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模式对提升我乡经济产业层次以及区域经济竞争力具有现实意义。二是充分调动社会及乡机关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举全社会之力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为此,我们相继召开了村(居)干部、企业负责人会议,推广以商招商、亲情招商、代理招商等多种形式,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到目前为止,我们已共动员企业16家到我乡投资兴业,已办毕手续的有4家,在办手续的5家,共引资金额达200多万元。三是实行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乡党委出台了《仰义乡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加强奖惩考核力度,按照“谁引进,奖励谁”的原则,对引荐者实行一次性奖励。四是要求申报获得自营出口权的企业逐年增加,从去年的2家增至今年的5家,市美达五金制品有限公司首批开展自营出口业务额达16.34万美元。填补我乡有史以来自营出品的零突破。五是企业外向型经济意识不断增强,外贸出口高速增长。今年1-10月份,外贸产品出口供货值达1.38亿元,同比增长2.1%,不断增强仰义企业的跨国经营能力。
(五)加大科技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科技意识。一年来,采用多种形式,多渠道广泛地宣传科学技术知识,一是坚持每年组织一次科技宣传月活动,分发科技方面的资料300多份。二是开展科技图片与现场科技咨询。三是举办不同层次的科技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二期,培训乡村干部及农民1000余人。不断提高了乡、村干部的科技水平,为农民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
(六)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技改、技术创新的力度,为工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今年全乡工业技改项目完成投资额4300万元,开发新产品4个。
(七)认真准确、及时、全面地完成全年统计任务。
1、加强服务意识,认真落实措施,按时完成专业统计工作任务。我们以科学合理统计为目标,完善统计的基础数据,做到村级统计材料有据可查,有案可存,真正反映各村及全乡的各类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统计宣传得到加强,全乡共召开各类统计会议5次,布置工作、宣传统计的重要性。使统计意识得到加强,全乡企业上报统计报表的数量大幅度的增加。统计出的数据准确性较以前有大的提高,并加强统计数据的质量、审核与评估,保持审计数据科学地、准确地反映我乡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态势,及时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2、讲究质量、全力以赴,切实抓好第一次经济普查清查摸底工作。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是我国首次进行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对推进我乡经济全面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整顿经济市场、制订经济长远发展计划具有重大的历史意识。同时为有效开展工作,及时认真落实好“机构、人员、经费”三到位,工作务实创新,于7月成立第一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7-8月份又召开了全乡第一次经济普查及普查业务培训会议,经过四个多月地毯式的清查摸底、普查登记、查漏补缺,数据审核和录入等项工作已全面完成,整个普查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经清查登记,全乡有单位2432个,其中法人单位395个。
(八)抓治理保环境。
制革业作为全乡的支柱行业,由于其污染环境重,给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制约,“不治理则亡”这是摆在全乡制革企业面前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在治理上,政府积极协调各方,加强与环保部门的联系,争取政策支持,并多方筹资,建设制革废水处理站。在原已建成的前京、十里、洞桥三个制革基地废水处理站的基础上,因制革业的发展,原先的设计处理能力在超负荷运转,通过加强宣传与引导,开始在三个基地进行二期废水处理站扩建。目前,前京已完成投入使用,十里已在土建工程与设备安装调试阶段,洞桥现正在抓紧施工中。据统计二期扩建建设资金达3300万元。为我乡制革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治理提供保证。
二、财政与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过去的2004年,是我乡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取得成绩的一年,这同大家的顽强拼博,锐意进取是分不开的,在充分肯定过去一年工作的同时,我们应认真清醒的看到,我乡财政与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
一是村(居)之间经济发展仍不平衡,穷村与富村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拉大;
二是企业的个数偏多,规模偏小,装饰五金等企业自身竞争力不强,靠低价竞争,发展的后劲力不足;
三是一些企业的生产厂房不适应生产的需要,系民房改用与简易棚,生产受到场所的制约明显,消防设施简陋,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安全生产问题仍然存在。
四是非乡主管的企业数量越来越多,虽然在辖区内,但对于我乡政府既得利益较小,不能积极地为其服务,这些企业与政府的联系非常弱,想企业转入主管,难度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