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一、积极开展生态乡镇、生态村和绿色系列创建,编制七都生态镇实施方案;创建市级生态镇1个,市级生态村5个;新建区级绿色社区3个。
七都等3个乡(镇)生态建设规划已通过会审并组织实施,4个乡(镇)生态建设规划正在编制,全区生态乡(镇)建设规划编制率达80%;1个乡(双潮乡)创建省级生态乡,2个镇(临江镇和七都镇)创建市级生态镇,11个村创建市级生态村,在10个村安装了111只太阳能路灯;1个社区创建国家级绿色社区,新建8个区级绿色社区,全区共建成国家级绿色社区1个、省级12个、市级17个、区级78个;建成4所省级绿色学校,申报国家级绿色学校1所(白鹿外国语学校)、市级4所。
二、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家乐”主题,完成8个农村生活废水处理工程。
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整治,加大技术支持和指导力度,申请专项资金补助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在12个村开展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均已基本完成。
三、全面完成电镀行业污染治理,通过市政府验收;完善区级污染治理在线监控网络,2万升以上电镀企业实行联网监控。
对电镀业采取“打非、入园、严管、整治”措施,深入开展整治工作。(1)坚决“打非”,对非法电镀厂,坚持“露头就打”的原则,做到发现一家,坚决取缔一家,将非法排污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2)狠抓“入园”,分两批对入园企业实施停产,加大督促力度,对停产企业原址厂房加强监管,加快入园速度。(3)加强“严管”,加大监测力度,定期监测与抽查相结合,对基地外的电镀企业每月监测2次以上,凡两次超标的,即责令停产整治;加大监管力度,增加节假日、双休日和夜间检查频次,对前陈电镀基地和2万升以上的电镀企业实施联网监控;加大处罚力度,立案处理33家违法电镀企业。同时,强化内部监管,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建立电镀专管员负责制。(4)强化“整治”,对全区所有电镀企业的污染治理设施进行了自动化改造,并安装在线监控设施。淘汰整合规模1万升以下的电镀企业,注销4家。由于条件限制,部分企业到2007年底才能实现入园生产,对此,我局要求未入园的企业认真做好整治,确保达到我市电镀业整治16项要求,废水达标排放。
四、岩门制革基地二期工程通过验收,下岸制革基地二期工程完成土建。结合“三沿”整治大行动,对前京制革基地开展环境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