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鹿城区外经贸局2005年工作总结
和2006年工作初步思路
2005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外经贸局的指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开放型经济会议精神和科学的发展观要求,克服困难,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使开放型经济持续保持进取向上的发展态势。全年我区实现进出口总额9.1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1%;外贸出口8.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外贸出口列全市各县(市、区)之首。新批外商投资企业42家,合同利用外资10284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349万美元,均达历史最高水平,同比增长79.76%和77.95%,分别完成年度任务数的165.87%和127.91%。设立新批境外企业30家,比去年同期增加15家,增幅达100%。全区已在29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设立境外投资企业91家,带动出口21234万美元。新批境外机构提前五个月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一、2005年工作总结
(一)应对挑战,外贸出口创历史新高。
今年以来,由于人民币汇率和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以及主打出口产品受到国际贸易壁垒的各种限制,我区外贸出口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与挑战,上半年,我区出口实绩徘徊不前,多年来一直列全市各县(市、区)之首的出口总额一度掉到第二位。
1、重视品牌建设。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力争,在第98届广交会上,我区参展的40家企业获得了60多个摊位。同时,以广交会为平台,利用区新闻中心资源,对我区出口品牌企业进行系列宣传,并以新闻报道、专栏宣传、专题形象策划等形式,紧紧围绕“区创品牌之路”为主题,全面宣传我区创名牌历程、企业形象和取得的成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积极发展加工贸易。加强对加工贸易业务的指导,引导更多企业开展加工贸易。全区有28家企业开展加工贸易,出口总额达5747万美元,同比增长116.1%,加工企业和贸易额均达到历年最高水平。
3、不断扩大出口队伍。建立外贸出口企业“联络员”制度,指导企业办理获权后的有关手续,实行全程服务,力求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全区获权企业达到了261家,已有234家获权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
4、增强企业应对国际贸易壁垒能力。一是组织企业参加反倾销应诉培训。今年初我国劳保鞋遭受欧盟反倾销后,组织了东艺、意万达、泰马、爱美高、帝邦等十多家鞋类出口企业参加由商务部公平贸易司在温州召开的劳保鞋反倾销应诉动员培训会。二是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企业进行反倾销应诉。7月份获悉欧盟将对我国生产的皮鞋进行反倾销,我区涉案企业39家,涉案金额达4400多万美元,于7月13日组织召开了全区涉案企业反倾销应诉会议。
5、加强外贸出口工作调研。根据外贸出口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成立了进行了调查课题组,通过走访企业、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表、调阅外贸出口情况表等方式,对我区对外贸出口工作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开形成了调研报告,对我区的外贸出口的新形势进行了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下一步的措施,为区委区政府下一步就外贸出口工作作出部署发挥参谋作用。
(二)举社会之力,利用外资跃上新台阶。
今年以来,全区上下努力克服土地资源等要素制约,齐抓共管、迎难而上、措施到位、全区招商引资工作质量明显提高,实现了新项目多,大项目多,开展招商活动多,出现亮点多的良好现象。提早两个月完成了全年任务,努力实现全年合同外资超过一亿美元,实际外资超过5000万美元。提前两个月完成市下达指标,市委书记王建满为此作出批示:“鹿城一马当先,成为我市首个超额完成全年招商引资三项指标任务的区,走在全市的前头,为全市带了个好头。特向你们表示祝贺!望你们善作善战,进一步探索民外合壁的新路子”。投资总额超3000万美元的两个项目德嘉木业有限公司、浙江泽克实业有限公司成功落地。首家3000平方米以下的商贸流通零售企业温州市圣地亚克服装有限公司申报成功。招商引资工作被市委、市政府评为金牌单位。
1、抓认识,营造“一号工程”良好氛围。市里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后,全局上下高度重视“一号工程”,建立招商引资工作责任制,将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加强督查,配合区里实行严格的每月通报制度。及时解决工作中碰到的困难,主动和外商接触,主动和企业家接触,主动跑项目,多方协调,千方百计为“一号工程”奔走服务,形成了齐心协力抓“一号工程”的良好氛围。
2、抓载体,拓展招商引资渠道。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积极创新工作思路,不断开拓招商引资渠道。一是主动走出去招商。由区有关领导带队,以招商引资小分队的方式分赴法国、德国、日本、巴西、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开展招商引资推介活动;配合组织包括区四套班子领导在内的80多人的党政考察团赴上海、杭州等地参观学习,赴广州、深圳、西安等地专题招商,与当地的知名企业进行广泛的接触,洽谈合作项目。二是采用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形式。借助“2005江心屿金秋文化节”,举行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邀请了台湾潘氏集团、上海世茂、好又多总部、家乐福集团、加蓬木业集团等一批知名企业参加,签订了30个招商项目,取得良好的效果。三是抓好民企的对接工作。鼓励和引导我区有潜力的民营企业与外商的联系沟通工作,提供他们与国内外大企业接触的机会和合作的平台,帮助实现对接和嫁接。四是抓好行业协会的对接工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优势和作用,通过行业协会与国内外协会的交流与合作,推进相关企业的对接,如区鞋业协会与意大利ASSOMAC协会的合作。
3、抓政策,发挥导向和激励作用。区委、区政府相继出台了《鹿城区招商引资若干优惠政策措施》、《鹿城区外资生产性项目入园评审办法》、《温州(鹿城)轻工特色园区内资生产性项目入园评审办法》、《鹿城区总部经济园入园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政策,对来我区投资的外商实行“办事直通卡”制度,实行“零距离”的投资服务、电力、医疗等服务,形成了良好的招商引资政策环境。
4、抓“选”资,落实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重点引进光电一体化、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生物工程、新材料等能够带动提升我区产业层次的大项目、好项目。对于这些项目,区委、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紧紧盯住不放,实行特事特办,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专人负责,跟踪服务。目前,已批投资总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有4个,签订合作意向的3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5个。
5、抓园区,促进招商项目落地。切实发挥园区招商的主阵地作用,在用地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有近300亩土地用于落实引资项目,共有23家外资企业落实轻工特色园区和鞋都。在市里的大力支持下,鞋都100亩的总部经济园已完成规划设计,即将对外招商,争取在年底开工。目前,香港广泽发有限公司、广州意浓实业有限公司、湖州永安担保有限公司等30家企业,已与总部经济园签订投资意向书。
(三)牵线搭桥,企业“走出去”有的放矢。
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进一步的实施,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到境外投资,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主动融入国际经济合作,规避贸易壁垒和风险。新批境外机构提前五个月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被省外经贸厅评为“外经工作十强县”。
1、积极扶持,鼓励企业申报境外投资项目。为掌握企业的境外投资动向,规范企业的境外投资行为,我们积极向企业宣传政府对企业境外投资的扶持政策,并努力做好服务工作,鼓励企业更有效地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今年7月底,就有14个境外投资项目取得境外投资批准证书,提前5个月完成了全年的任务指标。到12月底止我区已申报境外企业(机构)30家(3家商城、27家贸易公司),比去年同期增加15家,是上年的2倍,完成年度计划的214.3%。同时,我们积极帮助企业向上级部门申报已设立的境外企业(机构)补贴。今年共有14个境外企业(机构)获得市级部门奖励35万元,受到企业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