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我乡试行专职驻村指导员工作,是在区委组织部的重视关心和农指办的具体指导下,结合本乡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试行一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达到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健全基层组织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有效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的预期目的。现将我乡开展该项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切实加强领导,确保组织得力
试行之初,乡党委将该项工作当作新时期转变机关干部工作作风、改进农村工作方法、深化驻村干部“四双一代理”工作机制、有效实现党委政府工作重心下移的有力举措,因此,在思想上加以重视,在制度上加以落实。一是专门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亲自挂帅,班子成员均为领导小组成员;二是强化班子成员联系村制度,乡党委十分注重联村领导在实施专职驻村指导员工作制度过程中作用的发挥,要求每位班子成员至少联系一村,并赋予了解分析村情、物色驻村指导员初步人选、联系督促驻村指导员履行驻村职责等任务,物色驻村人选要求做到与村的发展要求相结合、与干部能力特长相结合。三是通过组织不同层面的座谈会与干部群众谈话交流,方方面面征求意见,了解群众最盼、最急、最需的是什么样的干部。由于事前做好深入细致的底情排摸,各村所需派驻的干部特长了如指掌,也为有效实施专职驻村指导员工作做好了前期准备、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乡党委换届期间,随着领导班子成员的变动,乡党委相应调整联村领导,加强与驻村干部工作的衔接,强化对基层情况的掌握。
二、合理按村分类,公开双向选择
根据各村居村情民风、工作基础、班子战斗力和历史遗留问题的不同,排摸罗列出各村居工作难易程度,将全乡13个村居划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再对每一类型村居确定不同的派驻人员要求和相关待遇保障。同时,制定选聘方案,规定选聘人员的条件、选聘方法及相关的措施要求。在具体操作上,召开“双向选择”现场会,充分尊重村居和机关干部双方的意愿,发放填写“双向选择”表,经汇总分类后乡党委根据双方第一、第二意向选择并结合前期了解的情况,既符合实际工作需要,又考虑到驻村干部个人的愿望,最后经党委研究,确定派驻人选。
三、认真落实试点,适时推进专职
选好驻村干部是做好农村群众工作的桥梁和纽带,对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农业、农民工作,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具有重大意义。去年下半年,乡党委根据区农村指导员工作领导小组2005年1号文件精神,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因势利导,在我乡试行农村专职驻村指导员制度,从四种不同类型的村居中分别确定四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村:渔渡、后京、前京、垟山作为专职驻村指导员试点村,并公布选聘方案和各村的工作难度系数和人员配备要求,召开动员会议动员部署,进行双向选择:按照一人一村的原则由村“两委”选择本村驻村指导员的初步人选,再由供选干部选择所驻的村。然后,乡党委根据双向选择的情况集体研究决定各村专职驻村指导员人选,并进行公示。乡党委对公示后无异议的人选举行公开任命仪式,并进行任前集体谈话。在任命仪式上,乡党委发放聘书,宣布专职驻村指导员工作职责和工作纪律,专职驻村指导员和驻村主要负责人还作了表态发言,我们还邀请了区委组织部长王易进同志作指导讲话。通过举行隆重严肃的仪式,无形中也增强了专职驻村指导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该项制度的试行,使重点村驻村工作有了时间、人员、精力三保障,乡党委也借机完善建立了一套适应我乡实际的农村指导员工作长效机制。
四、任前明确职责,严肃工作责任
(一)任前培训。在完成双向选择、驻村干部派驻上岗之前,对每位指导员进行任前集体谈话和培训,强调工作责任和工作纪律,强化责任意识,并帮助他们熟悉农村有关政策,掌握农村工作方法。
(二)落实制度,加强管理。严格根据实施方案进行管理,认真落实“四双一代理”工作制度、考勤考绩制度、上门访问制度、信息上报制度等,除此之外,还对汇报交流和民情日记等做了严格的要求。
1、汇报交流。每月、每季对工作情况进行书面汇报,定期、不定期召开工作交流座谈会,交流好的经验和作法,并对工作中碰到的难点问题进行共同探讨。年度在派驻村进行述职。今年7月份,我们还进行了专职驻村指导员半年度工作述职,对半年来的驻村专职化工作进行经验总结,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具体布置和要求。
2、民情日记。要求指导员保质保量记好民情日记,把平时的所思所想和村民诉求记录下来,并进行理性思考,提出解决方案。
五、明确落实保障,严格考核制度